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跨境电商巨头SHEIN为顺利在香港上市,传出拟将总部从新加坡回迁中国,相关信息近期持续发酵。回迁后的总部选择会是其发源地南京,还是迁往新加坡前的广州,抑或上演创始人许仰天“衣锦还乡”回到山东?这些都成为各地媒体争相解读和挖掘的方向。对此,SHEIN官方至今三缄
跨境电商巨头SHEIN为顺利在香港上市,传出拟将总部从新加坡回迁中国,相关信息近期持续发酵。回迁后的总部选择会是其发源地南京,还是迁往新加坡前的广州,抑或上演创始人许仰天“衣锦还乡”回到山东?这些都成为各地媒体争相解读和挖掘的方向。对此,SHEIN官方至今三缄其口。
另一个被业界聚焦的问题在于,SHEIN总部回迁能否真正带来国内税收、就业、产业链等实质性利好的提升,能否成为中国电商行业新的增长极?鉴于该巨头公司目前的利润和税收大部分还在新加坡,尚有诸多商业谜题等待进一步解答。
南京还是广州?
SHEIN于2008年成立于南京,2012年将总部迁往全世界的服装供应链中心广州,2021年SHEIN的总部及核心资产已经迁至新加坡。至今,公司集团官网仍披露其总部位于新加坡。
此次总部拟从新加坡回迁的信息披露后,新总部的选址引发诸多猜想。
首先是其发源地南京。2007年,创始人许仰天从青岛科技大学毕业,次年便南下来到南京创业。在许仰天到南京的第二年,SHEIN成立。当时公司名为南京点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是搜索引擎优化。2009年,许仰天发现中国跨境电商行业正值蓝海,便带领团队做起婚纱跨境电商业务,并借此购得SheInside.com的域名,建立起自己的独立站,专心做跨境女装业务,主打快时尚,主攻欧美等市场。
其后,Shelnside改名为SHEIN,在广州番禺重启供应链建设,依托广州巨大的服装产业链优势,打造所谓的“小单快反”——分析客户数据,从小批量实验出发,给予小工厂补贴实现柔性定制,在销量验证后再扩大规模。目前,公司在广州仍有大批团队和产业链支撑体系。
另一个被媒体解读的选址方案是山东青岛。据山东媒体报道,创始人许仰天毕业于青岛科技大学毕业。2024年11月,《福布斯》发布了“2024年中国富豪榜”,许仰天以90亿美元(折合644亿元)财富蝉联行业首富,在上榜山东企业家中仅次于山东魏桥集团张波家族,成为“淄博首富”。鉴于此次回迁的传闻,也有不少山东网友喊话回到青岛,“有外贸进出口地域优势,也有其工业、人口优势”。
对于媒体持续性猜测,SHEIN和许仰天本人都尚未做出公开回应。
新加坡会放手吗?
总部回迁的另一端问题是,当下的总部新加坡会放手吗?
据媒体挖掘到的一份SHEIN母公司Roadget Business Pte的招股说明书显示,Roadget Business Pte在2021年至2023年的利润分别为1.97亿美元、6.33亿美元、12.98亿美元,于新加坡缴纳的所得税分别为0.23亿美元、0.63亿美元、1.88亿美元。
Roadget Business Pte是一家新加坡公司,在2022年初SHEIN迁往新加坡时成为后者的控股主体。媒体此前曾报道,SHEIN在2023年的利润超20亿美元,这意味着集团过半利润都体现在新加坡总部。
结合此前公开报道,SHEIN在2024年净利润10亿美元(约71.8亿元),参照2023年税负比例,相应纳税额约10.8亿元。以此推算,SHEIN母公司在2021-2024年这四年给新加坡纳税实际可能已经超过30亿元。
若SHEIN此前未将总部迁出,而是将总部主体留在中国境内,按同类企业25%的企业所得税税率计算,这四年间它需向中国缴纳超过56.2亿元的所得税。
但SHEIN采用“注册地与实际经营地分离”的税务筹划,导致了中国难以收到这一税款。同时,新加坡既非SHEIN主要消费市场也非供应链产地,却坐收渔利,因而易于引发外界对SHEIN税务合规性的争议。
从应对股权架构、数据安全及税收合规三方面审查的角度看,SHEIN将总部迁回中国是必要之举。与此同时,SHEIN又不得不考虑新加坡方面的态度。
招股书指出,SHEIN新加坡母公司Roadget Business Pte 2023年的利润达12.98亿美元,占据集团过半的利润,为新加坡贡献的税收高达1.88亿美元(超13亿元)。想要将这家企业从新加坡迁出,SHEIN又不得不慎重对待。此前,为了欢迎SHEIN,新加披也给出了不少优惠政策。财务文件还显示,Roadget Business Pte以5%的超低税率享受新加坡的“发展及扩张激励计划”,并持续到2026年4月30日。据悉,该计划是新加坡政府为鼓励企业投身高附加值服务推出的一项激励政策,针对“超出基准收入的部分”相关企业可享受5%、10%或15%的优惠税率,SHEIN享受最低5%的超低税率。
由此可以看出,SHEIN加速奔赴全球背后也少不了新加坡政府的支持。如果为了在香港上市总部回迁,从新加坡全身而退也将面临重重困难。与此同时,总部回迁后能否真正把利润、税收、就业、产业链等实质性利好带回国内,也将考验公司的决心和战略能力。
来源:看商界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