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志怪传奇:鬼遇鬼、救母、乔玄、韩朝宗、鬼倩(中)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25 09:29 2

摘要:他有一位姓林的伙伴也是盲人,一天傍晚时分,有人找上门来说:“有位官员的船停泊在河岸边,听说你善于说唱弹词,邀请你去试试,应该会有重赏。”当即催促他拿着琵琶,拉着他的竹杖就领他走。

鬼遇鬼

沧州的盲人刘君瑞,曾经来往于我家吹拉弹唱。他曾说过这样一件事。

他有一位姓林的伙伴也是盲人,一天傍晚时分,有人找上门来说:“有位官员的船停泊在河岸边,听说你善于说唱弹词,邀请你去试试,应该会有重赏。”当即催促他拿着琵琶,拉着他的竹杖就领他走。

大约走了四五里,到了船边,寒暄完毕,听见主人指示说:“船里面很热,你坐到岸上弹唱,我靠着窗户听就行了。”

林某想得到厚赏,卖力地弹唱着。大约快到三更的时候,他手指疼痛,口干舌燥,于是央求对方给点儿水喝,却也没有得到。林某侧耳细听,只听到四周男男女女混杂在一起,笑语喧哗,感觉到好像不是宦官人家,又觉得好像不是在河边,于是他停下演奏,想要站起身来。

那些人却陡然发怒,道:“瞎眼贼,你是什么东西,敢不听使唤!”接着众人对他拳打脚踢,林某疼痛难忍,于是哀求让他继续演奏。过了许久,听到人声渐渐离开,林某还不敢停止。

这时忽然听见耳边有人叫:“林先生,为什么太阳还没出来就坐在这乱坟堆中演唱,是因为早晨树下凉快么?”

林某吃惊地问对方是谁,原来是他的邻居清早出去贩卖路过此地。林某知道被鬼耍弄,狼狈地回去了。

林某平时很有心计,外号叫林鬼。听说了这件事的人,都忍不住取笑说:“今天这是鬼遇上鬼了。”

救母

江阴人齐三的妻子欧氏,生养孩子时苦难重重,几乎死掉,最后才勉强活了下来。

她有一个儿子名叫宜哥,年方六岁,但是机警懂事。他不忍心母亲生孩子遭受如此大的痛苦,于是就向老人家打听,问要什么办法才能让母亲脱离此种苦难。

有老人告诉他:只有道家的九天生神章,还有佛家的佛顶心陀罗尼最好。

于是宜哥就是寻求这两部经,然后跟随一位史道者学习。念诵三天后,全都能默诵了。于是每天清晨,他将两部经各诵十遍,焚香仰望天空,书写非常虔诚。

过了两年,绍熙元年,欧氏有孕了。但这次她没有一点难受,到了十个月即将分娩时,宜哥念经焚香后,看到十几位神人,站立侍候在一旁,奇异的光线照亮屋子,不一会儿母亲就生产了。

(出自《夷坚志》)

乔玄

太尉乔玄,字公祖,是梁国人。他起初担任司徒长史的时候,在五月底的一天,睡在大门边,半夜以后,看见东墙雪白,就像开了门一样明亮。

他叫过身边的人来询问,这些人都说没看见。于是他就起了床亲自前去,用手抚摸这墙壁,墙壁还是像原来那样。但他回到床上,又看见东墙雪白,因而他心里非常恐惧。

他的朋友应劭正好此时来看望他,他便把这事一一告诉了应劭。应劭说:“我同乡有个叫董彦兴的,是许季山的外孙。他探索幽奥隐微,深究神妙变化,就是精通《春秋公羊传》的眭弘和精通《易经》的京房,也没有什么地方可以胜过他的。但他天性拘谨,老把占卜看作是羞耻的事而不愿意干。近来他正好来看望他的老师王叔茂,请让我去把他接来吧!”

乔玄同意了。过了一会儿,董彦兴便与应劭一道来了。乔玄谦恭地以礼款待董彦兴,准备了丰盛的酒宴,还走下座席给他敬酒。

董彦兴不待他提出请求,就自己抢先说道:“我是一个来自乡下的学生而已,没有与众不同的天赋,您现在礼节隆重,甜言蜜语,我实在有点忐忑不安。如果我略能识别的话,愿意为您效劳。”

乔玄推让了好几次,然后才听从了他,让他说说自己的命运。董彦兴便对他说:“您一定碰上了奇怪的事情,是墙上的白光像开了门一样明亮吧。但这不会给您造成什么危害。六月上旬早晨鸡啼的时候,听见南边有人家在哭,您就吉利了。到秋季,您将调到北面的郡府任职,那郡府的名称中有‘金’字。您的官职会直到将军、三公。”

乔玄说:“我已经碰到这样的怪事,现在连挽救灭族的灾难恐怕都来不及,哪能把希望寄托在办不到的事情上呢?您这只是在宽慰我的心罢了。”

到六月初九那天,天还没亮,太尉杨秉突然死了。七月初七,乔玄被任命为钜鹿太守,“钜”字的偏旁中有“金”字。后来乔玄又做了度辽将军,历任太尉、司徒、司空三公要职。

韩朝宗

唐玄宗天宝年间,万年县主簿韩朝宗,曾经追究一人来晚了,将对方打了五板子,这人见过县令又被打了十板子。

这人接下来因为得了流行病而死亡。后来他到冥府中去告状,提到了韩朝宗。朝宗便被冥府追到,进了一个黑大门。

到中门前,有两棵梧桐树,门边还有一阁,挂着帘幕,能看见死去的御史洪子舆坐在那里。

子舆说:“韩大为什么到这来啦?”朝宗说:“被追来也不知什么事。”子舆叫他早些去见大使。进了屏墙,见到死去的刑部尚书李偁,朝宗上前参拜。

李说,为什么打死人?朝宗诉说:“不是我打死的,是县令判重了,又因患流行病自己死的,不是我的过错。”

