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让千年岐黄之术融入市井烟火,让传统养生智慧邂逅现代创意,8月22日晚,“第二届中医药文化奇妙夜”活动在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佑宁公园夜市成功举行。活动生动展现了传统医学在现代生活中的蓬勃活力。
让千年岐黄之术融入市井烟火,让传统养生智慧邂逅现代创意,8月22日晚,“第二届中医药文化奇妙夜”活动在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佑宁公园夜市成功举行。活动生动展现了传统医学在现代生活中的蓬勃活力。
本次活动是青海省卫生健康委深入实施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的重要举措,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从二十四节气走进青海传统中(藏)医药”系列主题活动的精彩组成部分。活动以“非遗传承+健康惠民+文化创新”为核心理念,通过沉浸式体验和互动式传播,让中医药文化从典籍走向街头,从药房走进生活,成为处暑时节的健康新风尚。
活动现场,首批中(藏)医药六大类主题文创产品闪亮登场。其中包括独具青海特色的中(藏)医药标识、蕴含药香的中草药香牌、精致典雅的本草药签、趣味十足的摇摇乐挂件、实用美观的托特包以及精心配制的药用香囊。这些产品深度融合青藏高原特色药材元素与实用美学,将大黄、红景天、冬虫夏草等道地药材制作成可佩戴、可使用、可做伴手礼的产品,成功实现了中医药文化的“可视化、趣味化、生活化”转型。
活动现场人头攒动,中医义诊区更是气氛热烈。互助县中医院专家纷纷化身“夜市摊主”,耐心地为居民免费提供脉诊、体质辨识和个性化健康咨询等服务,让高深的医学知识变得触手可及。热敏灸、平衡罐、耳穴压丸等中医适宜技术体验区前排起了长队。“一直想去中医院做理疗,没想到今天在夜市碰到了!”刚做完耳穴压丸的王先生分享道,“医生非常耐心,帮我分析了体质,还教了我很多日常调理的小方法。这样的活动真的太好了,希望以后能经常举办!”这场别开生面的义诊不仅让中医专家走进人群,更将传统医学的温暖与智慧以最直接的方式传递给每一名参与者。
药膳品尝区作为本次活动的重要体验环节,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当晚最具人气的集合地。经典饮方与现代茶饮创新结合,中药糕点与高原食材巧妙碰撞,彻底打破了“良药苦口”的刻板印象。其中,以茯苓、甘草、桑葚、玫瑰和黑糖姜丝精心熬制的养生奶茶,不仅口感醇厚,更兼具疏肝解郁、健脾养胃的功效,深受年轻人喜爱。此外,山药紫薯饼、红豆桃酥、芝麻奶黄糕、藜麦杂粮点心等健康小吃琳琅满目,苹果醪糟银耳梨汤清润甘甜,而用当归、党参、陈皮等十余种中药材慢火熬制4个小时的滋补鸡汤,更是吸引了大量市民驻足品尝。带着孩子前来体验的王女士在品尝养生奶茶后感慨:“没想到养生食品也能这么美味,既可以调理身体也可以过想喝奶茶的瘾,希望中药茶饮可以推广开来!”这番体验不仅让参与者感受到了药食同源的养生智慧,更展现了中医药文化融入现代生活的创新形态。
在中医药奇妙文化夜的现场,中医药文化借助丰富多元的互动形式,走到寻常百姓的身边。通过这些可触摸、可参与、可带回家的沉浸式体验,中医药不再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深奥理论,而成了一种亲切、温暖、具有生命力的生活伴侣。每一个香囊、每一把手工制作的漆扇、每一个养生小知识,都让中医哲学伴随着市民的脚步,走出夜市、融入日常,真正实现了传统文化与当代情感的共鸣和传承。
青海省卫生健康委积极推动中(藏)医药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此前在西宁网红打卡地豹街举办的青藏高原康养文化巡游暨中(藏)医药夜市活动,累计吸引6万人次参与。同时,全省大力推进中(藏)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各级中(藏)医医院积极开展中医药文化实践体验,运用中医适宜技术防治青少年近视、脊柱侧弯、肥胖等健康问题,目前已让1.4万名中小学生受益。
华灯璀璨,夜幕深邃。继去年首届活动成功举办并获得热烈反响后,本届中医药文化奇妙夜吸引了更多市民和游客参与。这场惠及数千人的文化盛宴,不仅印证了去年模式的成功,更以其持续创新的活力,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成功搭建起传统医学与现代生活深度融合的桥梁。青海省卫生健康委将继续秉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理念,让积淀千年的岐黄智慧在河湟谷地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为全面推进健康青海建设注入持久而深厚的文化动能。(西海新闻记者 韦喻)
来源:青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