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多人都在今天争论蒋介石到底“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其实你要说得清楚,这可没那么简单。毕竟,一个人能被两岸三地几十年还吵个不停,说他平庸、无聊,好像谁也不信。可要你真去细查他当年做的事,翻来覆去,是非曲直,你会觉得这人生比小说都曲折——你说他是民族英雄,
蒋介石:棋局里的执子人生
很多人都在今天争论蒋介石到底“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其实你要说得清楚,这可没那么简单。毕竟,一个人能被两岸三地几十年还吵个不停,说他平庸、无聊,好像谁也不信。可要你真去细查他当年做的事,翻来覆去,是非曲直,你会觉得这人生比小说都曲折——你说他是民族英雄,也有人骂他是千古罪人;他说为国为民,许多人却苦得发慌。这种人,自带风暴。
要说蒋介石,得从他小时候那种倔劲儿说起。他是浙江奉化人,家境说不上富贵,但绝对算是市井上有点门道的——做米商起家。按理说也能一辈子守着祖业、娶个温顺的太太过平平淡淡的日子。可他偏不。他骨子里有点闯劲,像很多那种“自己觉得跟周围都不一样”的年轻人,非得跳出去闯点名堂。
后来留了学,是去日本。那个年纪的中国青年,尤其有点钱有点文化的,去趟日本好像一只脚跳进了新世界。身份、理想,这些热乎劲儿一下子都拧一块了。是不是在异国的清晨里,他想过将来要翻江倒海?也许有。但更大概率,他不过是个有点野心、想搏一把的浙江青年。
他这一搏,真撞上了辛亥革命。那几年啊,天都快塌下来了,旧世界突然断了气,谁都觉得可以做点什么——哪怕闹闹革命,也算跟上了大潮。蒋介石自己未必能预料,有朝一日他会坐到国民党的头把交椅上。江湖乱局、政坛浮沉,说实话,哪有那么多“伟人自小显神通”,大多数时候,那都是被浪裹着走。
到了国民党。他其实并不是最早那批人,那个党里多少老辈子都是讲义气、抱理想,结果走着走着,成了“谁有枪谁说了算”。蒋介石倒是明白这一点。他要做老大,就得抢先拔刀。这么折腾着,成了“总裁”。
有句老话,叫“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蒋介石的江湖很大,是一个辽阔得看不到边际的中国。1920年代到1940年代,中国像一块布被一只乱七八糟的手来回撕扯。想把这些破布缝拢不容易,可蒋非要做这个裁缝,哪怕缝线都是血丝。
国共之争是绕不过去的坎。其实最初共产党和国民党,不是不能合作。年轻的中国满目创伤,谁都在找新路。可蒋介石骨子里那个警觉劲,让他始终防着别人。他这个人,有点“控制狂”,自己信不过的,就要整治。种下的种子,就是白色恐怖。铁血清党,一刀两断——他没犹豫。也许有个夜深人静的时候,他也会想:要是早些换种法子,是不是天下能稳住?不过这一刀下去,历史的方向就扭了,不可能再回头。
抗日——这是每次聊蒋介石都躲不开的章节。我们后人常有“局外人”的上帝视角,可换成那一年的南京城,他这个“领袖”也是被架上火烤。要不要打?怎么打?北平丢了,南京丢了,几千万人的命在手里。他硬扛着,跟苏联人、美国人周旋,和日军打游击。有人指责他“消极抗战”,有人咬牙骂他“独裁”,可真拉到那个时刻,谁能撑得比他更久?他不是“不想赢”,只是天太阴了,他和整个中国都被困在大雨里,只能湿着脚走下去。
内战,这又是另外一场赌博。有人说,蒋介石输在对历史太自信,也有人说,他根本没法赢。他想要建立中央集权,一个能“摆平一切”的中国。这目标,不算错,只是时势早变了。他身边的人一拨一拨换,信的人变了心,打着打着,大家都疲惫了。腐败呐、叛变呐……那年头,连最忠心的老兄弟也纷纷退场。还有米价疯涨、兵荒马乱,民心慢慢跑远了。他会不会有点委屈?或许他也觉得冤,以为自己已经拼光了所有的劲气,不想背上天下的误解。可惜,这对错有时候不是你愿不愿意扛的。
1949年,所有的喧嚣都挤在了最后这一年。退守台湾,那简直不是胜败,是活着的底线。对岸灯火还在,他和一船老人、伤兵、一大堆档案和黄金,一路往南,最后落在宝岛。船散了队,人心老了,但江山的梦还悬着。那时候的蒋,脾气变得更冲,身边谁说了“不合时宜”的话,他顶多一晃就撂下脸。可他心里明白,自己其实是输家,只不过,这口气咽不下。
说句闲话,台湾的早晨是很安静的。蒋介石据说早上喜欢喝粥,偶尔也会写点字,或者发呆。有没人知道,这样的清晨,他到底想家国多一点,还是旧人多一点?他对权力抓得很紧,对岛上的那些“异议分子”,照样关起来。可又不得不承认,那个新环境,他也有点手脚生疏。改革要推,社会要稳,被国际盯着,却又想回头看大陆的消息。人到晚年,总归要面对那些走丢的光阴。
外界的风,不断敲打着蒋家大门。有人逼他改,有人盼他倒。他在岛上呆了二十多年,权杖从紧攥到放松,岛上的人学会了自保,也慢慢长出了新一代的气质。可他始终没等到“反攻大陆”,没等到想象中那个“再做一次棋手”的机会,1975年,一阵风似的,走了。
其实到今天,说蒋介石是什么样的人,始终说不完。我们常说“盖棺定论”,可有些棺材板,就是合不上。你要说他错,也有对的一面;说他对,百万人家里的悲凉又怎么掩饰?他在棋盘上走了很远,只是下这一局棋的,不只有他一个。
我偶尔会想,要是有机会和他坐一坐,问一句:你悔吗?他会不会笑着摇头?闷头喝一口粥?也许,没人能懂他的倔强和孤独,就像没人能预料,命运兜兜转转,留给后人的不是答案,而是一个裂着口的问号。
来源:林中空享清风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