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32年4月29日,日本人在上海虹口公园举办一场名为“淞沪战争祝捷大会”的活动。军官们气焰嚣张,这已然成了侵略者耀武扬威的地方。
1932年4月29日,日本人在上海虹口公园举办一场名为“淞沪战争祝捷大会”的活动。军官们气焰嚣张,这已然成了侵略者耀武扬威的地方。
就在这时,一个小伙背着部队用的水壶、拎着饭盒,正悄无声息地往检阅台走去。当日本国歌响起那一刻,他突然拧开壶盖使劲扔了出去。
一声爆炸后的巨响!侵华日军一大帮高级官员,瞬间被夹杂着金属碎片的大火吞没。
这场震撼大爆炸,是24岁的韩国小伙尹奉吉干的。事后他压根就没想着跑,就直挺地站着,任冲过来的日本宪兵把他摁倒在地。
尹奉吉1908年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从小就很聪明,爹妈省吃俭用把他送去日本办的学校念书。
可在那种被殖民的日子里,学校教的都是些歪曲事实的“皇国历史”,少年尹奉吉内心日益压抑,文化上的屈辱感让他与日俱增。
1919年,“三一运动”轰动全国。当时才21岁的尹奉吉亲眼看到乡亲们高喊着争取独立自由。
紧接着日本军警挥舞着残忍的屠刀大肆杀戮。满街都是同胞流的血,镇压者那凶神恶煞的模样,深深烙进了他的心里。
从那时起,追求独立的志向在他心底扎下了根。
他愤然离开了日式学校,转入教汉学与民族精神的私塾。那些讲述民族气节与家国情怀的古老文字,成了他精神的灯塔。
他特别崇拜南宋时期抗击元朝入侵的英雄文天祥,其《正气歌》中“时穷节乃见,垂丹青”的诗句,把它当作自己的人生格言,经常默默诵读。
1925年,17岁的尹奉吉回到老家,在德山面办起了夜校。他教穷苦农民读书认字、明白道理,把民族觉醒的思想像星星之火一样播撒出去。
他心里清楚,要想打破身上的枷锁,就得先唤醒沉睡的乡亲们。可随着殖民统治越来越严酷,家乡已经装不下他那颗想要报效国家的火热之心。
1930年深秋尹奉吉跟父母妻儿告别后,果断踏上了逃亡之路。在走之前,他悄悄在堂屋里放了块写着“丈夫出家、生不还”的木牌。
他朝着故乡北方的方向久久眺望,眼神里没有丝毫犹豫,满是孤注一掷的决心。
1931年,尹奉吉终于到了上海。当时的上海就像个特殊的“避风港”,好多韩国流亡的革命者都聚在这儿,是海外开展独立运动的重要基地。
他找到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还见到了大名鼎鼎的领袖金九先生。金九打量着眼前这个眼神坚定的年轻人,恍惚间好像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
1932年初,机会来了!
日本侵略者打算在4月29日这天,借着庆祝“天长节”也就是昭和天皇的生日,同时炫耀他们在“一二八”淞沪战役中的所谓“战功”,要在防守严密的虹口公园搞一场隆重庆典。
金九和中国抗日英雄王亚樵觉得这是打击敌人好机会,于是开始秘密策划一场大胆的刺杀行动。
金九亲自物色执行者,他再次找到尹奉吉,将计划的艰险与意义和盘托出。尹奉吉没有丝毫犹豫答应了,他说道:吾当往。虽万死,不辞也!
