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家好,我是同济医院中西医结合科肿瘤医生陈刚,肿瘤学博士、中医世家,肿瘤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0多年,我们的肿瘤患者朋友,对肿瘤标志物的检查想必都不陌生,但很多人不知道肿瘤标志物是什么?一升高就恐慌,频繁进行检查,今天呢,陈医生我就给大家带来一篇文章,教你看懂
大家好,我是同济医院中西医结合科肿瘤医生陈刚,肿瘤学博士、中医世家,肿瘤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0多年,我们的肿瘤患者朋友,对肿瘤标志物的检查想必都不陌生,但很多人不知道肿瘤标志物是什么?一升高就恐慌,频繁进行检查,今天呢,陈医生我就给大家带来一篇文章,教你看懂肿瘤标志物。
肿瘤指标(又称肿瘤标志物)核心价值在于辅助癌症的早期筛查、诊断、疗效监测及复发预警,但需强调:单一肿瘤指标升高不等于患癌或复发,需结合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判断;部分癌症患者的肿瘤指标也可能完全正常。
以下按常见癌症类型为大家讲解,希望大家喜欢这篇内容,能给大家带来帮助学到知识!
消化系统是肿瘤高发部位,不同器官癌症对应的核心指标存在差异,部分指标可跨器官辅助诊断。
肝癌
甲胎蛋白(AFP):肝癌最具特异性的指标,约 70%-80% 的肝癌患者 AFP 会升高,常用于肝癌筛查、诊断及术后复发监测。但需注意,少数肝癌患者 AFP 正常,而肝炎、肝硬化等良性肝病也可能导致 AFP 轻度升高(通常
异常凝血酶原(PIVKA-II):对 AFP 阴性的肝癌诊断有补充价值,尤其适合早期肝癌或小肝癌(直径
结直肠癌
癌胚抗原(CEA):结直肠癌重要的辅助指标,约 45%-70% 的患者 CEA 升高,多用于术后复发监测(如术后 CEA 持续升高,需警惕复发),也可辅助判断疗效,但早期结直肠癌患者 CEA 阳性率较低,单独用于筛查价值有限。
糖类抗原 19-9(CA19-9):部分结直肠癌患者(约 30%-50%)会出现 CA19-9 升高,尤其合并肝转移时升高更明显,可与 CEA 联合使用,提高诊断及监测的准确性;此外,CA19-9 也是胰腺癌的核心指标之一,需结合临床场景鉴别。
糖类抗原 242(CA242):对结直肠癌的特异性略高于 CA19-9,常与 CEA、CA19-9 联合检测,辅助提高结直肠癌诊断的灵敏度,减少漏诊风险。
胃癌
癌胚抗原(CEA):约 30%-50% 的胃癌患者 CEA 升高,多用于晚期胃癌疗效监测及复发预警,早期胃癌阳性率较低,不适合单独作为筛查指标。
糖类抗原 72-4(CA72-4):胃癌相对特异的指标,约 40%-60% 的胃癌患者 CA72-4 升高,尤其对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的诊断价值较高,可与 CEA 联合检测,提升早期胃癌的检出率。
糖类抗原 19-9(CA19-9):约 20%-40% 的胃癌患者 CA19-9 升高,尤其当胃癌合并幽门梗阻、胆道梗阻时,指标可能显著升高,可辅助判断病情严重程度。
胰腺癌
糖类抗原 19-9(CA19-9):胰腺癌最核心的指标,约 80%-90% 的患者 CA19-9 明显升高,且升高幅度通常较大(常 > 1000U/mL),可用于胰腺癌的诊断、疗效评估及复发监测;但需注意,约 5%-10% 的人因遗传因素缺乏 “Lewis 抗原”,即使患胰腺癌,CA19-9 也可能正常。
癌胚抗原(CEA):约 40%-50% 的胰腺癌患者 CEA 升高,单独使用价值有限,常与 CA19-9 联合检测,提高胰腺癌诊断的准确性,尤其适合 CA19-9 阴性的患者。
主要围绕肺癌(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不同病理类型的肺癌对应指标有明显差异。
非小细胞肺癌(占肺癌的 80%-85%,包括鳞癌、腺癌、大细胞癌等)
细胞角蛋白 19 片段(CYFRA21-1):非小细胞肺癌尤其是鳞癌的重要指标,约 40%-60% 的鳞癌患者 CYFRA21-1 升高,可用于早期诊断、疗效监测及复发预警,对判断肿瘤进展(如是否侵犯胸膜)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癌胚抗原(CEA):非小细胞肺癌中腺癌患者 CEA 阳性率较高(约 50%-60%),鳞癌和大细胞癌阳性率较低,可辅助腺癌的诊断及术后复发监测。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主要用于非小细胞肺癌中的鳞癌,约 30%-50% 的鳞癌患者 SCC 升高,尤其适合鳞癌术后复发的监测(如术后 SCC 持续升高,需警惕局部复发或淋巴结转移)。
小细胞肺癌(占肺癌的 15%-20%,恶性程度高、进展快)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小细胞肺癌最特异的指标,约 70%-90% 的患者 NSE 升高,且指标水平与肿瘤负荷、病情进展密切相关(如治疗后 NSE 下降至正常,提示疗效较好;若再次升高,多提示复发);此外,神经母细胞瘤、甲状腺髓样癌等神经内分泌肿瘤也可能导致 NSE 升高,需结合临床鉴别。
