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刚刚结束的2025年上海书展上,一款“鲁迅同款毛背心”火上热搜。这款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旗下文创品牌“人文之宝”推出的“鲁迅系列·大先生的毛背心”,吸引年轻一代争相抢购。(据8月24日澎湃新闻)
在刚刚结束的2025年上海书展上,一款“鲁迅同款毛背心”火上热搜。这款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旗下文创品牌“人文之宝”推出的“鲁迅系列·大先生的毛背心”,吸引年轻一代争相抢购。(据8月24日澎湃新闻)
据悉,这款文创产品的原型来自1930年鲁迅的一件标志性穿搭——紫色绞花针织背心,原件现珍藏于鲁迅纪念馆,且与广州有一些渊源。没想到已经走进历史的毛背心,其同款产品在今天火了,相关话题阅读量突破2亿,许多名人学者为之代言,受到年轻人追捧。
作为鲁迅当年上课、会友、拍照、伏案写作时所穿的背心,以今天的审美来看,这是一款复古风格的产品。年轻人喜欢它,除了喜欢复古风,更是因为它是鲁迅喜欢的背心。也就是说,年轻人因为喜欢鲁迅而抢购这款背心,这是年轻一代与大文豪的“另类链接”,释放更多积极信号。
“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这句话至今仍在学生中广为流传。年轻人在学生时代“怕周树人”,如今又喜欢周树人,这种转变值得深思,令人欣喜,印证了一位作家的生命力。过去年轻人与鲁迅主要通过其作品发生“链接”,而今通过一件衣物发生“链接”。
这种“链接”让鲁迅走下昔日神坛,走出文学作品,变得生活化,更可亲、可感。年轻人通过购买、身穿这款毛背心,似乎与鲁迅有一种生活上的共鸣。当然,也有人将这款毛背心当作“创作神器”,例如有作家表示,穿上之后写稿更快了。还有人称穿上秒变“人间清醒文学青年”。
不管怎么说,这款毛背心的爆火是皆大欢喜的事。对于鲁迅以及鲁迅文化思想的传播起到助推作用,因为看到“鲁迅同款毛背心”,就会想到鲁迅本人及其经典作品;对年轻人而言,既通过这款毛背心与鲁迅有了一次“亲密接触”,也有了生活上的“对话”。
当然,要真正了解鲁迅,以及鲁迅在今天的时代意义,需要全面深入研究鲁迅作品探究其思想,走进鲁迅的生活,将他还原成一个真实的“生活人”。“鲁迅同款毛背心”的爆火,也给其他出版社或文创单位带来不少启示。以往,各方都围绕作家的作品寻找卖点,而这款毛背心的爆火表明,作家在作品之外的东西也有开发价值。
但围绕知名作家文创也要有边界,不能以丑化作家形象博取销量。譬如,这些年来,市场上有不少“问题产品”,是受商业利益驱动,对名人肖像进行各种萌化、恶搞,涉嫌违法侵权,这是需要监管的。
简言之,围绕古今名人大咖,要多一些有价值的文创,少一些恶搞式的侵权。(冯海宁)
来源:中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