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李白写道:“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大事做成后拂袖而去,将功劳和美名隐藏起来。
正所谓:“高山不语,静水流深;智者无言,心有日月。”
李白写道:“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大事做成后拂袖而去,将功劳和美名隐藏起来。
厉害的人,从不喜欢显山露水、炫耀自己;平庸之辈,有一点成就便招摇过市、锋芒毕露,其实当你见过风雨、尝过成败,便会懂得,张扬不如克制、放纵不如收敛,隐而不发、匿而不露,是行走人世间的大智慧。
做人的最高境界,就一个字:藏!
藏智,大智若愚
《菜根谭》中说:“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做人,要把智巧隐藏在笨拙中,要收敛锋芒不可显得太聪明,要随和一点不可太自命清高,要学会以退缩求前进的方法,真正厉害的人,是懂得聪明不露、才华不逞、韬光养晦。
正如《菜根谭》里所说:“君子之才华,玉韫珠藏,不可使人易知。”君子的才华,应该像珍藏的珍宝一样,不可轻易让人知道,收敛智慧,藏而不露,既是真正的处世之道,也是带来福运的秘诀。
藏言,大辩若讷
《庄子·齐物论》中说:“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世间的事林林总总,世上的人千千万万,委屈会难免,误解时时有。
过多的争辩,不仅无济于事,反而徒增烦恼,待事过境迁,才会发现,好辩是执着,藏言才是修养,万言万当,不如一默。
纵使你再善良,也会有人觉得你恶毒;
再无私,也会认为你贪婪;
再正直,也会指责你虚伪,
懂你者,自会明白你的苦衷,无需多言;
谤你者,只顾自己口舌之快,多言无用。
修身立德,当你经历的多了,便会发现,越是有修养的人,越懂得藏言。
藏心,宠辱不惊
《周易》有言:“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太阳运行到中天就会向西偏移,月亮圆满之后就会亏缺。
有的人,一旦处于高位,就目空一切、盛气凌人,上梁不正下梁歪,自满骄躁、鼠目寸光,最终祸从天降。
曾国藩说:“谦卑含容是贵相。”
人生就像过山车,有低谷,就会有高光,越是处于高位,就越需要谦卑待人、谨慎处事,方可行稳致远。
做人身处低谷的时候,要容得下辱、沉得住气、耐心等待时机,无论是遭遇顺境还是逆境、唯有学会藏心,方能宠辱不惊、笑看风云。
高明的处事方式莫过于:隐藏心事,藏好本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烦恼和忧虑,如同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得喘不过气来,然而过多地倾诉和暴露自己的心事,有时不仅不能够解决问题,反而会陷入更加被动的境地。
古语有言:“世间海水知深浅,唯有人心难忖量。”不是所有人都能与你感同身受,别人也没有义务替你保守秘密,你内心的伤痕,到了别人那里或许就会成为饭后的谈资;你暴露的软肋,日后或许就会成为别人捅向你的刀子。
轻易掏心掏肺,换来的可能是失望与背叛。与人交往,切勿交浅言深,适当的沉默,保留内心宁静和独立。
默默蓄力,暗下功夫,无论事成事败,都会有回旋的余地,心有所藏,言有所止,方可进退有路,本事要藏五分,聪明的人都懂得深藏不露。
三国时期,荀攸辅佐曹操,他军事才能卓越,谋略过人,曾帮助曹操多次取胜,然而为人却很低调。
他始终谨记一条原则:“功高不可震主,锋芒不可凌人。”所以平日里,总是装得愚笨一些,这种内智外愚的处世哲学,让荀攸受益终生。
《运命论》中写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若飞扬跋扈,别人就会把你当作出头鸟,随时可能给你一击。
真正有能力的人,不会四处炫耀自己的才能,而是默默无闻地积累和提升自己,当机会来临时,以沉稳的姿态展现出令人惊艳的实力。
《周易》云:“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君子有卓越的才能却不到处炫耀,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施展出来。
藏,是破局之法,也是修行之道:
藏智,是一种格局,守拙藏智方能处世顺利;
藏言,是一种修养,人稳不言方能消灾生福;
藏心,是一种哲学,宠辱不惊方能宁静致远。
欲成大事学会藏的智慧、都能领悟做人的最高境界,只有懂得贵而不显、华而不炫,才能让自己远离是非。
人生如棋,步步为营,只有懂得韬光养晦,才能在关键时刻一举夺魁,成就自己的精彩人生。
欢迎大家品读中华大家读书会!
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播正能量!
感党恩.向党学.悟思想·跟党走!
感家恩.天行健.地势坤.齐家道!
感恩天地滋养万物!感恩国家培养护佑!
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感恩恩师谆谆教导!
祈世界和平!国泰民安!阖家幸福安康!
来源:中华大家读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