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2025双非院校排名!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26 15:07 1

摘要:越来越多的同学与家长在选择学校时不再只盯着“双一流”光环,双非院校也有潜力股,专业覆盖面广、学科实力硬、录取性价比也高,2026届及低年级考生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学业规划情况综合考虑。

越来越多的同学与家长在选择学校时不再只盯着“双一流”光环,双非院校也有潜力股,专业覆盖面广、学科实力硬、录取性价比也高,2026届及低年级考生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学业规划情况综合考虑。

2025年软科根据上榜专业数量排出了双非高校前50名,一起来看看吧~

在非“双一流”高校上榜专业数量50强中,扬州大学排名第一,共有104个专业上榜;江苏大学、长江大学分别以89个上榜专业、88个上榜专业进入榜单前三之列;南京工业大学与昆明理工大学以87个上榜专业,并列第四名,势头强劲。此外,上榜专业数为80个以上的高校还有广东工业大学(86个)、河南科技大学(81个)、南通大学(81个)。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前三名高校的具体情况:

1、扬州大学

扬州大学,老牌名校,坐落于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扬州,地理位置优越,位于长三角地区,实习和就业机会多。

从学科实力上来看,农业科学学科进入 ESI 全球排名前 1%,化学、植物与动物科学、工程学、农业科学、临床医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环境生态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等 12 个学科进入 ESI 全球排名前 1%。

2、江苏大学

江苏大学是江苏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该校14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工程学、化学、农业科学3个学科进入前1%。

3、长江大学

长江大学是湖北省属高校中规模最大、学科门类较全的综合性大学,是国家“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入选高校,湖北省重点建设的四所高水平大学之一。

工程学、植物学与动物学、农业科学、地球科学、临床医学、化学、环境与生态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等8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1%。

然而,上榜专业数量只是体现高校实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下面排名表是根据2025年第三方机构(软科、校友会、武书连、ABC中国等7个机构)发布的中国大学排行榜,得到一份加权的平均结果,供大家参考。

前5名高校:深圳大学、首都医科大学、江苏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扬州大学。这5所高校知名度已经非常高,大家都猜测这五所高校将有机会成为第三轮双一流建设高校,有机会获得更多发展机会。

从实际情况来看,五所高校都有共同特点,即地理位置都极为优越办学经费充足,师资力量雄厚。

深圳大学、江苏大学和扬州大学实际都有规模优势,硕博点数量甚至能超过大量211高校。

首都医科大学特色更为鲜明,但这些年通过不断合并医疗机构,整体规模也同样庞大。

浙江工业大学则是属于传统理工类高校,自身化工和机械类专业都很不错,整体规模还不算大。

前五名高校的实力都有目共睹,第6名到第10名的情况:这个位次的高校特色更鲜明,王牌专业更突出。南方医科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燕山大学浙江师范大学。这五所都并非是传统意义的综合性大学,没有规模优势,能闯进双非高校前十名,说明这些高校的科研实力和学科实力都很强。

南方医科大学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基础医学和中西医结合等两大学科都已经位居全国前十,在医学领域的优势极为明显,想学医的学生可以重点关注。

南京工业大学拥有极为强大的科研团队,在化工领域拥有较高的权威。

广东工业大学的优势在于机械和自动化等两大领域,还有在微电子和人工智能新兴领域表现突出。

燕山大学优势学科自然是机械工程,此外还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也是评选双一流的热门选手。

浙江师范大学是唯一上榜的师范类高校,该校综合实力强,但优势学科不突出。

第11名到第15名分别是:福建师范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青岛大学。

具体来看,中西部地区的高校终于有突破。位于云南省的昆明理工大学强势突围,成为西部地区的代表性高校。昆明理工在冶金工程和安全工程等领域都有较强的实力。更为重要的是,昆明理工大学的科研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成就,超过诸多211大学。学校已经自主培养出数位院士,还有最近三年都拿到国家三大奖(二等奖及其以上)。

整体来说,双非高校前十名基本是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由于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财政方面能给予高校大力支持,所以,沿海地区的高校发展得更快。如果想要追求性价比则可以报考西部地区高校。

来源:银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