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给中国下绊子,日本已挨个向各国发警告:不得参加九三阅兵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25 16:30 4

摘要:2025年夏末,中国的9月3日阅兵如同一道阴影,笼罩在日本外交的棋盘上。这场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盛大阅兵,不仅将展示中国最尖端的军事装备,还将重提中国在抗战中的辉煌战绩。

2025年夏末,中国的9月3日阅兵如同一道阴影,笼罩在日本外交的棋盘上。这场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盛大阅兵,不仅将展示中国最尖端的军事装备,还将重提中国在抗战中的辉煌战绩。

为削弱这次大阅兵的国际影响,日本通过驻外使馆向欧洲和亚洲国家发出警告,呼吁各国领导人谨慎参与,称活动带有“反日色彩”。据共同社8月24日报道,日本此举直指中国借阅兵强化历史叙事,试图阻止其巩固全球地位。

这场阅兵为何让日本如此忌惮?日本的警告能动摇多少国家的参会意愿?西方会否集体缺席?这场外交角力如何重塑全球历史叙事?

中国将于9月3日举行的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是今年最重要的国家活动之一。

核心亮点是新型武器,将展示“国产现役主战装备”及“无人智能、高超声速等新型作战力量”,。这些装备彰显了中国在精确打击和信息化作战领域的突破。

阅兵的主题是“缅怀历史、维护和平”。国防部发言人强调,抗战胜利是中国牵制150万日军、付出3500万军民伤亡的正义之战,阅兵旨在重申二战胜利的意义和战后国际秩序的基石——雅尔塔体系。这一体系赋予中美俄英法五国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地位,奠定了战后全球格局。

阅兵还邀请了俄罗斯总统普京等多个国家领导人,辅以历史展览和文艺晚会,还邀请曾援助中国抗战的外国人士或其家属观礼,凸显国际合作的历史记忆。

日本为何对一场阅兵如此紧张?据共同社8月24日报道,日本通过驻外使馆向欧亚国家发出外交照会,日本警告各国领导人:中国阅兵“带有反日色彩”,可能强化对中国有利的历史叙事,领导人参与应慎重考虑。

日本的焦虑根植于战败国的历史定位。1945年,《波茨坦公告》和雅尔塔体系确立了日本的战败地位,《日本国宪法》第九条禁止其拥有进攻性军队。

日本自卫队虽装备F-35战机和“出云”号直升机航母,总兵力24.7万人(2025年日本国防白皮书),但受限于宪法,无法拥有远程导弹或核潜艇。相比之下,同为战败国的德国和意大利已建立常规军队并装备进攻性武器。

日本长期谋求摆脱战败国身份,力争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据日本外务省2024年数据,日本是联合国第三大出资国,贡献11%的预算,仅次于美国(22%)和中国(15%)。

然而,联合国五常席位源于二战战胜国,日本的“入常”梦想因雅尔塔体系受阻。九三阅兵通过重申抗战历史和战后秩序,直接刺痛日本的这一敏感神经,唤起其1945年战败的屈辱记忆。

更令日本不安的是,阅兵打破了其精心营造的国际形象。随着经济崛起,日本自认为已摆脱“法西斯国家”的污名,在部分国家中赢得正面评价。同时美国还一再纵容历史,制造错误史观,淡化昔日美日血战的历史,而是强调所谓美日团结。

然而,其频繁参拜靖国神社、鲜有历史反省的行为,始终是中韩等国的批评焦点。

九三阅兵将通过历史展览和全球直播,再次提醒世界:日本是二战战败国,其侵华战争造成3500万中国军民伤亡,南京大屠杀等暴行不容否认。

日本对阅兵的忌惮,还源于其近年来变本加厉的历史篡改。

据《产经新闻》8月13日文章《背后捅刀子变成俄罗斯,进入国际公约以打破它们》,作者将1941年苏联对日宣战并进军中国东北、南库页岛、朝鲜半岛及千岛群岛的行动,与2022年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冲突相提并论。

