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5月23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我省131个村镇荣获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为充分发挥全国文明村镇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风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文明江西”微信公众号特开设《全国文明村镇巡礼》专栏,
编者按:2025年5月23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我省131个村镇荣获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为充分发挥全国文明村镇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风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文明江西”微信公众号特开设《全国文明村镇巡礼》专栏,聚焦各地在科学思想引领、文明乡风培育、传统文化弘扬、乡村风貌提质、产业振兴实践、文化生活丰富等方面的创新实践与典型经验,全面展现全国文明村镇的时代风采——看城乡面貌如何焕然一新,文明乡风如何浸润人心,发展活力如何竞相迸发。让我们走进这些全国文明村镇,解码精神文明建设的 “江西密码”,共同书写新时代城乡文明的崭新篇章!
白竺乡大丰村
湘东区白竺乡大丰村有“桐花之乡”的美称,全村森林覆盖率达94%,素有“天然氧吧”之称,是萍乡市旅居养生、休闲旅游的“生态休养”后花园。
大丰村以文明村镇创建为主抓手,依托良好生态优势,以桐花为媒,以产业发展为要,谱写了“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游、农民富裕富足”的乡村振兴新篇章,被农业农村部推荐为中国美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线路,获得全国文明村镇、国家森林乡村、江西省文明村镇、江西省水生态文明村、江西省乡村森林公园等荣誉。
注重“美丽大丰”建设,不断擦亮生态名片
大丰村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通过“美丽大丰”建设进一步夯实乡村旅游基础。坚持在保护中开发,以特有的豆腐文化底蕴为背景,以旅游赏花经济为媒介,先后举办七届“桐花节”,吸引各地游客60余万人,创造经济效益140余万元,打造特色生态旅游,不断擦亮生态名片。
注重基础设施完善,实现了村内路成网、户户相通,进行了全面的水改、厕改、路改,村容村貌整洁美观。将整个村划为五个网格,各网格每月履行三次检查,每旬一次检查并将结果记入台账,对每户家庭卫生进行奖励机制,并以此来激励村民。
深化移风易俗行动,树立文明新风尚
“以前的茶余饭后,大家都会聚在一起唠嗑打麻将,自从村里成立了理事会,现在打牌的人也少了,我们经常相约一起去村部学习移风易俗新知识。”大丰村的村民这样说道。
“移风易俗靠大家,文明新风进万家,这是移风易俗倡议书……”。白竺乡大丰村“两委”通过入户走访、屋场贴心会等方式发放移风易俗倡议书,重点围绕婚丧嫁娶、家庭美德建设、良好家风涵养以及餐饮浪费制止等方面开展宣传宣讲,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头落实好移风易俗各项倡导和标准。
依托党员、青年、巾帼力量等志愿服务队伍,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政策宣讲、文艺汇演、“送戏下乡”、移风易俗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同时充分利用村村通广播、村公开栏、微信群等宣传阵地,加大村规民约和移风易俗的宣传教育工作,把移风易俗的“好声音”传递到群众心里,引导群众弘扬文明新风。
通过开展移风易俗五个“100”群众性评议活动,选出一批改陈规、破陋习、除低俗的先进典型,用身边人、身边事发挥积极引导作用,将文明新风“晒出来”。同时将“爱心超市”的积分激励制度纳入村民日常管理,并将移风易俗、诚实守信、孝老爱亲、见义勇为、环境整治、志愿服务等纳入积分兑换范围,引导村民自觉践行移风易俗新风尚,走出了一条“积分改变习惯、勤劳改变生活、共建美好乡村”的新路子。
发展壮大实体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大丰村与“白竺山哩”纯手工腐竹厂合作新建工厂,带领周边9个村抱团发展,入股和平农场哎马乐园亲子餐厅和童话树屋项目,成立桐花谷旅游服务有限公司承接游客接待中心运营。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引导和平农场与农户结成利益联结共同体,建成“种、产、供、销”一条龙农业联合体,有效降低和平农场餐饮采购成本,同时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双赢”。
发展经济兴旺蓬勃,大丰好的生态不光是用来看的,必须向生态要效益,要直奔共同致富的主题。大丰村与萍乡市安源区西郊花木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成功打造大丰花海旅游网红打卡地;积极筹措资金70万元,建成装机容量达100千瓦的光伏电站,现已并网发电;投资近百万元建成了100亩白岭茶油基地和300亩成蹊百果园,种植黄桃、柚子、油茶、紫株草、金丝皇菊等经济作物,持续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带领群众致富增收。
现在的大丰,只见宽阔平整的柏油马路,错落有致的村居民舍,随处可见的多彩文化墙,干净整洁的环境卫生,加上村庄规划有序的绿化、美化和亮化,处处呈现出风景美、风尚美、风俗美、风气美的文明新气象。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