4月26日,在临时政府秘密据点,尹奉吉面对太极旗庄严宣誓:余谨宣誓,为韩人爱国团团员,诛戮刻正侵略中国之仇人军事领袖,以期还我祖国之独立与自由。
誓言如金石坠地,铿锵有声。他正式加入“韩人爱国团”,成为那把刺向日寇心脏的利刃。
行动开始进入最后的准备阶段。金九四处打听,找来了手艺高超的工匠,偷偷打造了两颗威力超强的特殊炸弹。
其中一颗被做成日军平时用的军用水壶模样,另一颗则藏在日式饭盒里。
4月27日这天,尹奉吉乔装打扮成日本侨民的模样,悄悄来到虹口公园踩点。他沉着地留意着周围的地势、岗哨安排以及庆典的活动顺序,最后决定在检阅台后面大概10米远的地方动手。
到了晚上,在那狭小拥挤的租界住所里,昏黄的灯光照着他,他提起笔分别给远在家乡的父母、妻子还有两个小儿子写遗书。
他静静地盯着纸上的字迹,似乎能透过纸张看到老家父母日渐衰老的面孔和妻子满是泪水的眼睛。写完后他缓缓放下笔,这几封永远寄不出去的信,成了他对这个世界最后的告别话语。
4月29日清晨,金九亲自驾驶一辆借来的汽车,护送尹奉吉前往虹口公园。金九乔装成老司机,尹奉吉则西装革履,肩挎水壶炸弹,手拎饭盒炸弹,完全就是一位体面的日侨青年。
当车近公园时,只见围墙上机枪森然,要道遍布岗哨与巡逻队,入口处是警卫密布,只允许持请柬的日本人进入。空气弥漫着令人窒息的紧张。
金九紧握方向盘,最后郑重叮嘱:此役志在复国,唯诛元凶巨恶,切莫伤及他邦无辜。
尹奉吉目光沉静如水,转向金九,言语间是超越生死的托付与信任:先生保重,愿您引领我三千万同胞,光复河山!
尹奉吉整了整衣襟,挎紧水壶,拎起饭盒,转身汇入持请柬入场的日侨人流,身影从容而坚定,再未回头。金九目送那年轻的背影消失在森严的门禁之后,热泪终于无声滚落。
七点四十五分,尹奉吉顺利通过安检进了公园。这时候园内已挤满了人,到处都是庆祝胜利的吵闹声。很快庆祝大会就开场了,日本的军政大官们一个个走上检阅台。
到了十点钟整,当《君之代》那刺耳的音乐响起,所有在场的日本人都站直身子大声唱起来的时候,尹奉吉像猎豹一样飞快地从人群中冲出去,用力拔掉水壶形状炸弹的安全栓,准确地把它扔向了检阅台正中间!
只听“轰”的一声惊天巨响!检阅台顿时被熊熊烈焰和滚滚浓烟所笼罩。这颗炸弹威力巨大,里面不仅装有烈性炸药,还特意添加了大量尖锐的金属碎片,杀伤力极强。#夏日生活打卡季#
侵华日军总司令白川义则大将全身是血,日本驻华公使重光葵右腿被炸断,直接昏了过去。
第九师团长植田谦吉中将左脚掌被炸得不知去向,海军第三舰队司令野村吉三郎中将左眼当场被炸瞎,上海日侨领袖河端贞次腹部被炸穿,当场毙命,村井仓松总领事也受了重伤。
尹奉吉就被一大群冲上来的日本宪兵死死压在了地上。他没有挣扎反抗,而是使劲把头抬起来。
据当时看到的人回忆说,这个年轻人被按倒的时候,眼睛里没有害怕的神色,只有一片清澈平静,就好像终于放下了沉重的担子一样。
随后尹奉吉很快就被关进了阴森恐怖的日本宪兵队监狱。为了逼他说出真相、揪出背后的组织,日本宪兵对他用了各种惨无人道的酷刑。
往他嘴里灌辣椒水、用电击他、用烙铁烫他的身体、把他吊起来殴打,这样非人的折磨持续了好几个月。可尹奉吉的意志就像钢铁一样坚硬。
他一直咬紧牙关,把所有的事情都揽在自己身上:这件事就是我一个人干的,炸弹也是我自己造的,跟别人没关系!
1932年11月18日,浑身是伤的尹奉吉被秘密用武装押送到了日本。
12月17日,他又被转到金泽陆军监狱。2天之后的清晨,才24岁的尹奉吉穿着母亲亲手缝制的洁白韩服,神情镇定地走向刑场。
面对枪口他坚决不肯下跪,大声呼喊“大韩独立万岁!随着一阵枪响,这位近代史上如同流星般闪耀的人物,在异国他乡陨落了。
来源:米麦子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