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峰会后,一系列核心问题仍悬而未决,成为美、乌及其欧洲伙伴与俄罗斯未来数周需共同面对的挑战,各方在安全保障、领土争议、对话机制上的分歧凸显,和平进程充满不确定性。
华盛顿举行电视直播峰会,各方试图为升级的乌克兰冲突寻找政治解决路径,这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前推动冲突解决的承诺相呼应。
但峰会后,一系列核心问题仍悬而未决,成为美、乌及其欧洲伙伴与俄罗斯未来数周需共同面对的挑战,各方在安全保障、领土争议、对话机制上的分歧凸显,和平进程充满不确定性。
安全保障机制的模糊性是当前突出难题。2024 年竞选时,特朗普明确表示不向乌派美军,但与乌总统泽连斯基会晤时,两次未排除在最终和平协议下派美军保障乌安全,引发外界对其政策调整的猜测。
仅一天后,特朗普又排除美军参与乌维和行动,称美可能提供空中支援,并建议英、法在和平协议后牵头维护乌主权。这种反复表态让乌对安全保障的可靠性充满疑虑。
更复杂的是,特朗普特使称普京在阿拉斯加峰会同意“类似北约第五条”的安全条款,但具体含义不明。因乌非北约成员国,且特朗普要求乌放弃加入北约,这种无正式机制约束的“自愿联盟”保障,实际效力存疑。
俄罗斯外交部明确反对北约部队进入乌境内,进一步加剧安全机制谈判僵局。
历史经验也让乌对安全承诺存疑。1994 年《布达佩斯备忘录》与 2015 年 《明斯克协议》中,美、欧、俄均承诺保障乌安全与领土完整,但协议未能阻止局势恶化。
在此背景下,乌及欧洲伙伴虽重视西方安全方案,却担忧实际效果。构建各方认可且有约束力的安全机制,成为推动和平的关键,也是对国际社会政治解决诚意的考验。
领土争议是另一大僵局,克里米亚与顿巴斯地区地位问题尤为棘手,乌是否在领土上让步成为艰难抉择。
2014 年克里米亚局势变化后,俄用十年时间巩固控制,还修建了连接本土与克里米亚的交通设施,让问题更复杂。
前美国驻北约大使朱利安・史密斯认为,乌或需在放弃北约身份与克里米亚问题上妥协,才能换俄让步与安全保障。
顿巴斯情况更复杂。作为乌传统工业核心区,顿巴斯的煤炭、冶金产业曾占全国一半以上产量,还拥有潜在天然气资源,对乌经济意义重大。
该地区部分区域仍处冲突中,且民族语言背景复杂 —— 顿涅茨克州约 74.9% 居民以俄语为母语,受俄文化影响深。
更关键的是,乌宪法禁止单方面割让领土,任何领土变更需全民公投批准,从法律上限制了领导人在领土问题上的谈判空间。
如何平衡维护主权完整与推动和平,成为泽连斯基政府的重大挑战。
对话机制缺失进一步阻碍和平进程。尽管特朗普峰会期间与普京沟通领导人会晤事宜,但俄是否同意与乌举行双边会晤,或接受美参与的三边会晤,目前仍不明确。
瑞士愿以中立身份主办会晤,但受复杂国际司法环境影响,方案可行性存疑。伊斯坦布尔虽为潜在地点,却因乌对土耳其有顾虑而遇阻。
各方在会晤形式、地点、议程上的分歧,反映出彼此信任赤字仍严重。
事实上,对话谈判始终是国际社会公认的解决乌克兰冲突的唯一可行路径。无论构建安全机制,还是解决领土争议,都需在平等对话基础上寻求各方认可的方案。
华盛顿峰会虽未解决实质问题,但提供了沟通平台,这已是推动局势缓和的积极信号。
未来几周,如何延续对话进程、将模糊承诺转化为具体方案、在尊重各方核心利益基础上寻找妥协空间,将是对所有参与方政治智慧的重大考验。
国际社会期待各方保持克制与耐心,通过建设性对话为乌冲突政治解决创造条件,这既符合各方根本利益,也是维护全球和平稳定的共同责任。
来源:古书奇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