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媒体 | IP圆桌会议及国际出版论坛于香港书展举行,其背后是香港的全球文化战略 | 广州时尚媒体 集团 传媒 香港贸易发展局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25 16:33 2

摘要:当AI开始“写作”,我们沿用百年的版权框架,是否还有效?这并非危言耸听,而是一个迫在眉睫的时代拷问。在第35届香港书展之中,一场由香港贸易发展局(香港贸发局)为出版业界举办的“IP圆桌会议”与“国际出版论坛”,便将这一全球性的焦虑置于聚光灯下。这不仅是一次行业

时尚广州新媒体讯:当AI开始“写作”,我们沿用百年的版权框架,是否还有效?这并非危言耸听,而是一个迫在眉睫的时代拷问。在第35届香港书展之中,一场由香港贸易发展局(香港贸发局)为出版业界举办的“IP圆桌会议”与“国际出版论坛”,便将这一全球性的焦虑置于聚光灯下。这不仅是一次行业交流,更是一次关乎创作者未来的“头脑风暴”,一次试图为AI时代的知识产权寻找新航道的关键对话。

这场对话之所以选择在香港,其背后有着深刻的考量。正如阿联酋影印版权管理公司(ERRA) 总监Majd Hassan Al Shehhi所说:“香港书展云集来自各地不同的出版商参与,与其他主要专注于B2B的书展不同,香港书展是一个B2C的平台。我很高兴能够参与‘IP圆桌会议’,它为业界创造交流的平台,让业界掌握出版及知识产权市场脉搏,拓展新商机。”在这里,来自12个国家及地区的出版业界精英,共同探讨“如何在创新与维护知识产权之间取得平衡”,这本身就极具意义。

真正的远见,是敢于直面最棘手的难题。本次“IP圆桌会议”与“国际出版论坛”的核心议题,直指“AI与出版”的机遇与挑战。从人民出版社前总编辑辛广伟、果麦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及总裁瞿洪斌到牛津大学出版社Global Product Director Wayne Press,东西方的出版巨擘们,共同剖析着一个共同的未来。这不再是技术层面的讨论,而是关乎行业生存与发展的思辨。

而今年特别增设的业务配对环节,则将这种思辨,迅速转化为可落地的商业价值。超过70场的商务对接,让香港书展从一个B2C的展销平台,升维为一个高效的B2B版权交易枢纽。这不仅是两场论坛的盛况,更是一个关于香港如何利用其独特优势,在全球创意产业的变革中,扮演“超级联系人”角色的生动案例。

当机器开始模仿甚至超越人类的创造力时,我们究竟应该保护什么,又应该拥抱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就藏在香港的这场对话之中。

撰文/时尚广州新媒体 实习编辑 张鸾

校对/时尚广州新媒体 实习编辑 曾琦


环球视野,岭南风尚

时尚广州新媒体

来源:时广新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