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口结构性危机:2024年常住人口减少0.27万人,自然增长率-0.7‰,劳动年龄人口持续外流,制约消费市场与产业升级 。
一、安定区:人口流失与产业结构失衡
发展困境
1. 人口结构性危机:2024年常住人口减少0.27万人,自然增长率-0.7‰,劳动年龄人口持续外流,制约消费市场与产业升级 。
2. 工业基础薄弱:规模以上工业利润下降17%,工业增加值仅23.65亿元,且集中于传统建材、食品加工,高新技术企业占比不足5% 。
3. 马铃薯产业链瓶颈:虽建成90万吨贮藏能力,但加工仍以淀粉、粉条为主,附加值低,优质专用品种占比不足30%,市场波动风险大 。
破局路径
1. 人口回流工程:扩大“陇原人才卡”覆盖范围,对返乡创业人才提供50%购房补贴和子女教育优先政策,2025年计划引进农业科技人才200名。
2. 工业强基行动:依托定西高新区,重点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如三一重能风电设备)和生物医药(如华润三九中药提取),力争2025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 。
3. 马铃薯全链升级:实施“种薯基地-精深加工-品牌营销”五大倍增计划,建设5万亩高淀粉专用品种基地,开发马铃薯蛋白、膳食纤维等高附加值产品,目标2025年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00亿元。
二、陇西县:中药材产业低端锁定
发展困境
1. 加工环节附加值低:52家加工企业中70%仍以饮片切片为主,中成药和保健品占比不足20%,产业链利润外流严重 。
2. 仓储物流效率待提升:虽有120万吨静态仓储能力,但冷链覆盖率不足30%,中药材损耗率高达1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 。
3. 市场波动风险:2025年上半年党参价格同比下跌20%,受全国产能过剩影响,种植户收入下滑明显。
破局路径
1. 加工升级攻坚:投资10亿元建设陇西中医药循环经济产业园二期,重点引进扬子江药业等企业,开发配方颗粒、中药化妆品等高端产品,目标2025年精深加工产值占比提升至40% 。
2. 智慧物流体系:依托康美西部中药城,建设中药材大数据平台,实现仓储、交易、质检全流程数字化,降低物流成本15% 。
3. 市场风险对冲:联合甘肃中医药大学建立价格预警模型,推广“保险+期货”模式,2025年计划为5万亩中药材投保,覆盖80%种植户。
三、临洮县:交通瓶颈与农业现代化滞后
发展困境
1. 铁路缺失制约:作为甘肃人口第二大县,至今不通铁路,蔬菜、百合等农产品外销依赖公路,物流成本高出铁路运输40%。
2. 农业技术短板:设施农业占比不足10%,水肥一体化覆盖率仅25%,蔬菜单产比山东寿光低30%。
3. 工业投资不足:2025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3%,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工业项目落地缓慢。
破局路径
1. 铁路突破工程:成立兰汉十高铁专项推进组,争取2026年开工建设,同步规划临洮至兰州货运专线,降低农产品物流成本30%。
2. 现代农业升级:投资5亿元建设临洮现代农业产业园,推广无土栽培、智能温室等技术,目标2025年设施农业占比提升至25%,蔬菜出口量增长50%。
3. 产业承接转移:依托兰州“半小时经济圈”,建设兰州-临洮产业协作区,重点承接汽车零部件、生物医药等产业,2025年计划引进项目15个,到位资金30亿元 。
四、渭源县:中药材加工与生态保护矛盾
发展困境
1. 加工链条短:93家加工企业中80%为家庭作坊式生产,缺乏GMP认证企业,产品以原料销售为主 。
2. 生态保护压力:渭河源区生态红线占比达45%,限制工业开发,2025年上半年工业投资增速虽达79.2%,但总量仅2.4亿元 。
3. 品牌影响力弱:“渭源白条党参”市场知名度低,价格比陇西黄芪低15% 。
破局路径
1. 加工集群建设:投资8亿元建设渭源中医药产业园,引进奇正藏药等企业,发展中药配方颗粒和保健品,目标2025年GMP认证企业达10家 。
2. 生态价值转化:实施“生态银行”试点,将10万亩林地碳汇纳入交易体系,预计年收益2000万元,反哺产业发展 。
3. 品牌提升计划:联合陇西县、岷县成立“陇中中药材联盟”,统一使用“中国药都”地理标志,2025年计划在央视投放广告5000万元 。
五、通渭县:经济总量小与文旅资源待开发
发展困境
1. 经济规模垫底:2024年GDP仅47.3亿元,为全市最低,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8:22:50,农业依赖度高 。
2. 文旅融合不足:榜罗会议旧址、温泉等资源开发粗放,2025年上半年旅游收入仅23.2亿元,不及岷县水平 。
3. 新能源项目瓶颈:170万千瓦装机项目因电网接入滞后,2025年上半年发电量仅完成计划的60%。
破局路径
1. 产业多元化:建设通渭循环经济产业园,重点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如光赫绿能光伏组件)和服装加工(如浪潮服装基地),目标2025年规上工业企业达20家。
