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规范书写为笔,以仁心怀德为墨,谱写校外教育新章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25 12:54 2

摘要:德不孤必有邻,这是于胤哲老师做人的信条,也是创业至今始终一以贯之的理念。他所创立的胤哲规范字教育体系,不仅直接影响了10万多名学生和家庭,也间接影响了全国近千名书法培训机构的校长,以规范书写传递文化力量,以美育实践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

——记山东胤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于胤哲

本网讯:德不孤必有邻,这是于胤哲老师做人的信条,也是创业至今始终一以贯之的理念。他所创立的胤哲规范字教育体系,不仅直接影响了10万多名学生和家庭,也间接影响了全国近千名书法培训机构的校长,以规范书写传递文化力量,以美育实践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

立足根本,以“规范字”书写教育初心

“请讲普通话 请写规范字”是全国中小学校园统一的要求,也是对于老师创业至今影响最大的一句话。“书法教育到底应该以实用为重还是艺术为重?”这个问题曾经非常的困扰他,直到在小学校园里看到这则标语“请讲普通话 请写规范字”。他说“书法是艺术,艺术需要天赋,不是人人都能够快速学会的,但是规范书写是每个学生都必须掌握的”。

自此,胤哲文化便将助力中小学生规范书写作为核心定位,在于老师的带领下,团队研发了全国首创的“同步归类规范字教学法”与“721教学模式”,与传统书法艺术教育不同,此教学目标定位于系统提升中小学生实用书写能力与审美素养。胤哲文化旗下直营教育培训学校遍布邹城、泗水、滕州等地,累计培训学员近10万人,教学成果显著,不仅深受家长与学生信赖,也被当地中小学教师高度赞誉。

肩负使命,以仁心助推行业发展

自改革教学法和教学模式以来,胤哲文化连续多年实现学员倍增,受到了全国书法教育培训从业者的关注,近5年,于老师接访全国从业者1600多人次,受邀在行业峰会、交流会等平台分享经验百余场,教学法和教学模式被高度认可,截至目前共有1200多所书法教培学校共同使用该教学法和教学模式。

不断地分享、交流,冥冥中,于胤哲仿佛看到了自己的使命。得道者天助,2023年底,于老师被山东省艺术培训行业协会任命为规范字专业委员会主任,并筹办成立大会。2024年1月11日,来自全国各地的400多名校长齐聚孟子故里——邹城,共同见证了全国首个规范字专业委员会的成立。

同年6月,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成立规范字专业委员会,任命于老师为首届领导班子主任,并在北京大学举办高研班,请于老师分享理念及经验。2024年底,专委会成功举办了全国首届规范字教师技能大赛,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2025年6月底,作为中国规范字教育行业代表接待了来自马来西亚书艺总会的来访,并为其介绍中国书法及规范字教育的现状,双方达成共识:我们将通过更加紧密的学习交流和合作,为马来西亚的汉字文化及书法文化普及化发展贡献力量。

规范为基、文化为魂,多元布局,以文化赋能教育生态

山东作为传统文化的发源地,拥有最肥沃的文化土壤,但传统文化到底如何以更新的面貌和形式呈现出来,如何在一代代中小学生中扎根,并为他们提供安身立命的营养,这是齐鲁大地给我们每个教育人的课题和使命。于胤哲认为:只有让文化活起来,不断融入到日常教育教学甚至生活、娱乐中,才能让文化真正富有生命力。

基于这样的认知和使命,胤哲文化自2023年起,开始打造研学共进系统,陆续成立了“壹叁别院”和“艾德书院”两座研学基地,研发了《拓片与汉字文化》、《好玩的印刷术》、《小小中医传承人》等汉字文化美育实践课程和中医药文化研学课程系统。

在自建研学基地之外,也充分发挥本土资源优势,发掘文化特色,每年在孟府孟庙景区举办的“释菜礼”活动已经成为该景区乃至该地区的一道文化景观;2025年4月,山东省文旅厅主办的《2025孟子故里(邹城)母亲文化节》系列活动中,由胤哲文化主办的《“笔端情长·感念母恩”2025年度汉字万人万作展演活动》被作为主题活动呈现,并受到了新华网、央广网等多家媒体报道。

逐步实现了以文化为脉络,形成规范字教育培训学校、研学实践基地、大型文化活动展演等多元化教育产业发展业态,不断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深度融合。

着眼未来,不忘初心,以德为薪,赓续文脉

汉字,是中华文化传承的基础,汉字不仅仅是实用的工具,更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于老师说:我们作为汉字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引领新时代的学生们写好汉字、用好汉字并传承汉字文化的智慧,为优秀传统文化的赓续添薪助火。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鸿章里,我们有幸成为文化的传承者、传播者、受益者,接下来,我们将继续继续深化教学研发,扩大教育覆盖面,推动规范字书写教育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在规范字教育的道路上,于胤哲以其坚定的文化自信与教育情怀,正书写着一篇属于这个时代的“汉字传奇”。(孙强)

来源:苏讯时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