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解决智能技术使用难题,淮安移动联合淮阴区民政局开展老年人智能技术专项普及培训,计划为5000名60—79岁具备条件的城乡老年人提供免费培训,有强烈学习愿望的80岁以上高龄老人也纳入范围。日前,首期“银龄跨越数字鸿沟——社区老人智能
淮安移动携手淮阴区民政局开展“银龄行动”
为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解决智能技术使用难题,淮安移动联合淮阴区民政局开展老年人智能技术专项普及培训,计划为5000名60—79岁具备条件的城乡老年人提供免费培训,有强烈学习愿望的80岁以上高龄老人也纳入范围。日前,首期“银龄跨越数字鸿沟——社区老人智能技术公益培训”在三树联盟村党群会议室成功举办。
培训聚焦社交软件使用、预约挂号、线上问诊、移动支付、网约车出行及防网络诈骗、防信息泄露等实用技能,开设基础性、适宜性课程,精准破解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智能技术痛点。现场百余名银发老人在工作人员指导下,不仅学会了用微信发语音、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预约挂号、用支付宝“老年版”缴水电气费,还在模拟场景中成功识别并拦截“医保卡异常”“刷单返利”等典型诈骗套路。78岁的张秀兰奶奶首次完成线上挂号后难掩笑意:“以前看病天不亮就排队,现在动动手指就能约专家号,太方便了!”培训现场特设“防诈骗闯关区”,移动反诈专员通过情景剧、案例解析、有奖问答等方式,让老人们在沉浸式体验中牢记“不轻信、不转账、不扫码”的防骗口诀。
淮安移动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先锋作用,抽调30名党员服务骨干组建“移动银龄服务队”,联动民政、卫健、老龄办等部门共享数据,梳理空巢、失独、残疾等特殊老年群体,建立“一人一档”培训档案。培训计划全年覆盖淮阴区所有城乡街道(镇),采用“集中授课+入户辅导+厅内答疑”三位一体模式,确保60—79岁老人“应训尽训”,并向80岁以上有学习意愿的老人“敞开大门”。课程坚持“适老化”原则,从字体放大、语音播报等基础设置,到微信视频、美团打车、医保电子凭证等高频应用,再到“国家反诈中心”APP安装、骚扰电话拦截等安全守护,均细化为20节“5分钟微课程”,让老人“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培训后还将提供每月一次的“回炉”辅导和24小时“银龄热线”,确保培训效果长效化。
淮阴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政企携手已将“智能技术普及”纳入全区老龄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下一步将探索“时间银行”模式,鼓励受训老人成为“银龄志愿者”,以“以老助老”形成良性循环,让更多老年人共享数字时代红利。
(孙佳,来源:淮安移动)
来源:互联网小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