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以往认知中,传统司法拍卖的多为价值较高的房产,但自2017年初网络司法拍卖正式实施以来,小到几百块甚至几块的拍品在不断涌现。
近日,此前引发关注的“法拍狸花猫”被撤回拍卖,原因是申请执行人及其他执行债权人撤回执行申请。
据了解,该狸花猫是一只健康状态良好、未绝育的公猫,曾经的起拍价是500元。
在以往认知中,传统司法拍卖的多为价值较高的房产,但自2017年初网络司法拍卖正式实施以来,小到几百块甚至几块的拍品在不断涌现。
与此同时,参与法拍的门槛也在降低,闲暇时打开法拍平台网页或在电商app购物时,就能报名参与竞价。
法拍标的物丰富,准入门槛降低,参与途径便利,共同推动司法拍卖逐渐走进公众生活。
法拍跟一般购物有什么区别?
法拍曾卖过什么意想不到的东西?
法拍有什么风险和注意事项?
法拍具一定强制性
一般购物遵循自愿
据拍卖平台此前资料,该狸花猫的起拍价本来为500元,加价幅度是20元,市场价是714元。撤拍是因为债务人还有其他可供执行的财产,债权人某银行向法院提出了撤回拍卖的申请。
法拍信息撤下后,债权人已经把狸花猫交给一位爱猫人士抚养。
图源:阿里拍卖官网
■什么是法拍?
从这次猫咪法拍事件可看出,法拍与一般购物有着明显的区别。
司法层面,法拍的财产源于被执行人不愿意或者没有能力履行债务,由法院代表国家对财产进行强制拍卖,具有一定的强制性,而一般购物中的买与卖都具有自愿性。
拍卖流程方面,法拍会对财产设定起拍价、保留价和加价幅度,公众通过报价进行公平竞争,最后是谁出的价格高,谁就可以成为买受人。
■如何参与法拍?
据司法拍卖工作人员介绍,以往传统的拍卖需要在现场举牌,参与者举牌加价,拍卖师重复一次、两次、三次,如果没有人再加价就敲锤成交。传统拍卖需要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举行,对各种条件的要求和限制比较多。
但自2017年1月1日《关于人民法院网络司法拍卖若干问题的规定》实施以来,司法拍卖可“移步”到网络进行,使法拍活动的准入门槛大幅降低、参与途径也变得更加便利。
图源:最高人民法院头条号
按最高人民法院的要求,目前仅有7个受到官方认可的网拍平台,分别是阿里拍卖、京东拍卖、人民法院诉讼资产网、中国拍卖行业协会网、公拍网、北京产权交易所和工商银行融易购。
司法拍卖工作人员表示,公众可以像网上购物一样,在法拍平台上按照财产类型、地区和法院等方式进行检索,直接在网上缴纳保证金,到了拍卖时间参与网上竞价。
连猫狗都被拍卖
法拍还能卖什么?
正因为准入门槛降低,参与途径便利,越来越多法拍活动受到公众关注。正如这次狸花猫的拍卖活动,8月22日撤回时,拍卖已有6528人报名;截至发稿时间,累计有40706人设置提醒,62.44万次围观。
图源:阿里拍卖官网
事实上,此次的萌宠法拍事件并不是“创新”之举。
2021年,被寄养在宠物店的柴犬“登登”就曾被法拍抵债。主人将“登登”遗弃在宠物店后失联,宠物店告上法院要求裁决,申请为“登登”找个新家。最终,新主人以16万零10元的价格拍下“登登”。
图源:阿里拍卖官网
据了解,在传统的委托拍卖下,拍品主要是价值较高的房产,但实行网络法拍以来,小到几块至几百块不等的生活用品,大到几百万元的房产,再到几十亿元的商业楼盘、大宗股权,以及定价不一的萌宠、动物、艺术品、知识产权、珠宝首饰、采矿权、网址域名等,越来越多的新奇标的物不断涌现。
图源:阿里拍卖微博
不过,司法拍卖工作人员介绍,拍品的主力,还是以公众最感兴趣的房产、车辆等常见财产为主。
制图/叶碧君
为什么法拍会有这么多奇怪的拍品?因为在执行程序中,只要属于民法上的财产,具有财产价值,不论是动产、还是不动产,人民法院都可以处置。
