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在四川达州渠县的渠江畔,一场融合创新形式与实用知识的防溺水宣传活动吸引众多市民驻足。渠县公安局民警跨界担任“网络主播”,携手渠县蓝天救援队队员,通过“情景模拟+现场教学”的立体化模式,将“溺水如何自救”等专业知识转化为生动易懂的科普宣传知识。
近日,在四川达州渠县的渠江畔,一场融合创新形式与实用知识的防溺水宣传活动吸引众多市民驻足。渠县公安局民警跨界担任“网络主播”,携手渠县蓝天救援队队员,通过“情景模拟+现场教学”的立体化模式,将“溺水如何自救”等专业知识转化为生动易懂的科普宣传知识。
入夏以来,面对持续高温天气带来的群众亲水活动激增现象,当地统筹推进水域安全防控与道路交通治理,建立“水陆联防”一体化工作机制,通过警力联动、资源整合、智能管控等措施,有效构建起覆盖水上与陆地的立体化安全防护网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要不是你们,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真是太感谢了。”8月9日晚,渠县东城码头突发惊险一幕——一名男子失足坠江,其妻情急之下施救时反被激流卷走。千钧一发之际,渠县义警救援队乘快艇迅速赶到,队员毫不犹豫跳入湍急江流,与艇上队员默契配合,最终将这对夫妇安全救回。
织密水域安全防线:联合义警实施“分时巡防+分段盯防”机制,对高危水域实行半小时动态巡航,在渠江城区段配备摩托艇与岸边巡逻队形成联动响应;同时以派出所所长、社区民警融入乡镇和村社两委班子为抓手,组建“民警+村干部+水利员”专业排查队,通过“无人机航拍+徒步踏查”完成全域水域测绘,对156个高风险点建立电子档案实现智能监控,真正织就覆盖“江面、岸线、云端”的三维防护网络。
碧波荡漾的渠江织密安全防线,与之交相辉映的是城乡道路交通的安全畅通。
当地交警大队创新打造的“城乡分治+柔性执法”模式,通过科学配置7个交警中队,该大队实现了对全县34个乡镇和3个街道办的全域覆盖管理,构建起事故快处、乡镇治理、城区管控三大职能板块,形成分工明确、响应迅速的现代化交通治理体系。
“去场镇赶集这天的拥堵现象明显好转了!”土溪镇商户王先生由衷感慨,生动诠释了这一模式的显著成效。针对农村赶集日、红白喜事等易拥堵场景,当地交警部门创新采取“提前介入+动态疏导”工作法,主动对接乡镇、村委会掌握活动信息,调配流动执法车驻点疏导。7月以来,全县农村大型活动保持“零拥堵、零事故”的态势。
在城区治理方面,交警部门同样下足功夫。晚高峰时段,民警在商场、夜市周边设立“高峰岗”,对轻微交通违法行为发放温馨提示卡进行教育引导。同时,联合城管部门在20余处背街小巷科学施划临时停车带,新增停车位300余个,有效缓解了群众“停车难”问题。这一系列举措,让“柔性执法”既有温度又有力度。
暑意渐褪,秋凉初起,而这座小城的安全守护却从未松懈。(赵悦)
来源:金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