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棣县水湾镇:服务群众“用情” 产业发展“高效”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26 11:15 2

摘要:“枣乡水湾”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位于无棣县水湾镇南部,面积13.4平方公里,覆盖12个村庄,惠及2136户6160人。水湾镇拥有枣园种植面积近5万亩,这里村村种冬枣、户户有枣树,被誉为“中国枣乡第一镇”,而推进区也是该镇冬枣种植的核心区。自2024年以来,

“枣乡水湾”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位于无棣县水湾镇南部,面积13.4平方公里,覆盖12个村庄,惠及2136户6160人。水湾镇拥有枣园种植面积近5万亩,这里村村种冬枣、户户有枣树,被誉为“中国枣乡第一镇”,而推进区也是该镇冬枣种植的核心区。自2024年以来,无棣县累计投入资金1.31亿元建设该片区,以“枣乡水湾”为品牌,依托冬枣产业优势,打造高标准种植园、电商平台、农文旅融合等项目,实现冬枣产业链升级,带动村集体年均增收10万元,农民人均年收入增长15%,探索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和美乡村建设发展新路径。

党建引领“有力”激活乡村振兴“红色引擎”

水湾镇坚持“过程党建”理念,以组织振兴引领乡村振兴发展全局。

推动跨村联建。水湾镇整合以崔桥、东吴庙等8个村成立“枣香联合党委”,崔桥村作为发展中心村,村党支部书记兼任联合党委书记,推动各辖村组织生活、议事决策、产业发展、人才培养和治理服务的有效融合。

锻造头雁队伍。2024年以来,水湾镇组织联合党委班子和村“两委”成员外出学习培训5次,选拔培育村党组织带头人后备力量35名,挖掘储备致富带头人和高素质农民58人,成立枣乡水湾冬枣种植联合社,流转土地5000亩,推动“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全覆盖。

深化帮扶协作。“枣乡水湾”衔接乡村振兴推进区共有省派第一书记6名、县派第一书记2名,水湾镇坚持用好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桥梁纽带作用,累计统筹、整合帮扶资金1400余万元,建设产业帮扶项目3个,硬化帮扶村联村道路1.2万米,形成“产业引领+片区联动”发展格局。

服务群众“用情”搭建乡村振兴“连心桥梁”

乡村振兴,民生为先。水湾镇在“枣乡水湾”衔接乡村振兴推进区核心位置集中打造多个功能区域,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议事茶馆聚民心。水湾镇利用“枣安茶馆”打造周周议事平台,通过“品茗议事”引导村民参与基层治理,搭建干群沟通桥梁,累计开展协商议事活动50余场,实现民意直通党组织。

孝善食堂暖人心。推进区建设“枣安食堂”,服务周边5个村204名70岁以上老人,提供营养定制餐食,日均服务30人次;同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打造为老服务示范点。

客货融合促振兴。联合县交通局建设客货邮快递服务站1处,3800名村民可以享受“家门口”快递服务,日均处理快件200余件。开通冬枣运输专线后,冬枣外运成本降低30%,有效提升了农产品销售额和枣农的收入。

心安驿站优服务。推进区打造“心安驿”便民服务站,实行党员轮值制度,设置4大功能板块,全年无休提供20项代办服务,目前累计办理事项127件,让群众办事更方便,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

枣香医馆护健康。升级中医特色诊疗室为“枣香医馆”,实现县镇远程会诊,年接诊量6500人次,开展义诊11场惠及1000余人,构建“15分钟健康服务圈”。

产业发展“高效”筑牢乡村振兴“坚实根基”

“枣乡水湾”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聚焦冬枣产业发展,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

做强一产。投资470万元建设智能温室大棚,集成物联网、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实现精准种植。联合省农科院推广“短枝冬枣”新品种,形成“园区+合作社+农户”联营模式。错季生产延长冬枣上市周期,错峰售价提升30%,带动2000余户枣农年均增收1.2万元。

延伸二产。投资1075万元建成面食加工共富车间,推动初级农产品向休闲食品、保健食品升级。同步打造“鲁棣·海之韵”电商平台,构建“直播带货+社群营销+产地直发”立体销售网络,线上销售额占比突破80%,年利润超100万元,带动150名留守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形成“车间到云端”的数字化产销体系。

激活三产。以“冬枣+”理念整合文旅资源,打造“枣花源”民宿、“鱼乐圈”垂钓基地,串联城东水库28公里观光带,布局骑行道、摄影塔等设施。举办冬枣文化节、垂钓大赛等活动,年吸引游客超3万人次,形成“春赏花、夏游园、秋采摘、冬品宴”的全季产业链。

基层治理“提质”擦亮乡村振兴“和美底色”

“枣乡水湾”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构建“四治融合”治理体系,提升乡村善治水平。

自治夯基。引导村民自我管理、教育、服务,激发他们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大力推进雨污分流、河道改造、弱电入地等工程,累计硬化路面13万平方米,绿化1万平方米,粉刷墙面2.5万平方米,墙体彩绘2100平方米,新建维修桥涵11座,极大地改善了村民生活条件。

德治润心。擦亮“孝德水湾”品牌,评选“好媳妇”“美丽庭院”等典型模范3000余户,设立村级“孝善基金”,深化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新风。

智治提效,开发“枣乡云平台”,实现议题线上征集、村务实时公开;建成县域医疗分中心、枣安食堂、枣梦工厂等设施,公共服务覆盖12个村,惠及6160人。

法治固本。建立农村法治服务体系,法律法规知识普及率实现100%;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及时妥善解决基层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水湾镇将以“枣乡水湾”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建设为支点,借力高铁项目区位优势,深度构建起“南冬枣、北苇帘”产业发展格局,擦亮更具影响力的“齐鲁枣乡”名片,把乡村全面振兴美好蓝图变为现实,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贡献“水湾经验”。

来源:滨州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