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洞村在大有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为核心,始终将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念好“责、宣、防、巡”四字诀,全面构建 “党建领航、党员带头、党群联动”防溺水工作体系,常态化开展人防保障工作,筑牢防溺水安全屏障,切实保障村民安全。
中洞村在大有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为核心,始终将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念好“责、宣、防、巡”四字诀,全面构建 “党建领航、党员带头、党群联动”防溺水工作体系,常态化开展人防保障工作,筑牢防溺水安全屏障,切实保障村民安全。
一是 “责” 字当头,明确分工细责。根据当前防溺水工作的形势和辖区内重点水域分布的地理位置,通过召开专题会议,明确干部、党员、小组长及公益性岗位人员在防溺水工作中的具体责任,再将责任细化到具体点位、具体人员,形成全员担责格局。由村干部统筹协调,党员主动认领任务,小组长负责本小组范围内的责任落实,公益性岗位人员承担特定区域的安全保障职责,共同推动防溺水工作落地落实。
二是 “宣” 字发力,多方联动宣传。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制定科学周密的宣传工作计划。规范张贴防溺水宣传资料,充分利用微信群等新媒体平台广泛传播防溺水安全知识。各村民小组长深入开展入户走访宣传工作,与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协同配合,在日常工作中切实履行安全提醒职责,着力强化群众安全防范意识,重点压实家长监护责任,确保防溺水知识家喻户晓、入脑入心。
三是 “防” 字固本,协同排查防范。由村党支部牵头,依托“干部+党员+小组长+公益性岗位人员”群众自治联动机制,组织干部、党员、小组长和公益性岗位人员细化水域隐患排查。根据排查结果,由村干部协调资源安装警示标志和救生设备,党员和小组长共同建立重点人群台账,公益性岗位人员协助做好台账更新和管理,大家常态化开展走访工作,确保对重点人群的监护无盲区,从源头做好防范。
四是 “巡” 字增效,常态巡逻值守。基于联动机制组建专门的巡查队伍,成员涵盖干部、党员、小组长和公益性岗位人员。针对隐患点,分工协作,在重点时段紧盯巡逻,确保及时发现和处置安全隐患。同时,组织党员、小组长和公益性岗位人员学习普及急救知识并开展演练,不断提升整体应急能力。
通讯员 姚雨彦
编辑 姚茂思维
二审 李昌焯
三审 孙朝华
来源:天眼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