而法拍,则是通过公开竞价出售被执行人的财产,确保拍品信息的透明性,减少内幕交易和腐败行为,目的是实现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将被执行人的资产变现来偿还债务。
出价需谨慎
悔拍担后果
法拍越发受到关注的原因,除了拍品本身,还与存在低价捡漏机会有关。
司法拍卖工作人员介绍,按照司法解释规定,以财产的评估价为基础,第一次拍卖最多打七折,第二次拍卖最多再打八折。换言之,如果降价手段用足,最低能到评估价的五至六折。
此外,还有一些小件财产可能会进行无底价拍卖,比如刑事案件涉案的珠宝首饰,拍卖流拍后,可以无底价拍卖,存在捡漏机会。
小编在浏览网络法拍平台时发现,确实有不少拍品的定价远低于市场价,例如一幅风景油画定价仅为1元,给人带来一种可以随意购买的错觉。
图源:阿里拍卖官网
对此,司法拍卖工作人员提醒,尽管有的标的物价格不高,再加上网络拍卖“形式相对随意”,缺乏现场拍卖时的严肃氛围,但法律效果是一样的,参与者一定要注意谨慎出价,提前做好预算,避免激情竞价。如果出价成交后又想悔拍,要按规定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需要再次提醒的是,网络法拍尽管有着价格相对较低,公开透明,参与门槛较低等优点,但仍需警惕部分标的物可能存在瑕疵、过户手续复杂,存在一定法律风险等缺点。
划重点:网络法拍只是给拍品提供一个适合交易的平台,并不会对消费者、投资者的收益进行任何承诺。而拍品本身有没有投资价值、有没有隐藏风险,都需要投资者、消费者作出理性判断。
警惕以法拍包装的诈骗
法拍房产、黄金是“重灾区”
近年来,虽然司法拍卖得到逐渐普及,但对于不少人而言,法拍仍是新生事物,因此给了不法分子钻空子诈骗的机会。
例如,有不法分子以法拍房为诱饵行骗,冒充司法拍卖辅助机构,利用司法拍卖的房源信息招揽购房者,实施不规范经营行为并牟取利益;也有不法分子谎称有内部渠道,能以低于定价的价格拍到标的物从而实施诈骗。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吴子良 摄
另外,今年以来由于国际金价波动较大,国内黄金投资关注度颇高。网络司法拍卖渠道的金条因为起拍价往往低于即时市价,被很多投资者看作“捡漏”的机会。而这也成为不法分子的诈骗新手段。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天315》报道,今年6月,一家名为“大众拍卖行山东有限责任公司”的机构在某网络法拍平台上拍卖金条,宣称他们挂拍的金条都是法院罚没的,价格要比市场价低。
事实上,不少受害人后来发现,该机构根本没有黄金,而是利用后面参与竞拍的人的佣金,给之前竞拍的人从市面上买黄金发货,通过“两头倒”的方式赚取差价,只不过没预料到金价持续上涨,最终发生暴雷事件。
■如何理性参与法拍?
司法拍卖工作人员和律师这样支招:
▼如何提高法拍的成功率?
提前做好准备:认真查看拍卖公告、公示,拍卖标的中存在的瑕疵、风险及税费,都会在拍卖公告、公示信息中进行披露,竞拍前务必认真阅读。了解拍卖标的、熟悉拍卖流程、准备好资金。
选择合适标的物: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选择合适标的物。
咨询专业人士:特殊品类或有瑕疵的拍品,竞拍前建议咨询有关机构及专业人士,以明确风险。
保持冷静,理性竞价:不要盲目跟风,根据自己的预算理性竞价。
▼若在法拍过程中遭遇诈骗怎么办?
尽快全面整理证据资料,包括拍卖信息本身有没有违法违规的地方、拍卖公司工作人员和投资者私下的沟通信息等。
向商务主管部门投诉,或尽快向公安机关求助。
参考资料:最高人民法院、中国法院网、人民法院报、闵行区人民法院、闵行区司法局、阿里拍卖官网、京东拍卖官网、央广网等
来源:宠界大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