称日本与乌克兰“同病相怜”,都是俄罗斯“背信弃义”的受害者,指责苏联违反《日苏中立条约》,对日本平民实施“谋杀和强奸”。

要知道东北是中国的领土,伪满洲国是日本制造的傀儡。作为反法西斯国家,苏联解放东北的正义性毋庸置疑。而日本却将此等行为形容为侵略。

这种史观不仅颠倒黑白,还试图将日本塑造成二战受害者,掩盖其侵华罪行。

俄乌冲突爆发后,世界阵营分野加剧,西方与“全球南方”国家开始变得泾渭分明。日本和西方借俄罗斯“侵略”乌克兰为由,试图将五大战胜国之一的俄罗斯打入另册,淡化其在二战中的贡献。

据美国《外交事务》2025年文章,西方学者主张重新评估二战历史,强调美英在欧洲战场的作用。这样一来,就忽视苏联歼灭800万德军的辉煌战绩。这种叙事旨在削弱雅尔塔体系的合法性,为日本和德国摆脱战败国身份铺路。

日本和西方还试图将中国与俄罗斯捆绑,污蔑为“中俄轴心”。

德国外长瓦德富尔(Annalena Baerbock)8月访问日本时,连续攻击中国和俄罗斯,称:“在印太地区,几乎没有哪个国家像日本一样与我们拥有如此多的共同点。我们拥有共同的价值观和利益,也面临着同样巨大的挑战,这都挑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很显然,德国和日本在反对中俄方面是有共鸣的。一旦他们在二战中的对手——中国和俄罗斯在这场舆论战中失败了。那么德国和日本两大二战元凶,就能翻身做主人了。

日本的警告是否能得逞呢?

欧盟国家很可能集体抵制九三阅兵,原因之一是普京的出席及俄罗斯可能派兵参加。

任何与俄罗斯高调互动的活动都可能引发政治争议。2015年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时,西方主要国家领导人集体缺席(除朴槿惠)。

西方对二战叙事的淡化也加剧了缺席趋势。俄乌冲突后,西方试图重塑历史,强调美英贡献,弱化苏联作用,间接挑战雅尔塔体系的合法性。

在西方眼中,日本作为盟友的地位远超中国和俄罗斯。波兰、立陶宛等东欧国家因俄乌冲突对俄中持强硬态度,可能直接拒绝出席;德国、法国则在经济合作与安全关切间摇摆,倾向于派低级别代表或缺席。

美国的情况最为微妙。美国尚未确认是否收到邀请。假如特朗普参加大阅兵,那将是日本外交上的噩梦。

右翼作者藤见英男在《为什么日本必须为中国的历史战备夏季》中警告,若特朗普访华,可能促成“现代雅尔塔会议”,强化中美俄的战后秩序地位,这是日本最不愿看到的。

日本特别害怕特朗普的个人兴趣——他对军事展示的偏好或推动其派代表出席。若特朗普选择派驻华大使等低级别官员,可能平衡国内鹰派压力与外交礼仪,但仍会让日本如鲠在喉。

日本的警告是其摆脱战败国身份、争夺历史叙事权的孤注一掷。若西方集体缺席,阅兵的国际影响力可能受限,增强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的话语权。

然而,中国通过邀请普京及东南亚国家,成功将阅兵打造为“全球南方”的外交舞台。即使西方缺席,阅兵仍将通过全球直播和历史展览,重申抗战胜利的正义性。

日本和西方的历史篡改图谋,难以改变联合国五常的格局。中美俄英法作为二战战胜国,牢牢占据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中国和俄罗斯是战后秩序的坚定捍卫者,无论日本如何鼓噪,中俄两国在二战中的巨大贡献也是不容抹杀的。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日本的“碰瓷”注定徒劳。九三阅兵不仅是中国的历史纪念,实在向世界宣示:正义的历史不容扭曲。日本的警告或许能搅动一时的波澜,但改变不了全球格局的现实。

来源:陶陶读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