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23日上午10点,胖东来“三胖”门店招聘通道刚开45分钟,服务器就哭着下线。13万人注册,8万人成功投递,连保洁岗都被本科生“卷”到关停——这不是段子,这是刚刚发生的魔幻现实。
8月23日上午10点,胖东来“三胖”门店招聘通道刚开45分钟,服务器就哭着下线。13万人注册,8万人成功投递,连保洁岗都被本科生“卷”到关停——这不是段子,这是刚刚发生的魔幻现实。
更魔幻的是,创始人于东来一句“你学了四年代码,为啥非要来叠毛巾?”让评论区当场分裂:
“老板清醒!”
“985卷保洁,书白读了?”
“可胖东来就是零售界乌托邦啊!”我蹲在热搜里吃了三天瓜,越看越觉得,这场闹剧根本不是“岗位稀缺”,而是一场集体幻觉的集中爆发。
那名连线的计算机系大学生说:“互联网太卷了,我想找个节奏稳定的。”听起来理直气壮,细想却不对劲——稳定什么时候等于“零压力”了?
胖东来确实不加班,但别忘了,它的考核是出了名的严:顾客投诉一次扣完当月奖金,货架灰尘超过5克全店通报。所谓“不卷”,不过是把竞争从工时挪到了专业度和服务颗粒度。
把“转行”当成“逃难”,本质是把人生决策外包给情绪。你以为逃的是内卷,其实逃的是成长。
网上吹得最凶的是“胖东来把员工当人”。对,它的工资、休假、委屈奖确实吊打同行,但“尊重”从来不是单向馈赠,而是双向筛选。
看看录取比例:8万份简历,最终录用不到3000人,淘汰率96%。这意味着,你想被尊重?先证明你配得上。
企业不是慈善机构,它买的是你的不可替代性。把“尊重”理解为“我可以躺平还被夸”,那是学生思维。
这次招聘最炸裂的细节,是保洁岗要求本科以上,年龄不超过25岁。网友群嘲“学历贬值”,我却觉得胖东来鸡贼得很——它根本不是要“学历”,而是要“学习力”。
传统保洁:拖把+水桶。
胖东来保洁:要懂数字化盘点、会用清洁机器人、能写服务复盘报告。表面看是学历门槛,本质是用学历筛掉“只会卖体力的人”。就像你写代码,HR先卡985学历,不是因为985一定强,而是因为985里出高手的概率更高。
企业用学历省时间,你用学历当遮羞布,最后只能两败俱伤。
于东来直播里掏手机给大学生看郑州IT部在开发的智能仓储系统,说:“真想结合专业,这个岗位更缺人。”
一句话扒掉“转行”的遮羞布——你不是不想卷,是不想卷原来的赛道;不是热爱零售,是热爱“不卷”。
真正的转行,是带着原专业的武器降维打击。比如:
●计算机系学生去做零售IT解决方案,用算法优化补货路径;
●新闻系学生去做企业内容运营,用传播学拆解用户痛点;
●生物系学生去做健康食品研发,用实验思维迭代配方。
这叫“迁移”,不叫“逃避”。
胖东来招聘闹大后,我刷到一条高赞评论:“985去当保洁不丢人,丢人的是985以为自己只能当保洁。”
深以为然。
中国就业市场缺的不是岗位,缺的是“匹配”。一边是企业招不到能解决问题的人,一边是大学生扎堆去卷最基础的执行岗。
你以为胖东来是乌托邦,其实它只是把“专业价值”四个字写在了明面上:
●想拿9000块税后?先证明你能创造9000以上的价值;
●想要40天年假?先证明你不在的40天,团队照样转;
●想要尊重?先尊重你的专业。
1.别用“稳定”骗自己:真正的稳定是你走到哪儿都有饭吃,而不是赖在一个地方假装不焦虑。
2.别用“转行”当遮羞布:转行不是换个地方打杂,是带着原技能的二次创业。
3.别把平台当本事:胖东来再好,裁你的时候也不会手软。能让你安心的从来不是公司,是你随时能跳槽的能力。
这场闹剧最黑色幽默的地方在于:
于东来一句“别扔枪”,8万人冲上去捡子弹壳。枪是什么?是你花了四年学的专业、是你熬过的夜、是你写废的草稿纸。
你可以不用它上战场,但别在还没瞄准前就把它卖了换糖吃。
毕竟,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一句再见都不会说。
来源:西柚不爱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