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力攻坚:肺癌脑转移/软脑(脊髓)膜转移的突破与挑战 | 直播预告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25 18:41 2

摘要:在肺癌精准治疗时代,ROS1、ALK等融合基因的发现为特定患者群体带来了新的生机。随着靶向药物的不断更新迭代,患者的疗效显著提升,生存期大幅延长。以ROS1阳性非小细胞肺癌为例,研究数据显示,初治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已接近三年,部分患者甚至实现长期

作者:雨过天晴

在肺癌精准治疗时代,ROS1、ALK等融合基因的发现为特定患者群体带来了新的生机。随着靶向药物的不断更新迭代,患者的疗效显著提升,生存期大幅延长。以ROS1阳性非小细胞肺癌为例,研究数据显示,初治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已接近三年,部分患者甚至实现长期带瘤生存。

然而,据2022年数据,我国新发肺癌106.6万,死亡73.3万人。随着生存期的延长,肺癌脑转移的问题日益凸显。脑转移是驱动基因阳性肺癌患者最常见且最严重的转移部位之一,约10%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初诊时即存在脑转移,而26-53%的患者在病程中进展为脑转移,更为严重的是30%的去世患者存在软脑(脊髓)膜转移。一旦发生脑转移,不仅会显著影响预后,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如脑水肿、颅压增高、癫痫、复视等,严重损害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对于患者及家属而言,脑转移的诊断往往意味着治疗难度升级和心理压力骤增,如何有效控制颅内病灶成为患者面临的重要挑战。张鼎教授首先提出倡议:对肺癌患者“精细化”神经功能管理,是最大化高质久存的前提和保障。

随着药物研发的不断进步,以ROS1为例,其靶向药物对颅内病灶的控制能力也在不断增强,新一代抑制剂展现出更好的血脑屏障穿透性,为脑转移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疗选择。然而,临床实际情况复杂多样:如何科学选择靶向药物?放疗何时介入?在耐药或进展时是否需要增加化疗或抗血管生成治疗?

为解答这些治疗疑惑,8月26日晚19:00,与癌共舞论坛特邀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张鼎教授开展主题为“‘鼎’力攻坚:肺癌脑转移/软脑(脊髓)膜转移的突破与挑战”科普直播。张鼎教授将凭借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深厚的专业知识,围绕肺癌脑转移/软脑(脊髓)膜转移的识别诊断、治疗方案选择、后线治疗探索以及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处理等关键问题进行详细讲解。此外,直播还将设置实时答疑环节,观众可在直播中留言提问,主持人将筛选问题进行详细解答。

8月26日19:00,让我们相约线上,共同探索肺癌脑转移/软脑(脊髓)膜转移的攻坚与拓展之路。

主讲嘉宾介绍

张鼎 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CSCO会员、国际肺癌联盟会员、上海医学会肺癌学组会员中国脑及脑膜瘤研究协作组发起人之一, 《肺癌软脑膜转移专家共识2025》参与人之一2024年“医路书香”上海市医务职工读书系列活动之庆祝建国75周年原创诗歌征集大赛“优胜奖"2023年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十佳医主播”称号2023年华山医院院感先进个人2020获聘:西藏昌都市医疗卫生援藏专家库特聘专家2016-2017年度华山医院优秀共产党员2016年度华山医院“援边援外特别贡献奖”2015年美国胸科学科(ATS)青年医师旅行奖获得者目前在华山医院每个院区均开设:专家和(或)特需门诊+MDT,为全国各地“肺癌-脑(软脑-脊髓)膜转移”患者提供全程一站式服务。

主持人介绍

鹰版

与癌共舞论坛

与癌共舞公益论坛(www.yuaigongwu.com)联合创始人与癌共舞论坛超级版主,病友一般称呼“鹰版”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防治科普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肿瘤患者膳食营养建议》编委《CSCO NSCLC患者指南》编委在陪伴母亲抗癌的10年时间内,根据自己母亲的实际治疗过程,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撰写了多篇关于肺癌治疗、基因突变检测的科普文章。在与癌共舞论坛上记录母亲抗癌过程的治疗帖阅读量超过744万;自2016年开始在公众号上撰写发表的跨越五年系列文章及科普文章,累计阅读量近百万。自2017年起,主持肿瘤相关科普直播200+场,为广大肺癌患者树立科学、正确的抗癌理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鼓舞了数十万肿瘤患者及家属。

直播主题

“鼎”力攻坚:肺癌脑转移/软脑(脊髓)膜转移的突破与挑战

2025年8月26日 19:00-20:00

来源:与癌共舞论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