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25日,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淮汽车,600418)公告称,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93.6亿元,同比下降9.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73亿元,上年同期为3.01亿元,同比下滑多达356.89%。营业收入同比下滑,各类汽车
8月25日,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淮汽车,600418)公告称,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93.6亿元,同比下降9.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73亿元,上年同期为3.01亿元,同比下滑多达356.89%。营业收入同比下滑,各类汽车销量整体走低,其中乘用车销量降幅尤为明显,这与当前汽车市场新能源化、智能化的大趋势形成了鲜明对比。
造成业绩下滑的原因,既有外部环境的影响,国际形势复杂带来境外市场竞争加剧,出口业务承压;更有内部转型的阵痛,公司重点推进的高端智能新能源乘用车项目,目前还处在产能爬坡阶段,没能形成规模效益,投入与产出暂时难以匹配。
这种情况并非突然出现,2024年公司全年业绩已由盈转亏,其中联营企业大众安徽的经营亏损带来的拖累不容忽视,反映出合资合作模式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并非总能带来预期的收益。
值得关注的是,上半年管理费用的大幅上涨,与尊界超级工厂的前期运营、人才引进和数字化转型直接相关。这背后是企业押注高端化的决心,江淮汽车希望通过尊界项目带动产业链升级,与华为合作推出的尊界S800,定价进入高端豪华区间,上市后也取得了一定的预售成绩,这无疑是其进军高端市场的重要一步。
但高端化之路从来不是简单的产品定价提升,从目前来看,这款车型以及规划中的系列高端产品,还需要时间完成产能爬坡,真正实现规模效应,才能摊薄前期投入,改善盈利状况。
与华为、宁德时代等企业的合作,确实为江淮汽车的高端化提供了技术和生态支持,有助于快速切入高端市场。但同时也需要看到,自主品牌建设的短板仍是绕不开的问题。此前为造车新势力代工、依赖合资项目的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自主研发能力的积累,导致在新能源转型的关键期,自主品牌的市场竞争力显得不足。
当前,江淮汽车有多款高端、中高端新能源汽车项目在建,这显示出其持续推进转型的力度。但这些项目的成功,最终取决于能否真正实现规模生产、控制成本,同时建立起自身的品牌影响力。高端化不能仅依靠外部合作的加持,更需要自身在技术研发、生产管理、市场渠道等方面形成核心能力。
对于江淮汽车而言,眼下的亏损或许是转型过程中必须付出的代价,但如何让高端项目尽快走出产能爬坡期,形成稳定的盈利能力,如何平衡外部合作与自主发展,避免陷入“投入大却难见回报”的困境,是其接下来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留给传统车企转型的时间窗口并不宽裕,唯有在规模效益和自主能力上实现突破,才能真正在高端市场站稳脚跟。
内容来源:网络综合编辑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
新媒体平台
电工技术学报
CES电气
学会官方B站
CES TEMS
今日头条号
学会科普微信
☎️ “电工技术学报”微信号运营编辑:13121222619(微信同号) ☎️ “CES电气”微信号运营编辑:18500877291(微信同号) ☎️ 《电工技术学报》:010-63256949/6981;邮箱:dgjsxb@vip.126.com ☎️ 《电气技术》:010-63256943;邮箱:dianqijishu@126.com ☎️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机与系统学报(英文)》:电话:010-63256823;邮箱:cestems@126.com ☎️ 编务:010-63256994 ☎️ 订阅:010-63256817来源:汽车老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