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确认中国正研制第6代战机,比歼20还先进,但仍有一巨大弱点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22 06:24 2

摘要:最近几年,全球空军装备的竞争越来越白热化,大家都知道,五代机像歼20、F35、苏57这些,已经成了各国空军的主力。

最近几年,全球空军装备的竞争越来越白热化,大家都知道,五代机像歼20、F35、苏57这些,已经成了各国空军的主力。

但现在,各大国都开始瞄准第六代战机了,这玩意比五代机更牛,技术上直接升级了好几档。

美国最近公开承认,中国已经在研制第六代战机了,而且这东西在很多方面比歼20还要先进。不过,美国人同时也点出了一个大问题,中国在这方面还有个明显的短板。

2024年,美国空军空战司令部的司令马克·凯利将军在一次公开场合直言不讳,说中国第六代战机的研发工作正按部就班地推进着。

他们评估认为,这款战机很可能在2035年左右正式列装空军部队,而首飞时间可能提前到2027年到2030年之间。

这是美国情报部门通过卫星侦察、情报分析,收集了不少证据。

比如,他们注意到中国在2019年珠海航展上展示的无尾翼战斗机模型,还有2023年空军宣传片里出现的几架类似的无尾翼飞行器。

这些东西外观上跟歼20有点像,但明显去掉了尾翼,隐身性能估计更强。

凯利将军还提到,中国六代机可能会分载人和无人两种模式,里面会大量用上人工智能技术,让飞机能自己决策、协作作战。

这意味着中国在战机研发速度上,已经跟美国拉不开太大差距了。

歼20作为中国第一款五代隐身战机,已经很牛了,它有超音速巡航、隐身涂层、先进雷达这些特点,在亚太地区空军对抗中占了不少便宜。

但第六代战机是基于五代机的升级版,标准上多出了好几项硬指标。

比如,它强调全频谱隐身,不光是雷达隐身,还包括红外、声波啥的,让敌人更难发现。

另一个大亮点是智能化,中国计划把AI系统深度整合进去,让战机能指挥无人机群一起作战,形成一种“蜂群战术”。

一架主战机带着一群小无人机冲上去,分散敌方火力,同时精准打击,这在未来空战中绝对是杀手锏。

还有,雷达和通信传感器会更先进,能实时共享战场数据,实现超视距作战。推力矢量控制也会升级,让飞机机动性更好,能在高空高速下做各种高难度动作。

这东西不是简单堆砌硬件,而是系统性提升,适应信息化战争的需求。国外专家分析,中国这种设计思路,摆脱了传统美国模式的束缚,更注重实用性和成本控制。

不过,美国人没白说,中国第六代战机确实有个巨大弱点,那就是航空发动机领域。

发动机是战机的“心脏”,直接决定推力、油耗、寿命。

中国现在主力是涡扇-15发动机,最大推力能到18.5吨,巡航速度1.8马赫,已经算世界一流了,用在歼20上表现不错。但跟美国比,还是有点代差。

比如,美国F22用的F119发动机推力类似,但F35的F135推力能到19.5吨以上,更稳定耐用。

最关键的是,美国已经在研发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这种东西能根据飞行状态自动切换模式,高空高速时推力猛,低速时省油,完美匹配第六代战机的需求。

中国涡扇-15在高温高速环境下的材料和技术上,还没完全赶上,比如钛合金的耐热处理,美国用AlloyC型钛合金解决了超巡时的喷流问题,中国在这块相对落后点。

这会导致战机整体性能打折扣,比如续航时间短、机动极限低,在长时间对抗中容易吃亏。

专家们说,这弱点不是致命的,但短期内会影响中国六代机的实战部署。

中国当然没坐以待毙,早就在发动机上发力了。从2016年开始,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就启动了变循环发动机的研究,这技术跟美国类似,能让发动机适应不同飞行需求。

2022年,中国建成了JF-22高超音速风洞,能模拟30马赫的速度和90公里高空环境,直接为六代机测试服务。

除了变循环,他们还在探索爆震驱动和冲压发动机,这些是从火箭技术借来的,能提供更大推力,适合高超音速飞行。

举个例子,爆震发动机用连续爆震波推动,效率高,噪音小,未来可能让战机速度轻松破4马赫。

中国采用“小步快跑”的策略,先补齐短板,再整体推进。像火控系统、电子战设备这些,中国已经领先了,雷达阵列和数据链技术甚至成了全球顶尖。

材料科学上,复合材料和隐身涂层也进步大,能减轻重量,提高耐久性。

所以,虽然发动机是弱点,但通过其他领域的突破,中国六代机整体水平还是世界先进的,大家不用太担心。

2025年上半年,中国第六代战机的动静更大了。

1月份,解放军东部战区发了个MV叫《中国人》,里面有银杏叶和褐雨燕的画面,军迷一看就觉得像沈阳和成都的疑似六代机,算是军方的一种间接官宣。

去年底,2024年12月22日,沈阳飞机工业集团那边曝光一款疑似六代机。

此机采用双发动机、后掠翼设计,无垂直尾翼,体型比歼11大点,但侧重空中格斗,未来可能上航母当舰载机。

几天后,12月26日,成都黄田坝机场出现另一款,编号为36011。

外形三角翼、无尾翼,三发动机布局,进气口在两侧和背部,体积几乎是歼20S的两倍,能载更多燃料和武器,作战半径超3000公里。

军迷猜这叫歼36,功能像战斗轰炸机,能执行多任务。

2025年2月,有报道说这两款机型进行了双机编队试飞,验证了协同作战能力。

3月底,又有图片显示成都款的机背细节,造型基本定型,全频带隐身强到米波雷达都探测不到,还装备AI系统,能指挥无人机群和共享信息。

8月5日,中国第三款无尾翼隐形飞机原型机亮相了,美媒直接说这是中国军航的“疯狂步伐”。

这款新机轮廓跟前两款不同,可能是个高端无人战斗机,或者专为航母设计的型号。这反映了中国在下一代空战平台的广泛布局,包括无人协同和先进载人系统。

美媒分析,这三款机型的井喷式出现,让美国NGAD项目压力山大。

NGAD是美国第六代战机计划,本来2020年就试飞过原型,但到现在还没正式启动,特朗普政府在决定命运。

专家说,中国这种速度,颠覆了美国主导的战机定义权,以前是美军说啥是啥,现在中国亮底牌了,强调创新和体系作战。

俄罗斯的苏57还在服役,但六代机研发慢。欧洲国家联合搞的GCAP项目,也在初期阶段。日本和韩国跟风,但技术底子薄。

中国这些进展,让美军意识到新挑战,太平洋司令甚至表态不想跟中国搞军备竞赛,得和平相处。

智库报告指出,到2025年底,中国可能在隐身技术和航电上取得更多实质进步,国产发动机也会逐步赶上。

这不光是战机的事,还牵扯到国家综合实力,谁先掌握六代机,谁就在空域控制上占先机。

中国第六代战机比歼20先进是事实,弱点在发动机上也实打实,但通过持续投入和创新,这个差距在缩小。

2025年的这些试飞和曝光,证明中国空军现代化步伐稳健。未来空战会怎么变,谁知道,但中国肯定不会落后。

参考资料:

1、各国争相发展第六代战斗机,外界关注“中国第六代战斗机成功首飞”传闻 环球网 2024-12-28

2、成都上空出现疑似中国六代机,美媒和马斯克都震惊了 直新闻 2024-12-28

来源:历史知事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