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对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与 NSE 相当,约 60%-80% 的患者 ProGRP 升高,且稳定性优于 NSE(不易受溶血影响),可与 NSE 联合检测,提高小细胞肺癌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尤其适合早期小细胞肺癌的筛查。
主要针对乳腺癌、卵巢癌、宫颈癌等女性高发癌症,指标特异性较强,是临床诊疗的重要辅助工具。
乳腺癌
糖类抗原 15-3(CA15-3):乳腺癌核心辅助指标,约 50%-70% 的晚期乳腺癌患者 CA15-3 升高,多用于术后复发监测(如术后 CA15-3 持续升高,需警惕骨转移、肺转移),早期乳腺癌阳性率较低(约 20%-30%),不适合单独作为筛查指标。
癌胚抗原(CEA):约 30%-40% 的乳腺癌患者 CEA 升高,常与 CA15-3 联合检测,提高乳腺癌复发监测的准确性,尤其适合激素受体阴性或 HER-2 阳性的乳腺癌患者。
糖类抗原 125(CA125):部分晚期乳腺癌(尤其合并胸膜转移、腹水时)CA125 会升高,可辅助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单独使用价值有限。
卵巢癌
糖类抗原 125(CA125):卵巢癌(尤其上皮性卵巢癌)最核心的指标,约 80%-90% 的上皮性卵巢癌患者 CA125 升高,常用于卵巢癌的诊断、疗效评估及复发监测;但需注意,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等良性妇科疾病也可能导致 CA125 轻度升高,需结合超声、CT 等检查鉴别。
人附睾蛋白 4(HE4):对卵巢癌的特异性高于 CA125,约 70%-80% 的卵巢癌患者 HE4 升高,尤其适合早期卵巢癌或 CA125 正常的卵巢癌患者,常与 CA125 联合计算 “卵巢癌风险评分(ROMA)”,提高卵巢癌诊断的准确性。
宫颈癌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宫颈癌(尤其鳞癌,占宫颈癌的 70%-80%)的重要指标,约 40%-60% 的宫颈癌患者 SCC 升高,且指标水平与肿瘤分期、侵犯深度相关(分期越晚,SCC 越高),可用于宫颈癌疗效监测及复发预警(如放疗后 SCC 下降缓慢,提示疗效不佳)。
癌胚抗原(CEA):部分晚期宫颈癌(尤其合并远处转移时)CEA 升高,单独使用价值有限,常与 SCC 联合检测,辅助判断病情进展。
除上述系统外,甲状腺癌、前列腺癌、膀胱癌等也有对应的特征性肿瘤指标。
甲状腺癌
甲状腺球蛋白(Tg):分化型甲状腺癌(包括乳头状癌、滤泡状癌,占甲状腺癌的 90% 以上)的核心指标,正常情况下甲状腺组织分泌少量 Tg,甲状腺癌术后 Tg 应降至极低水平(通常
降钙素(CT):主要用于甲状腺髓样癌(占甲状腺癌的 5%-10%),约 90% 以上的甲状腺髓样癌患者 CT 升高,且指标水平与肿瘤负荷相关,可用于甲状腺髓样癌的诊断、疗效评估及复发监测;此外,甲状腺 C 细胞增生等良性疾病也可能导致 CT 轻度升高。
前列腺癌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前列腺癌最特异的指标,正常成年男性 PSA 通常 10ng/mL,前列腺癌风险显著升高(约 50% 以上);PSA 在 4-10ng/mL 时,需结合 “游离 PSA / 总 PSA 比值(fPSA/tPSA)” 进一步判断(比值
膀胱癌
尿脱落细胞学:虽不属于传统 “血液肿瘤指标”,但属于膀胱癌重要的细胞学指标,通过检测尿液中是否存在癌细胞,辅助膀胱癌的诊断及复发监测,尤其适合高级别膀胱癌(阳性率较高),但低级别膀胱癌阳性率较低。
膀胱肿瘤抗原(BTA):通过检测尿液中膀胱肿瘤相关抗原,辅助膀胱癌诊断,阳性率约 50%-70%,可用于膀胱癌术后复发的快速筛查,但尿路感染、结石等良性疾病可能导致假阳性。
误区 1:指标升高 = 患癌或复发
多数肿瘤指标并非 “癌症专属”,良性疾病(如肝炎、胰腺炎、盆腔炎)或生理状态(如吸烟、妊娠)也可能导致指标轻度升高。例如:AFP 升高可能是乙肝活动期,CA19-9 升高可能是胆结石合并胆管炎。需结合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进一步排查,不可仅凭指标恐慌。
误区 2:指标正常 = 无癌
部分癌症(如早期肺癌、胃癌、膀胱癌)患者的肿瘤指标可能始终正常,例如:约 20%-30% 的肝癌患者 AFP 正常,10% 的胰腺癌患者 CA19-9 正常。肿瘤指标不能替代 CT、超声、病理活检等 “金标准” 检查,高危人群需按指南完成针对性筛查(如肺癌高危人群每年做低剂量 CT)。
误区 3:仅靠指标监测疗效
肿瘤指标可辅助判断疗效(如治疗后指标下降提示有效),但需结合影像学(如 CT 显示肿瘤缩小)确认。若指标下降但肿瘤增大,可能是 “指标假阴性”;若指标升高但肿瘤稳定,可能是良性因素干扰(如炎症)。需动态观察指标变化趋势(如连续 3 次升高),而非单次数值。
来源:肿瘤陈刚主任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