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25日,美国饮料巨头Keurig DrPepper(KDP)宣布,将以157亿欧元(约合180亿美元)现金收购荷兰咖啡集团JDE Peet's(皮爷咖啡母公司)。根据协议,KDP计划在收购完成后分拆为两家独立上市公司,分别专注于咖啡业务和软饮料业务,其中咖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楼纯
近日,咖啡行业最近迎来了一次重大收购事件。
8月25日,美国饮料巨头Keurig DrPepper(KDP)宣布,将以157亿欧元(约合180亿美元)现金收购荷兰咖啡集团JDE Peet's(皮爷咖啡母公司)。根据协议,KDP计划在收购完成后分拆为两家独立上市公司,分别专注于咖啡业务和软饮料业务,其中咖啡业务板块年收入预计将达160亿美元。
皮爷咖啡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全球咖啡市场布局加速
潮新闻记者获悉,此次收购源于双方背后共同股东JAB Holding的推动,该投资公司持有JDE Peet's近70%的投票权和KDP约4%股份,正是其主导了2018年Keurig与DrPepper的合并。KDP首席执行官Tim Cofer表示:“通过Keurig和JDE Peet's的互补性组合,我们抓住了打造全球咖啡巨头的绝佳机会。”交易溢价达33%,预计将实现约4亿美元的成本节约,并迅速提升每股收益。
从行业背景看,全球咖啡市场正呈现两极分化趋势。据艾瑞咨询数据,中国咖啡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将达10,000亿元,保持27.2%的高速增长率,而现制咖啡占据超八成市场份额,成为主流消费选择。分析人士指出,KDP此举旨在借助JDEPeet's在欧洲、拉美和中东的市场优势,弥补自身咖啡业务主要集中于北美的短板,形成全球化布局。
饮料巨头与咖啡世家的结合
据了解,Keurig Dr Pepper成立于2007年,总部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由咖啡机制造商Keurig与软饮料巨头DrPepper Snapple Group于2018年合并而成。旗下拥有DrPepper、七喜、新奇士、怡泉等知名品牌,2023年其核心品牌胡椒博士在美国市场份额超越百事可乐,成为美国第二大汽水品牌,年净销售额超110亿美元,市值接近4800亿美元。公司业务涵盖碳酸软饮料、非碳酸饮料及单份冲泡咖啡系统,在北美饮料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JDE Peet's则是拥有265年历史的咖啡巨头,2019年由Jacobs DouweEgberts与皮爷咖啡(Peet's Coffee)合并而成,总部位于荷兰阿姆斯特丹,业务覆盖100多个国家,旗下拥有50多个品牌,包括L'OR、Jacobs、Senseo、皮爷咖啡等。其中皮爷咖啡创立于1966年,被誉为"精品咖啡鼻祖",以深度烘焙和高品质咖啡豆著称,是北美精品咖啡市场的标志性品牌。
皮爷咖啡在中国的步伐放缓
进入中国市场后,皮爷咖啡采取高端路线,主要布局一线及新一线城市的高端商场。据红餐大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皮爷咖啡在中国门店数仍超250家,但扩张速度明显放缓,2025年上半年新开门店仅16家。同时,品牌也进行了战略调整,陆续关闭了深圳卓悦汇店、杭州西湖店、北京国贸商场二店等多家门店,反映出精品咖啡品牌在市场分化中的经营压力。
在杭州市场,皮爷咖啡目前主要布局核心商圈的高端商业体。根据高德地图上的最新门店信息,在杭州的现存门店包括位于钱江新城的万象城店,以及杭州大厦购物城C座负一楼的杭州大厦店等一共16家门店。这些门店大多都选址高级商圈,延续了品牌高端定位策略,但受整体市场环境影响,其扩张步伐较此前明显放缓。
咖啡行业“分化式”内卷与巨头博弈
目前,国内的咖啡行业呈现“分化式内卷”特征。据红餐大数据统计,2023年全国咖啡门店数约19.16万家,新增9.5万家的同时关闭约4.4万家,价格战导致行业加速洗牌。NCBD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60.7%的咖啡店单价低于30元,40%低于20元,平价化趋势显著挤压高端品牌空间。
另外,各个头部品牌呈现不同战略路径:瑞幸咖啡凭借“极致效率+茶咖融合”策略,2025年上半年净增3866家门店,存量突破2.6万家,第二季度营收达123.59亿元;星巴克中国虽连续三季营收增长,但面临客单价下滑压力,正计划引入“麦当劳模式”优化成本结构;库迪咖啡以50%的增速净增5000家门店,总数达15,000家,但分析指出其供应链问题仍待解决。
此外,即饮咖啡市场过去三年增速仅0.4%,市场规模在100亿左右徘徊,雀巢以近60%的市占率稳居首位,星巴克位列第二。
来源: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