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里的“强势”,不过是被逼出的铠甲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26 09:30 2

摘要:朋友小敏最近跟我诉苦,说她老公总抱怨她太强势,什么事都要管,什么决定都要她来做。我问她:“那你觉得为什么非要这样呢?”她苦笑着说:“我不强势,这个家就转不动了。”

朋友小敏最近跟我诉苦,说她老公总抱怨她太强势,什么事都要管,什么决定都要她来做。我问她:“那你觉得为什么非要这样呢?”她苦笑着说:“我不强势,这个家就转不动了。”

这话让我想起许多婚姻中的场景。那个被贴上“强势”标签的人,往往最初并不是这样的。

婚姻伊始,大多是你侬我侬,平分秋色。可不知从何时起,一方开始慢慢退后,另一方不得不向前一步。鞋子乱丢没人收拾,总得有人弯腰捡起;孩子作业没人辅导,总得有人坐下来教;家庭开支无人规划,总得有人精打细算。这一步步的向前,不知不觉就成了别人眼中的“强势”。

我认识一对夫妻,妻子是出了名的“管家婆”,小到晚餐吃什么,大到买房投资,全是她说了算。外人看来,这妻子太过霸道。可有次深聊,她才倒出苦水:刚结婚时,她也会征求丈夫意见,可得到的永远是“随便”、“你定”、“我都行”。一次次的热脸贴冷屁股,她索性自己拿了主意。久而久之,丈夫习惯了不做决定,她也习惯了独自决定。

这哪里是什么天生的强势?分明是被对方的被动培养出来的生存策略。

婚姻中的强势,大抵可分为几种情形。

有一种是“隐形决策者”型的。表面看来是强势方掌控一切,实则是因为另一方用消极抵抗的方式,把所有责任推给了对方。你说周末去哪玩?他说“随便”;你说孩子上哪个学校?他说“你懂的多,你定”。这种“随便”战术,看似让步,实则是逃避责任的重担。那个被迫做所有决定的人,不得不变得“强势”。

另有一种是“消极抵抗”型的。一方提出想法或建议,另一方不直接反对,却用拖延、忘记、敷衍等方式消极应对。想装修房子?你说好,然后三个月不动弹;想一起健身?你答应,却从不付诸行动。被迫无奈,那个期待改变的人只能不断催促、唠叨、施压,在外人看来,就成了咄咄逼人的强势者。

还有一种是“责任转移”型的。家庭责任本该共同承担,却不知不觉全部落在一个人肩上。当你承担了大部分家务、孩子教育和财务管理的责任,你不得不变得干练、果断、高效——这些特质在旁人眼中,就成了“强势”的表现。

婚姻中的权力 dynamics 从来不是单方面形成的。那个看起来强势的人,背后往往站着一个不愿承担责任、缺乏主见或习惯性逃避的伴侣。

当然,并非所有强势都值得同情。有些人的控制欲确实源于自身的不安全感,需要通过掌控他人来获得心理安慰。但更多婚姻中的所谓“强势”,不过是对伴侣某种缺位的补偿性反应。

那么,如何打破这种循环?

被指责“强势”的一方,可以尝试适度放手,哪怕对方做得不如你好,也要给ta实践的机会。而习惯于被动的一方,则需要意识到自己的逃避对关系造成的伤害,主动承担应尽的责任。

婚姻最好的状态,不是谁强谁弱,而是强弱动态平衡。今天你主导,明天我决策;这件事我听你的,那件事你信我的。两个人都能柔软,也都能坚强;可以依赖,也能被依赖。

那个被贴上“强势”标签的人,或许最渴望的,不是掌控一切的权力,而是一个能够共同承担责任的伴侣。当她不必事事操心,当她可以偶尔脆弱,当她能够放心依靠,那身铠甲自会悄然卸下。

婚姻从来不是一场强弱分明的较量,而是一曲需要默契配合的双人舞。当一方退步,另一方自然前进;当一方沉默,另一方不得不发声。所谓的强势,很多时候,只是对伴侣某种缺位的无奈填补。

所以,当你觉得伴侣太强势时,不妨先问问自己:我是否放弃了本该承担的责任?我是否用被动 aggressive 的方式逼得对方不得不强势?我是否在不知不觉中,让对方独自扛起了太多?

婚姻中的舞蹈,步伐再乱也不要紧,只要双方都愿意调整节奏,总能找到和谐共舞的方式。最怕的是一方已经累得跳不动,另一方却还坐在场边观望。

来源:发发说情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