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俄罗斯下马A-100预警机引发国内众怒,大量分析指出俄空天军部队已经落后于世界领先水平。这可能导致俄罗斯输掉下一场战争,但莫斯科想要重启新预警机研发也不容易,到最后可能还得选择“向东看齐”。
俄罗斯下马A-100预警机引发国内众怒,大量分析指出俄空天军部队已经落后于世界领先水平。这可能导致俄罗斯输掉下一场战争,但莫斯科想要重启新预警机研发也不容易,到最后可能还得选择“向东看齐”。
近日,俄罗斯媒体《TOPWAR》就俄罗斯未来预警机的话题,组织了一场分析讨论,在俄国内引发热议。
编辑丨Z
今年5月,有消息称俄罗斯国防部暂停A-100预警机的研发,虽然这个说法没有被俄罗斯官方证实,但要是去塔甘罗格机场的停机坪看看,就能瞧见两架A-100的原型机安安静静停在那儿——其中一架连完整的雷达系统都没装呢。
从这两架没完成的飞机可以看出,俄罗斯空天军现在有多难。
可能有人还不清楚预警机到底是干啥的,其实它就是现代空战里的“空中指挥中枢”,跟站在高空的指挥官似的。
它能同时“看见”几百个空中和地面目标,还能指挥一群战机配合着打仗。
要是没了它,就算战斗机再先进,也跟没了方向的利剑一样,有劲使不出。
A-100预警机
俄罗斯其实早在2004年就启动了A-100预警机项目,就是想换掉手里那些老掉牙的A-50系列。
按当初的设计,A-100用的是伊尔-76MD-90A运输机当平台,还装了先进的双频段有源相控阵雷达,S波段负责往远了搜目标,UHF波段专门找那些隐身的家伙。
据说最大能探到500千米外的目标,还能同时盯着300个目标不放。
单看这些纸面数据,那可是相当厉害,甚至比美国的E-3预警机还强。
E-3的AN/APY-1雷达探测距离约400公里,而A-100的S波段雷达设计探测距离500公里,理论上占优,但实际受限于俄罗斯微电子技术,A-100的雷达可靠性和量产能力存疑。
美国的E-3预警机
A-100从立项到第一次飞上天,足足花了13年,在2017年11月才完成首飞,而且当时并未安装完整雷达系统,更尴尬的是,直到项目暂停,仅一架完成完整雷达安装并试飞,另一架长期停放且未安装雷达系统。
俄罗斯缺就缺在关键技术上了,负责造雷达的“织女星”公司,发现设计里有好几处错,再加上俄罗斯的微电子工业本来就弱,想批量生产有源相控阵雷达,根本做不到。
还有消息说,A-100用的雷达,甚至得靠进口零件拼起来,连批量生产的能力都没有。
雷达
就在俄罗斯这边举步维艰的时候,中国和美国倒是在预警机这条路上一直往前赶。
美国那边,国会甚至把之前差点放弃的E-7预警机项目又拉了回来,看来预警机在现代战争里的重要性一点没减。
而我们的国产空警-500预警机一出来,更是直接实现了跨越式的进步。
空警-500用的是咱们自己产的运-9当平台,最大起飞重量77吨,巡航速度每小时能飞550公里,航程差不多有5700公里。
空警-500
它最核心的优势,是用了世界领先的数字阵列相控阵雷达技术,不用像以前那样靠机械转来转去,靠电子扫描就能实现360度无死角覆盖。
就因为这技术,空警-500的雷达重量和天线口径比以前小了不少,可处理情报的能力、抗干扰的能力反而强了一大截。
更让人惊讶的是它找隐身目标的本事。
央视之前播过训练画面,能看到空警-500在180公里外就发现了跟歼-20类似的隐身目标。这其实是数字阵列雷达的独门功夫,它能灵活控制扫描的时间,把更多雷达能量集中到目标上,就算隐身战机的信号再弱,也更容易抓得到。
反观A-100,虽然当初设计时也想着要反隐身,可因为技术不行,到最后也没真正做到。
空警-500还装了卫星通信系统,能跟更高层级的指挥系统实时连上线,指挥范围再也不局限于几百公里内的微波数据链了。
这种“千里眼加顺风耳”的组合,让它能同时指挥更多战机,空战效率一下子提上去不少。
俄国看着自家预警机的困境,也是分成了两派。
一派是“外购派”,觉得不如直接从中国买空警-500,或者买无人预警机。
他们觉得中国的预警机性能已经超过美国的E-3了,买过来就能让俄军一步赶上。
另一派是“本土派”,坚决反对,怕这么做会伤了民族自尊心,更怕冲击到国内军工复合体的利益。
其实俄罗斯手里不缺载机平台,除了A-100用的伊尔-76系列,还有图-204客机、苏霍伊超级喷气100支线客机这些选择。
要是能把中国的雷达和电子系统技术结合进去,俄罗斯完全有可能在自己的平台上造出理想中的预警机,就像当年中国在伊尔-76的基础上研制出空警-2000那样。
不过中国官方尚未确认此类军售,而且俄军工复合体也可能存在阻力。
现在的问题是,俄罗斯能不能放低姿态,真的跟中国搞技术合作?中国的数字阵列雷达装到俄罗斯的载机平台上,能不能起到1加1大于2的效果?这些现在都还说不准。但有一点能肯定,预警机技术上的代差,已经是俄罗斯空天军躲不开的现实了。
来源:夏有喃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