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性软脑膜胶质神经元肿瘤患儿经靶向治疗后肿瘤几乎全消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25 14:25 2

摘要:患儿,男性。2022年12月,患儿7岁时无明显诱因出现弯腰受限,当地医院行头核磁检查发现颅内广泛多发点状强化灶。2个月后行活检,病理诊断为弥漫性软脑膜胶质神经元肿瘤。基因检测提示BRAF V600E突变(+)。

病 史

患儿,男性。2022年12月,患儿7岁时无明显诱因出现弯腰受限,当地医院行头核磁检查发现颅内广泛多发点状强化灶。2个月后行活检,病理诊断为弥漫性软脑膜胶质神经元肿瘤。基因检测提示BRAF V600E突变(+)。

2023年4月就诊我科,行头部核磁示:双侧小脑半球、左颞枕叶内侧及桥脑左前缘占位伴双侧脑沟裂池多发强化,脊髓核磁示椎管内广泛多发弥漫性异常信号影。我院病理会诊倾向于WHO 3级。排除化疗禁忌,2023年4月底开始在我科化疗。化疗期间监测核磁较前略好转,弯腰症状有所好转,下肢活动灵活。2024年7月患儿癫痫发作较前频繁,复查头部核磁提示异常强化较前略明显,脊髓强化影较前稳定(图1)。

图1. 2024-7-2核磁:双侧小脑半球、脑干表面及双侧大脑半球脑沟裂池多发占位,椎管内肿瘤广泛播散。

靶向治疗

考虑患儿基因检测提示存在BRAF V600E突变,于2024年7月5日更换方案,开始BRAF抑制剂联合MEK抑制剂靶向治疗。靶向治疗2个月后复查核磁提示肿瘤明显缩小(图2)。

图2. 2024-9-11核磁:颅内及椎管内肿瘤较前明显缩小。

患儿继续靶向治疗。治疗期间出现口腔溃疡、甲沟炎、皮疹,经对症处理后好转。现患儿已完成13周期靶向治疗,2025年7月21日核磁示颅内和椎管内肿瘤几乎全消(图3)。医嘱继续化疗,每2周期复查。

图3. 2025-7-21核磁:颅内及椎管内肿瘤几乎全消。

专家点评

弥漫性软脑膜胶质神经元肿瘤表现为弥漫性软脑膜病变,最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确诊时的中位年龄8岁,男女比例2:1。患者首发症状多为头痛呕吐等颅高压症状,约82%的患者出现脑积水。患者的精神状态可能会改变,另有患者会出现失语、意识丧失和癫痫发作。病理学上肿瘤细胞同时表现出神经元分化和胶质细胞分化。KIAA-BRAF融合和BRAF重复相对常见,偶见BRAF突变。目前尚无明确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

本例经常规方案化疗后效果不明显,更换为针对BRAF突变的靶向治疗后,效果显著,肿瘤几乎全消,症状改善,不良反应可耐受。

来源:脑肿瘤化疗张俊平医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