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书法艺术的长河中,明代王守的《张桂岩墓志铭》卷宛如一颗璀璨明珠,静静珍藏于天津博物馆 ,散发着独特魅力。此作纸本行书,纵23厘米,横234厘米,虽历经岁月洗礼,却风采依旧。
在书法艺术的长河中,明代王守的《张桂岩墓志铭》卷宛如一颗璀璨明珠,静静珍藏于天津博物馆 ,散发着独特魅力。此作纸本行书,纵23厘米,横234厘米,虽历经岁月洗礼,却风采依旧。
初观此卷,扑面而来的是灵动活泼之感。王守在行笔时,笔画短促有力,干净利落,收笔处点到即止 ,毫无拖沓之态。恰似一位舞者在舞台上轻盈跳跃,每一个动作都精准而富有韵律,让人不禁为其灵动的节奏所吸引。这种独特的用笔方式,赋予了每个字鲜活的生命力,仿佛它们不再是静止于纸上的符号,而是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整体布局上,《张桂岩墓志铭》卷错落有致,行气贯通 。字与字、行与行之间,顾盼呼应,似断还连,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流畅。观赏时,目光不自觉地随着笔墨游走,从开篇的平和舒缓,逐渐过渡到中间的灵动多变,再到结尾的沉稳收束,宛如经历一场奇妙的书法之旅。王守在创作时,巧妙地安排每个字的大小、疏密、轻重,使整幅作品在变化中达到和谐统一,既有音乐般的节奏感,又有绘画般的层次感。
卷末钤有白文印“王履约印” ,这方印章为作品增添了几分古朴与雅致。印章的朱红色与墨色相互映衬,不仅在色彩上形成鲜明对比,更在艺术氛围上相得益彰,仿佛是对整幅作品的点睛之笔,彰显了王守作为书法家的独特魅力与深厚造诣。
从书法风格来看,王守深受晋唐书法传统的熏陶,同时又融入了自己的创新与个性。他的行书,既有王羲之书法的飘逸洒脱,又有颜真卿书法的雄浑大气,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貌。在《张桂岩墓志铭》卷中,我们可以看到笔画的起承转合之间,蕴含着对传统笔法的深刻理解与精湛运用,同时又不失自由奔放的创作激情,展现了明代书法追求个性解放与艺术创新的时代精神。
再看作品内容,作为墓志铭,它承载着对逝者的缅怀与敬意。王守以其精妙的书法,将这份情感融入笔墨之中,使文字与书法相得益彰。读其文,感其情,观其字,品其韵,让人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
《张桂岩墓志铭》卷是王守书法艺术的杰出代表,它以独特的用笔、精妙的布局、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无论是书法爱好者还是艺术研究者,都能从这幅作品中汲取无尽的艺术养分,感受中国传统书法的博大精深与永恒魅力。
壮士留步!编辑不易,恳请点赞、评论、转发,不胜感激!(图片来自网络,只为传播艺术)
来源:牧之堂弘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