2. 文旅IP打造:投资3亿元建设温泉康养度假区,开发“书画研学+红色旅游”线路,2025年计划接待游客突破500万人次。
3. 电网升级工程:争取国家电网投资5亿元,建设330千伏变电站,保障新能源项目全额消纳,预计2025年新能源产值增长50%。
六、岷县:生态脆弱与产业链延伸不足
发展困境
1. 水土流失严重:县域内27条河沟道生态脆弱,2025年梅川镇小流域治理项目需投资1.9亿元,财政压力大 。
2. 当归产业附加值低:70万亩种植面积中80%以鲜货销售,深加工产品仅占10%,且缺乏知名品牌。
3. 工业基础薄弱:2025年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4%,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工业投资下滑18.2% 。
破局路径
1. 生态修复产业化:推广“林长+公司+农户”模式,在10万亩林地套种淫羊藿,预计年收益1.2亿元,同步申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
2. 当归全链开发:建设岷县中医药产业园,引进扬子江药业开发当归精油、保健食品,目标2025年深加工产值占比提升至30% 。
3. 飞地经济突破:与兰州新区共建“岷县飞地产业园”,承接生物医药产业转移,2025年计划引进项目5个,到位资金10亿元 。
七、漳县:特色产业规模小与交通制约
发展困境
1. 淫羊藿产业初级化:2100亩大田驯化基地仍以原料销售为主,深加工产品空白,市场定价权弱 。
2. 蔬菜冷链短板:12.8万亩蔬菜种植面积中,冷链仓储能力仅5万吨,损耗率高达20%,影响农民收入 。
3. 铁路覆盖缺失:兰汉十高铁尚未纳入国家规划,制约大宗农产品外销。
破局路径
1. 淫羊藿全链开发:联合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成立研发中心,开发淫羊藿提取物、中药饮片,目标2025年深加工产值突破1亿元 。
2. 冷链物流建设:投资3亿元建设漳县农产品冷链物流园,新增仓储能力10万吨,配套电商直播中心,预计降低损耗率至8% 。
3. 交通争取工程:联合临洮县、渭源县成立高铁建设联盟,争取兰汉十高铁纳入“十五五”规划,同步推进临洮-漳县货运专线前期工作。
破局路径总结与资料来源
一、共性破局策略
1. 交通基础设施突破
- 加快兰汉十高铁前期工作,争取2026年开工,解决临洮、漳县等县铁路缺失问题。
- 2025年计划新建农村公路200公里,实现3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率100% 。
2. 产业升级行动
- 实施“一县一链”工程:安定区马铃薯、陇西县中医药、临洮县蔬菜等,目标2025年特色产业全链条产值增长20% 。
- 建设定西国际商贸物流产业园,整合各县仓储资源,降低物流成本15% 。
3. 生态经济融合
- 岷县、漳县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发展生态旅游和林下经济,预计年收益超2亿元 。
- 推广“光伏+农业”模式,2025年计划建设农光互补项目10万亩,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收益双赢 。
4. 人才引育工程
- 扩大“陇原人才卡”覆盖范围,对农业科技人才提供10万元安家补贴和科研启动资金。
- 2025年计划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万人次,重点培养中药材加工、新能源等领域技术工人 。
二、资料信息来源
1. 政府公开报告
- 《定西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
- 《定西市川河经济带融入“一小时核心经济圈”发展规划(2022-2035年)》 。
- 各区县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及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 。
2. 统计公报
- 甘肃省统计局《2025年1-5月定西市经济运行情况》 。
- 安定区、陇西县等区县2024年统计公报 。
3. 权威媒体报道
- 每日甘肃《岷县2025年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明显》 。
- 搜狐网《甘肃漳县:特色产业铺就生态富民振兴路》 。
- 定西融媒《兰汉十高铁2026年开工,西北至华中新通道加速成型》。
4. 政策文件
- 定西市《关于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的实施方案》 。
- 甘肃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 。
以上数据均来源于政府公开渠道及权威媒体,确保分析的客观性与时效性。通过实施上述破局路径,定西市各区县有望在“十四五”收官之年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来源:红色槐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