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的“光动脉”:空芯光纤如何承载Scale-across革命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25 19:06 1

摘要:罗伯特科强势封板与长飞光纤的一字涨停,绝非游资短期炒作,而是市场对AI基础设施竞赛的清醒认知——当英伟达用Spectrum-XGS打开"跨区域扩展”,空芯光纤已成为决定AI算力效率的终极战场。微软15000公里采购计划只是开端,中国移动3.6万元/芯公里的招标

罗伯特科强势封板与长飞光纤的一字涨停,绝非游资短期炒作,而是市场对AI基础设施竞赛的清醒认知——当英伟达用Spectrum-XGS打开"跨区域扩展”,空芯光纤已成为决定AI算力效率的终极战场。微软15000公里采购计划只是开端,中国移动3.6万元/芯公里的招标价印证商业化拐点已至。这场由物理层革命引发的价值重估,正在让长飞光纤这样的全球唯一量产龙头,从周期股蜕变为尖端科技核心资产。

事件催化:


2025年8月22日,英伟达推出Spectrum-XGS以太网,通过跨区域扩展(scale-across)技术将多个分布式数据中心组合成十亿瓦级AI超级工厂,scale-across是继scale-uo和scale-out后AI算力互联的第二大支柱,进一步提升集群上限,优化集群性能。
2024年11月,微软宣布未来24个月内 规划部署15000公里空芯光纤用于数据中心及AI大模型连接。
2024年11月,中国电信采购网发布《中国电信浙江公司2024年空芯光纤光缆现场试验项目资格预审公告》首次采购空芯 光纤光缆,长度高达95皮长公里;
2025年7月,中国移动首条空芯光纤商用,长飞光纤唯一中标人,实际中标价约3.6万元/芯公里;
2025年,中国电信空芯光纤招投标共2次, 按最高价限价计算,单价为约3.7-5万元/芯公里。


一、商业催化:英伟达Spectrum-XGS的核心意义
英伟达发布Spectrum-XGS不是一个孤立的产品迭代,而是一次完整的生态战略布局。

1、定义标准:英伟达通过Spectrum-XGS,为“Scale-across”架构提供了网络硬件标准和软件管理标准。它意在成为跨数据中心AI计算的“操作系统”。
2、创造需求:英伟达向市场提供了构建分布式AI超级工厂的“蓝图”和“工具包”。这意味着,任何想要构建或使用此类设施的公司(云厂商、企业、国家),都必须按照这个标准来建设其底层网络。
3、指明方向:Spectrum-XGS对网络性能的极致要求,直接为上游光纤供应商指明了技术发展方向——即需要空芯光纤这样的超低延迟物理介质来支撑其系统效能。

二、 空芯光纤为何成“核心基建”?
(一)空芯光纤:从“玻璃传输” 到 “空气传输”

传统光纤以石英玻璃为传输介质,存在难以突破的固有局限:光速仅为真空的 2/3(带来固有延迟),典型信号衰减达 0.2dB/km,无法满足 AI 算力网络对 “极致性能” 的需求。


而空芯光纤实现了传输介质的根本性突破—— 以空气为传导介质,直接带来两大核心优势:


速度与延迟:光速接近真空速度,传输延迟降低 30%,完美解决 AI 集群跨地域互联的 “时延痛点”;
信号损耗:损耗降至 0.05-0.1dB/km(仅为传统光纤的 1/10),大幅提升长距离传输的稳定性,这也是其能成为 AI 算力网络 “光动脉” 的技术根基。
(二)空芯光纤与AI 算力网络的 “三大需求” 完美匹配
AI 算力的爆发催生了对网络的 “极致要求”,而空芯光纤的特性恰好精准适配:


1、超低延迟:支撑“跨区域 AI 超级工厂”
英伟达 Spectrum-XGS 通过跨区域扩展(scale-across)技术,将多个分布式数据中心整合为 “十亿瓦级 AI 超级工厂”,这类超大规模集群要求跨地域互联延迟低于毫秒级。空芯光纤 30% 的延迟降幅,成为满足这一需求的“关键拼图”—— 例如金融高频交易、实时联网搜索等场景,仅需传输延迟的缩短就能直接提升服务响应效率。


