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行内还有个黑话叫拔猴毛,用药剂把低端料的杂质漂掉,卖相立马精神。
镜头一抬,味儿就不对。
石佛寺镇榆树庄市场,刚靠近籽料区,刺鼻的化学味先顶脸。
买家戴着透明手套翻石头,像在化工间。
摊主摊开手:这批是做的籽料。
青海料、韩料先打圆,再下强酸和染色剂,皮色就有了。
行内还有个黑话叫拔猴毛,用药剂把低端料的杂质漂掉,卖相立马精神。
阿富汗玉也混场,硬度低但透,有老板直说,柜台里大概三成是它,十来块的坯,配个证,直播间能卖到几百上千。
有人拿钥匙在手镯上轻轻一划,划痕立现,旁边屏幕还在刷捡漏两个字。
证书这一关,更绕。
国际玉城旁的小巷,有人接单做证。
给样品就能出国石珠宝首饰检验检测中心的证,每张2元,扫码能看到重量、颜色、折射率,参数一套带齐。
记者三天后拿到证,对着二维码一扫,网页弹出来的结果和纸面一致。
再去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这家机构,查不到。
业内人话很直白:虚构机构。
还有主播举着印着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字样的证,字号、编号都不对味。
真证做不了假,假机构倒是好仿。
有了这层外衣,低端料一下就穿成了高定。
直播间更像舞台。
国际玉城街上,走几步就是一台手机。
一位主播拿手电狂照,嘴里不停:玉质细,给家人砍个地板价。
镜头里从两千砍到六百六,看着挺拼,直播里还许诺用自己13.4万粉丝的大号万美珠宝给摊主做宣传。
记者拍到开播前的片段,货其实是主播自己的,摊主配合做托。
到了广东四会市,玉满江河珠宝店把戏做成了流程。
旺尔珠宝直播间分两派,一个演强硬卖家,一个演福利主播,谁让得狠谁就拿二十亿元大单。
每天播完还要开会排第二天的戏,争吵点、降价幅度、成交时机,都写在手稿上。
(04)
风声刚起,动作跟上。
8月17日晚,央视财经把片子播出去。
8月18日,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联合调查组发通报:经核实,个别商家用非法手段诱导买假和田玉,情况属实。
连夜组织公安、市场监管、文旅等进场,抽检、询问、取证,现场封存了一批疑似染色玉石和假证书。
控制4人,包含两名带货主播、一名制假证人员、一名提供原料的商家;在制假证窝点查到空白证、公章模具和设备,在主播工作室翻到假冒和田玉和剧本手稿。
到8月18日凌晨,12个网上直播间关停,涉疑链接下架。
当地表态会持续整治,零容忍,鼓励举报,造假链条往下挖。
第二天早上,市场开门了,客流却稀。
榆树庄摊主守摊发呆,空气里那股刺鼻味淡了不少。
有人小声说,昨晚被查过,不敢摆那些货了。
直播间的砍价大战也收声,主播改讲科普,粉丝还是追问:我之前买的是不是真的,证书怎么验。
有人把正规机构名单举到镜头前,还有观众留言:不敢买了。
王先生从外地赶来退货,上个月在直播间花八千买的和田玉手镯,被报道一对比才发现是阿富汗玉,证书也不对。
联系主播被拉黑,平台暂无结果,只能到市场管理处登记,工作人员说会协助维权,追回看进度。
网上的声音很统一:太没良心、保持警惕。
也有人提醒,老想着捡漏就容易中招。
当地被称作中国玉雕之乡,四十万从业者,风气要是坏了,伤的不止一家店。
要把坑填上,平台把资质抓严,部门把证书体系拧紧,商家把心态摆正,消费者多一秒冷静。
你最近在直播间下过单吗,有没有遇到类似情况,评论区说说,让更多人少走弯路。
来源:勇者小鱼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