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藏于秦岭南麓深处的庙坪村,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孕育着中药材生长的沃土。镇村两级抢抓机遇,通过深入调研和精准招商,成功引进陕西恒昌盈润中药材农林科技公司,计划投资建设4000亩高标准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据悉,村企将采用“企业+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农户”模式,规
近日,长沟河镇庙坪村的山林间格外热闹——曾经“沉睡”的4000亩林下土地被悄然唤醒,成了村民捧在手心的“绿色银行”,为乡村振兴注入了鲜活动力。
藏于秦岭南麓深处的庙坪村,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孕育着中药材生长的沃土。镇村两级抢抓机遇,通过深入调研和精准招商,成功引进陕西恒昌盈润中药材农林科技公司,计划投资建设4000亩高标准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据悉,村企将采用“企业+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农户”模式,规模化流转4000亩林地,重点发展以川贝母为主、辅以黄连、百合等20余种药材的林下种植。“林药共生”的发展模式,既守住了生态本色,又让土地效益提了档,让闲置资源焕发新生机。仅土地流转一项,就为村民带来了稳定的保底收益。
产业落地的每一步,都紧紧连着村民的“钱袋子”。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统筹管理4000亩林地,全程组织本地劳动力参与翻地、播种、日常管护等生产环节,让村民足不出村就能上班,这份“家门口的工资”实实在在鼓了大家的腰包。
更令人欣喜的是,企业在提供岗位的同时,更注重技术赋能。务工村民在田间地头跟着技术员学习,慢慢摸清了中药材种植的门道。“学会了就能在自家林地种,企业统一回收,压根不愁卖!”企业负责人的承诺,让村民们吃了定心丸。从种植技巧到销售渠道的全链条护航,激发了村民自主种植的积极性。未来,当村民自种药材丰收时,“药金”增收将再添新彩。
“以前守着林子没进项,现在一亩林地能挣三份钱!”流转了土地的李婶笑得合不拢嘴。据庙坪村党支部书记介绍,林地流转每亩年保底60元,基地常年用工超100人,人均日收入约120元。村民自种的药材由企业保底收购,加上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管理基地带来的集体收益,村民收入显著提升,村集体经济也日益壮大。
从林下土地流转的“租金”、基地务工的“薪金”,到自主种植的“药金”,“三金”叠加的致富路,正是庙坪村发展林下经济的生动注脚。下一步,长沟河镇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当好服务企业的“金牌店小二”、架好政策落地的“惠企连心桥”、织牢产业发展的“富民保障网”,推动中药材产业提质增效,让“绿色经济”枝繁果丰,让乡村振兴的底色更浓,让村民的笑容更加甜美。
供稿:长沟河镇 张玲茹
审核:翟志勇
来源:美丽勉县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