2、超高带宽:适配光模块速率升级
随着 1.6T 光模块的快速普及,光纤需承载更高传输速率。空芯光纤可支持单波长大于 1Tbps 传输,远超传统光纤的带宽上限,能直接匹配 AI 数据中心 “海量数据同步” 的需求 —— 分布式 GPU 集群中频繁的节点通信、多模态大模型的训练数据传输,均需这种高带宽能力作为支撑。

3、智能拓扑感知:契合动态通信调度
AI 系统的分布式计算架构(如多节点 GPU 集群),要求网络能动态优化路由。空芯光纤支持智能拓扑感知,可根据实时数据流量调整传输路径,完美适配分布式集群的 “灵活通信调度” 需求,减少数据同步的 “等待时间”。


三、未来市场增量空间
(一)多模光纤:AI 服务器 GPU 集群短距互联(如 100 米内 1.6Tbps 传输)需求的爆发,使得多模光纤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单机架光纤用量较传统云网络增长 4-16 倍(康宁数据)。2024 年国内多模光纤增速超 10%,毛利率达 50%,远高于普通光纤的 11%。在 AI 服务器中,GPU 之间需要高速、稳定的数据传输,多模光纤能够满足这种短距离、高带宽的传输需求,为 AI 服务器的高效运行提供保障。

(二)商业化落地,市场正加速突破


全球巨头密集部署:微软明确规划 24 个月内部署 1.5 万公里空芯光纤,用于数据中心及 AI 大模型连接;谷歌、Meta 紧随其后,年采购量正从 “万芯公里级” 向 “百万芯公里级” 跃升。康宁预测,2030 年空芯光纤在 DCI(数据中心互联)领域的市场规模将达 10 亿美元。

国内试点全面启动:2024 年 11 月中国电信首次采购 95 皮长公里空芯光纤开展试验;2025 年 7 月中国移动首条商用线路招标(长飞光纤唯一中标),标志国内商用落地启动。按国内八大算力枢纽、十大集群规划,潜在需求超 8400 公里,按 3.5 万元 / 芯公里测算,仅国内枢纽市场规模就达 11.8 亿。


行业增速明确:尽管 2023 年全球空芯光纤市场规模仅 0.63 亿美元,但 2023-2030 年复合增速有望达 56.52%,处于 “爆发前的快速增长期”。

四、从供给侧寻找产业核心龙头

供给侧对需求的响应能力,决定了价值的实现程度。
上游:核心材料与器件
光纤预制棒:技术壁垒最高,成本占比最大(约70%)。长飞掌握PCVD(精度高)和VAD/OVD(效率高)两种工艺,具备全球领先的预制棒自给能力。
特种玻璃材料:用于制造空芯光纤的微结构包层管,纯度和几何精度要求极高。
光模块:亟待协同发展的环节。现有光模块针对实芯光纤优化,需与光模块厂商(如中际旭创、Coherent)共同开发适配空芯光纤特性的新品(如特定波长激光器)。

中游:光纤制造与系统集成
长飞光纤(制造龙头):


核心壁垒:规模化量产能力。将实验室技术稳定、一致、低成本地转化为20公里以上的光纤产品,涉及极高的工艺know-how和良率控制。
价值获取:作为当前全球唯一的规模供应商,享受定价权和技术溢价,毛利率预计超50%。其价值直接与空芯光纤的出货“芯公里数”挂钩,弹性最大。
XX通信(生态集成商):
核心壁垒:全栈解决方案能力。能够提供从光纤光缆、传输设备(OTN/WDM)、到数据中心交换和运维的整体方案。
价值获取:其价值体现在大型项目的总包金额上。单项目价值量远高于单纯售卖光纤,虽然毛利率可能低于光纤本身,但通过集成放大收入规模,并构建深厚的客户粘性。

而本次空芯光纤对于算力设备的贡献,远超你的想象!
那最核心的除了长飞光纤还有谁呢?你看完是否明白了呢?如果你还不明白,


点赞+转发+留言:我想了解能够成为决定AI算力效率的核心空芯光纤价值思考!

以上只是个人交易复盘总结思考,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计划永远没有变化快,一切要结合盘面而动,文章内容属于个人思考与记录,作为记录本人对市场的理解,仅作个人分享记录,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据此买卖,盈亏自负!


(挖掘与整理资料不易,您的:点赞+转发+留言,是我们努力的动力,谢谢!)

来源:伍哥说机会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