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下旬,河北沧州孟村县一起疑似家暴致死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事件核心为当地男子金某疑似长期家暴妻子刘某某,最终导致刘某某死亡。截至目前,相关细节仍待警方进一步调查核实,而外界对事件真相、涉事人员身份及家暴预防等话题的讨论持续升温。
8月下旬,河北沧州孟村县一起疑似家暴致死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事件核心为当地男子金某疑似长期家暴妻子刘某某,最终导致刘某某死亡。截至目前,相关细节仍待警方进一步调查核实,而外界对事件真相、涉事人员身份及家暴预防等话题的讨论持续升温。
事件的最初信息来自8月22日清晨,当时刘某某的父亲接到金某父亲的电话,被告知女儿正在孟村县医院急诊。当刘某某父亲赶到医院时,看到的是女儿已无生命迹象的景象,且刘某某身体多处有伤——脸部、腿部均呈现青紫痕迹,经CT检查,其脑部存在出血与肿块,肺部受损且腰部骨折。网上流传的一份“刘某某案件情况梳理”还提到,金某存在长期家庭暴力行为,且该行为被认为是导致刘某某死亡的直接原因,同时明确两人为夫妻关系。
随着事件在网络上传播,外界开始试图从多个渠道了解进展。8月24日,记者针对此事的采访中,孟村县政府办值班人员表示,该事件在当地确实受到高度关注,其了解到的最新信息是刘某某已去世,目前警方正在处理此事,但对于金某是否存在长期家暴、刘某某是否因家暴致死等关键问题,对方称“详情不清楚”。至于网传金某系孟村县某单位工作人员的说法,该值班人员也表示“尚未确定”。
记者试图联系涉事单位的过程中,接听电话的值班人员以“需等到周一上班时询问”为由,未提供更多信息;孟村县医院急诊科工作人员则明确表示“不便接受采访”。孟村县妇联工作人员回应称,此前并未收到过刘某某关于家暴的反馈,目前警方已介入,妇联会后续跟进了解情况,若需进一步采访需联系孟村县委宣传部;孟村县城关派出所工作人员在登记记者工作单位及姓名后,以“电话中无法核实身份”为由未予回答;而孟村县委宣传部值班人员则表示“刚上班”,会反馈记者的采访需求。
事发小区所在社区的工作人员也给出了回应,称“之前没有收到过关于家暴的反映,事件是突然发生的”,并强调“这类刑事案件应由警方调查,在警方通报出来前,社区没有权力定责和定性,包括是否为殴打致死,目前都无法确认”。
事件发酵后,大量网友在评论区表达了对事件的关切,观点集中在多个层面且保持理性探讨。不少网友认为,此次事件不应简单用“家暴”定性,而应按故意杀人罪论处,有网友直言“家暴致死不是家务事,是对生命的践踏,必须按故意杀人罪判,死刑立即执行才能以儆效尤”,类似“不管夫妻间有什么矛盾,都不该动手打人,不爱了可以离婚,把她还给岳父母,她也是别人家从小疼大的掌上明珠”的声音也获得较多认同,体现出对婚姻中暴力零容忍的态度。
针对妇联的角色,有网友提出疑问:“请问妇联是干啥的?”认为在此次事件中,妇联事前未接到家暴反馈,或许反映出基层家暴预警机制存在不足,呼吁“抓紧严查妇联在这类事件中的职责履行情况”;也有网友结合社会现象反思,“这就是现在很多女孩子不想结婚的主要原因之一,家暴带来的恐惧太让人没有安全感”,引发对婚姻安全的讨论。
同时,也有部分网友保持理性克制,提醒“目前只是‘疑似家暴’,警方还在调查中,在官方通报出来前,不应该随意吐槽或下定论,等待真相才是对逝者和事件本身的尊重”;还有网友从法律层面强调“杀人偿命是基本认知,不管是否以家暴为名义,剥夺他人生命都该受到严惩,希望能从重从严判处,给逝者一个公道”。不过,也有个别网友分享了类似经历,“我朋友的亲侄女,之前也是被老公打死的”,间接反映出网友对家暴悲剧重复发生的担忧。
从目前情况来看,警方的调查结果仍是解开事件谜团的关键——金某是否存在长期家暴行为、刘某某的死因是否与家暴直接关联、金某的身份是否如网传那般,这些问题都需要权威结论来回应公众关切。家暴从不是“私事”,而是涉及公民生命健康与社会秩序的严肃问题,此次事件中,社区和妇联事前未收到家暴反馈的情况,也提示基层在家暴排查、干预机制上或许需要进一步完善,比如加强对社区居民生活状况的关注、拓宽家暴举报渠道等。期待警方能尽快推进调查,及时公布详细通报,既给刘某某家属一个交代,也以透明的调查过程回应社会对家暴治理的期待,更让公众看到对暴力行为的零容忍态度,从源头减少类似悲剧的发生。
来源:老胡说三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