李又问告状者:“县令打的你,为什么牵连到他主簿?”朝宗没事,但他也是县官,按惯例都要受杖刑。打了二十下,放他回去。朝宗到晚上才苏醒,脊背上又青又肿,痛得不能说话,一月后才完全恢复。

后来他在民间巡视时,到了京城南罗城。在一个居民区中有一宅院,门向南开,他仿佛记得正是自己被追去受杖刑的地方。

这宅院已无人居住。问别人,说是公主的凶宅,人们不敢住。才知道这是大凶宅,都是鬼神住的地方,他相信了。

鬼倩(中)

(接上期)临别时小倩流着泪说:“我陷入苦海,找不着岸。郎君义气冲天,一定能解救苦难。你如肯把我的朽骨装殓起来,回去葬在安静的墓地,你的大恩大德就如同让我再生一样!”

宁生毅然答应,问她要葬在什么地方。小倩说:“只要记住,白杨树上有乌鸦巢的地方就是。”说完走出门去,一下子消失了。

第二天,宁生怕燕生外出,早早把他请来。辰时后就备下酒菜,留意观察燕生的举止,并约他在一个屋里睡觉。

燕生推辞说自己性情孤癖,爱清静。宁生不听,硬把他的行李搬过来。燕生没办法,只得把床搬过来,并嘱咐说:“我知道你是个大丈夫,很仰慕你。有些隐衷,很难一下子说清楚。希望你不要翻看我的箱子包袱,否则,对我们两人都不利!”

宁生恭敬地答应。说完两人都躺下,燕生把箱子放在窗台上,往枕头上一躺,不多时鼾声如雷。宁生睡不着,将近一更时,窗子外边隐隐约约有人影。

一会儿,那影子靠近窗子向里偷看,目光闪闪。宁生害怕,正想呼喊燕生,忽然有个东西冲破箱子,直飞出去,像一匹耀眼的白练,撞断了窗上的石棂,倏然一射又马上返回箱中,像闪电似地熄灭了。

燕生警觉地起来,宁生装睡偷偷地看着。燕生搬过箱子查看了一遍,拿出一件东西,对着月光闻闻看看。宁生见那东西白光晶莹,有二寸来长,宽如一韭菜叶。

燕生看完了,又结结实实地包了好几层,仍然放进箱子里,自言自语说:“什么老妖魔,竟有这么大的胆子,敢来弄坏箱子!”接着又躺下了。

宁生大为惊奇,起来问燕生,并把刚才见到的情景告诉他。燕生说:“既然我们交情已深,不能再隐瞒,我是个剑客。刚才要不是窗户上的石棂,那妖魔当时就死了。虽然没死,也受伤了。”

宁生问:“你藏的是什么东西?”燕生说:“是剑。刚才闻了闻它,有妖魔的气味。”宁生想看一看,燕生慷慨地拿出来给他看,原来是把莹莹闪光的小剑。

宁生于是更加敬重燕生。天亮后,发现窗户外边有血迹。宁生出寺往北,见一座座荒坟中,果然有棵白杨树,树上有个乌鸦巢。

等迁坟的事情安排妥当,宁生收拾行装准备回去。燕生为他饯行送别,情谊深厚。又把一个破皮囊赠送给宁生,说:“这是剑袋,好好珍藏,可以避邪驱鬼。”

宁生想跟他学剑术,燕生说:“像你这样有信义、又刚直的人,可以作剑客;但你是富贵中人,不是这条道上的人。”宁生托词有个妹妹葬在这里,挖掘出那女子的尸骨,收敛起来,用衣、被包好,租船回家了。

宁生的书房靠着荒野,他就在那儿营造坟墓,把小倩葬在了书房外面。祭奠的时候,他祈祷说:“怜你是个孤魂,把你葬在书房边,相互听得见歌声和哭声,不再受雄鬼的欺凌。请你饮一杯浆水,算不得清洁甘美,愿你不要嫌弃。”

他祷告完了就要回去。这时后边有人喊他:“请你慢点,等我一起走!”宁生回头一看,原来是小倩。

小倩欢喜地谢他说:“你这样讲信义,我就是死十次,也不能报答你!请让我跟你回去,拜见公婆,给你做婢妾都不后悔。”

宁生细细地看她,白里透红的肌肤,如同细笋的一双脚,白天一看,更加艳丽娇嫩。于是,宁生就同她一块来到书房,嘱咐她坐着稍等一会儿,自己先进去禀告母亲。

母亲听了很惊愕。这时宁生的妻子已病了很久,母亲告诫他不要走漏风声,怕吓坏了他的妻子。刚说完,小倩已经轻盈地走进来,跪拜在地上。

宁生说:“这就是小倩。”母亲惊恐地看着她,不知如何是好。小倩对母亲说,“女儿飘然一身,远离父母兄弟,承蒙公子照顾,恩泽深厚。愿意作婢妾,来报答公子的恩情。”

母亲见她温柔秀美,十分可爱,才敢同她讲话,说:“小娘子看得起我儿,老身十分喜欢。但我这一生就这一个儿子,还指望他传宗接代,不敢让他娶个鬼媳妇。”(未完待续)

来源:一品姑苏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