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您有没有这样的困扰?晚上十点多,电视刚播完新闻,屋里安静了,本想着刷会儿手机就睡,结果肚子“咕噜”一声,搅得人翻来覆去。
您有没有这样的困扰?晚上十点多,电视刚播完新闻,屋里安静了,本想着刷会儿手机就睡,结果肚子“咕噜”一声,搅得人翻来覆去。
吃点吧,怕睡不着觉、还长胖;不吃吧,饿得心慌,感觉整个人都浮着。
特别是我们这个年纪,已经不图吃得多、吃得香了,就图个安心、图个身体别出问题。可这睡前一口,到底该不该吃?这事儿啊,看似小,其实大有讲究。
我有个老病人张叔,七十出头,身体一向硬朗,就是晚上常常饿,尤其冬天,热炕头一躺,肚子就不安分。
他老伴儿不让他吃,说吃夜宵对胃不好,张叔呢,就偷偷藏点馒头干、小饼干,饿得不行了就啃两口。后来体检发现血糖有些高,他才开始紧张起来。
其实,这种事在门诊上遇得太多了,很多老年人都在“吃”与“不吃”之间摇摆,左右为难。
要说清楚这事,咱得先搞明白:饿肚子睡觉,到底会不会伤身?其实,轻微饥饿对成年人影响不大,甚至对血糖平稳有点好处,但前提是“轻微”。
如果饿到睡不着,或者半夜饿醒,那这就不是“轻微”了,而是身体给你发信号了。
睡眠时人体进入修复状态,如果这个时候被饥饿打扰,大脑就不得不调动能量来“应急”,久而久之,不仅睡眠质量差,还容易影响第二天的精神状态。
尤其是上了年纪的朋友,夜里睡眠本来就浅,再这么一折腾,第二天头昏脑涨、血压飙升、心情烦躁,都是常事。
那是不是就该吃宵夜了?也不是。吃宵夜的问题更多。首先,很多人晚上饿了,吃的不是一口水果、几颗坚果,而是一碗泡面、一块面包,甚至剩饭剩菜一热就端上桌。
高油高盐高碳水的宵夜,本身就对肠胃是负担,再加上吃完就躺下,胃一边消化,一边被压着,胃酸倒流、胃胀、甚至影响心脏跳动的情况都有。
而且中老年群体中,消化功能本来就在退化,胃排空时间变长,吃完宵夜后胃还在“加班”,人已经躺平了,这种“错位”会加重胃部负担,导致夜间反酸、嗳气,甚至引发慢性胃炎的风险增加。
那该怎么办?其实有个折中的办法,不是“吃”或“不吃”的二选一,而是“怎么吃”的问题。
如果你确实到了晚上十点还饿得慌,那说明晚饭吃得不够科学,或者吃得太早了。很多人五点多吃完晚饭,到睡觉前已经过去五六个小时,肚子饿是正常的。
所以建议大家可以在晚饭后两小时左右,安排一个“小点心”,比如一小杯温牛奶、一小撮坚果、一块全麦饼干,或者半根香蕉。
这类食物既能提供温和的饱腹感,又不会给胃太大负担,关键是——不会让血糖忽高忽低,对糖尿病前期、血糖偏高的老人也比较友好。
当然,这个“点心”一定要控制在低脂低糖、少量原则下,不是吃撑,而是“垫垫底”。要明白,吃宵夜不是为了满足嘴巴,而是为了让身体别太焦虑。
不少人晚上饿了,脑子反倒更清醒,越翻越睡不着,这时候吃点温热的小东西,反而能帮助身体放松,促进褪黑素分泌,有助于入睡。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细节是:晚上的饮食节奏。很多人白天忙,早饭马虎、午饭凑合,晚饭才吃个痛快,结果晚上消化不良、体重增加、睡眠变差。
其实,中老年人的饮食节奏应该是“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餐吃少”,晚饭吃七分饱,配合一个小零食,睡前就不那么容易饿。
说到底,咱们不是不能吃宵夜,而是要学会“聪明地吃”。比如你晚上真的饿了,别急着去厨房翻炒一碗米饭,不如泡杯燕麦,或者喝点温热的豆浆。既暖胃、又解饿,还不至于升糖太猛。
还有一点常被忽略,那就是睡眠和饥饿感之间的微妙关系。很多时候,你以为自己饿,其实是困了,是身体在释放疲劳信号,但我们误解成了“饿”。
这时候不妨先放下手机、关掉电视,试着闭眼躺几分钟,说不定就睡着了。
当然,如果你每天都在同一时间饿,那就别怀疑,是生物钟在提醒你。
可以考虑把晚餐时间稍微往后挪一点,或者调整晚饭内容,比如加点蛋白质、膳食纤维丰富的蔬菜,这些食物释放能量更慢,饱腹感更持久。
再提醒一句,晚上尽量避免吃辛辣、油炸、刺激性强的食物,哪怕你胃口再好,这类食物也更容易让你夜里口渴、心跳加快,甚至影响血压稳定。
我们这个年纪,不怕吃得少,就怕吃得不对。吃宵夜这事,看似是口腹问题,其实背后是睡眠、血糖、肠胃、甚至心理状态的综合反映。
真正的健康,不是“什么都不吃”,也不是“想吃就吃”,而是对自己身体节奏的理解和尊重。
所以啊,要我说,睡前饿了,不妨先喝点温水,感觉还是饿,就来一点点温和的、小份的、好消化的小零食。别怕吃,也别放纵,身体会给你答案。
最后总结一下:
饿了就吃不乱来,
吃对时间和食材;
晚饭七分刚刚好,
小点心后睡得快;
肚子舒服觉才香,
健康靠咱慢慢改!
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还算说到点上,欢迎点个赞、留个言,转给身边也有这个烦恼的亲朋好友。关注我,我们一起把健康这件事,越过越明白。
参考文献:
[1]李红. 老年人晚餐与睡眠质量关系研究[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4, 44(12): 2894-2897.
[2]王桂兰, 蒋伟. 老年人夜间进食行为与营养管理策略[J]. 中国健康营养, 2025, 35(03): 112-115.
[3]张莉, 刘俊. 中老年人夜间饥饿感与饮食结构调整探讨[J]. 临床医药实践, 2025, 34(05): 527-530.
来源:岐黄传人夏大夫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