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晨光漫过窗棂时,案头的年画正泛着温润的光。五路财神的袍角似有金辉流转,仙娥的衣袂裹挟着瑞霭,福使手中的器物映出满堂吉庆,寿翁捧寿的姿态里,藏着岁月最绵长的祝福。这帧丹青铺展的,原是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向往——千祥云集处,福寿自绵延。
晨光漫过窗棂时,案头的年画正泛着温润的光。五路财神的袍角似有金辉流转,仙娥的衣袂裹挟着瑞霭,福使手中的器物映出满堂吉庆,寿翁捧寿的姿态里,藏着岁月最绵长的祝福。这帧丹青铺展的,原是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向往——千祥云集处,福寿自绵延。
一、祥瑞满纸,皆是人间热望
画里的世界总带着天真的热烈。锦鲤摆尾,便驮起一河绮梦,金元宝落地的声响,该是比除夕的爆竹更让人安心的乐音。葡萄垂蔓如串珠,颗颗饱满得像要淌出蜜来,那是对子孙绵延的期盼;荷池里鸭戏碧波,莲盏擎着清风,藏的是“出淤泥而不染”的洁净,也是“家和万事兴”的通透。
仙娥立在瑞霭中,笑意盈盈。她们不像天上的神祇那般疏离,倒像是邻家巧手的姑娘,把织了半宿的云锦铺开,让每一缕丝线都缀满“平安”二字。五路财神踏云而来,怀里揣的哪是金银,分明是春耕时的雨、秋收时的风,是手艺人案头不断的活计,是行路人脚下安稳的前程。这些画里的意象,从来都不是虚无的寄托,而是把柴米油盐的日子,镀上了一层金光。
二、岁月流转,祈愿从未褪色
老辈人总说,年节时贴张财神画,日子就有了奔头。其实何止年节,寻常日子里,谁不盼着“家兴事顺安康伴”?春追花信,看一路香风拂过田埂,是祈愿播种的希望能落地生根;秋揽月华,听满棚诗声应和虫鸣,是感恩收获的圆满已如约而至。
画里的寿翁捧着长庚星,可人间的长寿,从来不是独善其身。是儿女绕膝时的一声“爹娘”,是老友相逢时的一壶清茶,是街坊邻里递来的一碗热汤。这些细碎的温暖,比画纸上的墨色更绵长,把“长寿”二字,从抽象的祝福,酿成了具体的人间烟火。
三、新程再启,祝福始终鲜活
如今的窗棂换了模样,年画却依然在年货清单里占据一席之地。不是守旧,而是那些画里的期盼,从未过时。五路财神带来的,是对踏实奋斗的认可;仙娥笑立的瑞霭,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家和事顺”的祈愿,是无论走多远都记得的初心。
春日里,我们依然会追着花信出门,看樱花漫过街角,看油菜花铺成金海,把“春和景明”写进朋友圈;秋日里,仍会举着相机拍月亮,拍满架的葡萄,拍丰收的谷穗,让“岁稔年丰”的喜悦在屏幕间流转。亲朋相聚时,酒杯碰在一起的声响,和画里金元宝落地的声浪,原来如此相似——都是对“顺遂”最真挚的回应。
案头的年画还在,晨光移了位置,照在“丹青绘就千祥集,福寿绵延万古情”的题跋上。忽然明白,这些画从不是定格的过去,而是流动的现在与未来。千祥云集,是因为我们始终在创造美好;福寿绵延,是因为那些关于爱与温暖的传承,从来都在脚下的新程里,生生不息。
来源:一品姑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