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虽然时已立秋,但铜仁依旧持续高温。晚间的碧江区龙塘坳,“晚霞·不夜城”灯火璀璨,晚风中人流如织。距铜仁城区15公里的这个网红夜市,不仅成为市民消暑休闲的热门去处,更是周边20余户村民的“增收宝地”。蜂糖李摊主徐阿姨笑容满面:“一天能卖五六百元!”下班后来卖菜的
虽然时已立秋,但铜仁依旧持续高温。晚间的碧江区龙塘坳,“晚霞·不夜城”灯火璀璨,晚风中人流如织。距铜仁城区15公里的这个网红夜市,不仅成为市民消暑休闲的热门去处,更是周边20余户村民的“增收宝地”。蜂糖李摊主徐阿姨笑容满面:“一天能卖五六百元!”下班后来卖菜的杨阿姨也补充道:“虽然不多,一天也能挣三四十元。”
碧江区龙塘坳因远离城区夜间凉爽,成为铜仁市民夜间避暑胜地
然而人气火爆的背后,治安管理、交通疏导、纠纷调解等挑战也随之而来。面对这道“平安考题”,碧江区公安分局文昌派出所推出“夜警务”模式,将警务力量前置嵌入夜市脉搏,用红蓝警灯点亮市民的“安全感”。
“我们实行‘131’动态巡防机制,”文昌派出所所长柳绦介绍,“即1名社区民警定点值守、3名机关警力动态巡逻、1辆警车负责外围处置,实现科学用警、精准布防。”烧烤摊主老王说:“现在摆摊到凌晨都不担心,抬头就能看见警察。”
碧江公安分局文昌派出所民辅警在夜市巡逻
该夜市占地面积达7000平方米,拥有180个摊位,日均客流量超3000人,周末可达5000余人。为此,派出所联合街道、村委会组建“义警联合巡逻队”,开展全域查防,并通过“天网”监控、摊主联防机制,形成“一户吹哨、全员响应”的快处格局,织就一张立体安全网。
碧江公安分局文昌派出所民辅警向游玩群众宣传反诈知识
警务工作还巧妙融入了夜市场景。民警利用“警务云广播”循环播放安全提示,并组成“夜市宣传小队”,面向群众开展反诈、防盗、防火宣传,帮助群众安装反诈APP,筑牢安全“防火墙”。
据统计,今年以来该区域已开展巡逻宣防200余次,消除安全隐患20起,成功化解纠纷40余起,重大恶性案件“零发生”。凌晨夜市收摊时,民警吴崇广和同事们才轮流吃上“晚饭”:“夜市不收,我们不撤。”
夜色中的碧江,藏蓝守护烟火。碧江公安用“夜警务”模式诠释了——平安,是夜市经济最坚实的底色。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阳萌
通讯员 陈思妍
编辑 王小婷
二审 杨韬
三审 周文君
来源:天眼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