摘要:在当下,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糖胖病”患者日益增多。这种糖尿病与肥胖并存的疾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在这场“健康广东”科普直播间的访谈中,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刘树林主任医师,为您详细解读“糖胖病”相关知识。
医学指导: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 刘树林 主任医师
在当下,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糖胖病”患者日益增多。这种糖尿病与肥胖并存的疾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在这场“健康广东”科普直播间的访谈中,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刘树林主任医师,为您详细解读“糖胖病”相关知识。
一、“糖胖病” 的本质与成因
“糖胖病” 即糖尿病合并肥胖。肥胖时,脂肪细胞分泌异常物质干扰胰岛素作用,使血糖无法正常被细胞利用,从而升高血糖,增加患糖尿病风险;而糖尿病引发的代谢紊乱又会加重肥胖,形成恶性循环。其发病原因与现代生活方式息息相关。高热量、高脂肪、高糖食物摄入过多,运动量减少,长期精神压力以及遗传因素,共同促使了“糖胖病”的发生。从中医理论来看,过食肥甘、脾胃运化不足产生痰湿,痰湿化热、血瘀,加上情志失调影响肝脏疏泄,进而影响脾胃运化,最终引发“糖胖病”。
二、“糖胖病”可以逆转吗?
“糖胖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逆转。所谓逆转,是指在胰岛细胞未严重破坏时,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和相应治疗,去除胰岛素抵抗因素,使胰岛素恢复正常工作状态,达到不服药血糖也正常的状态。关键在于改善生活方式,调整饮食,减少高热量食物摄入,增加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规律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结合力量训练。早期患者通过长期坚持,部分可实现病情逆转。病情严重者积极干预也能控制病情、改善生活质量。
三、饮食与运动的精准策略
饮食调整是逆转“糖胖病”的关键。要控制总热量摄入,根据个人情况计算每日所需热量,减少油炸食品、甜品等高热量食物摄取,增加蔬菜、全谷物、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定时定量进餐。运动方面,因人而异选择合适方式和运动量。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较为适宜,每周保证150分钟,可分散进行;同时配合力量训练,如哑铃练习、平板支撑等,每周2-3次。运动前后要做好热身和拉伸,避免受伤。
四、中医特色疗法助力防治
中医特色疗法在 “糖胖病” 防治中独具优势。在辨证基础上,使用中药汤剂、膏方或茶饮调节脾胃运化功能促进代谢;针灸通过针刺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调节经络气血和脏腑功能;艾灸神阙穴可激发阳气、调节脏腑;推拿按摩腹部及相关经络穴位,能促进胃肠蠕动、疏通经络、调节气血,辅助防治疾病。这些疗法从整体出发,调节人体的脏腑功能和气血运行。
五、日常管理的关键要点
“糖胖病” 患者在日常生活各方面都需格外注意。作息上,保证7-8小时高质量睡眠,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喝水遵循“口渴即饮,缓咽慢吞,渴解则止”原则,每天1500-2000毫升,以白开水为主。外出就餐选择清淡餐厅,多吃蔬菜、清蒸炖煮类食物,控制主食量,避免含糖饮料和高糖高脂肪酱料。不同年龄段患者防治方法有差异,青少年保证营养均衡,中青年合理安排时间,老年选择低强度运动、注重饮食易消化。病情逆转后仍要坚持健康生活方式,定期监测指标、复查,防止病情反复。
“糖胖病”虽然棘手,但通过了解其本质、掌握科学的防治方法并积极实践,患者可以有效控制病情,甚至实现逆转。希望大家都能重视健康,远离“糖胖病”的困扰,拥抱健康生活。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启动“健康广东”科普直播间由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导下,组织各专科名医定期在线为公众答疑解惑,介绍防病治病的中医方案。
来源:小青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