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8月22日,朝鲜中央电视台播放了长达数小时的战斗录像,首次公开其军队在俄罗斯库尔斯克地区作战的细节。画面展示了朝鲜军队使用的迫击炮、火箭弹、无人机和其他武器,以及他们在战场上的实际作战情况。
2025年8月22日,朝鲜中央电视台播放了长达数小时的战斗录像,首次公开其军队在俄罗斯库尔斯克地区作战的细节。画面展示了朝鲜军队使用的迫击炮、火箭弹、无人机和其他武器,以及他们在战场上的实际作战情况。
这些视频记录了过去几个月里朝鲜军队在库尔斯克地区的军事行动。朝鲜领导人金正恩还亲自到机场迎接阵亡官兵遗体回国,并设宴款待指挥员、官兵代表及部分阵亡官兵遗属。
01 战场画面公开,首次披露作战细节
朝鲜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新闻纪录片,首次披露了朝军进行“海外作战”的具体时间和前线情况。视频显示,朝鲜士兵在库尔斯克地区使用轻武器、呼叫炮火支援或使用火箭炮等装备作战。
画面中,朝鲜军队经历了冰天雪地中的战斗,展示了库尔斯克之战在地理和季节上的特殊性。士兵们使用包括反坦克导弹和多管火箭发射系统(MLRS)在内的武器与对手交战。
无人机战争在视频中占据了显著位置,展示了朝鲜无人机操作员操控FPV巡飞弹,以及乌克兰军车被炸毁的镜头。朝军还设置了防御无人机的设备,如在树上安装通信或无人机干扰装置。
02 宁死不降,朝鲜士兵的极端战斗意志
朝鲜电视台公布的画面中,最令人震撼的是士兵们表现出的极度坚韧的战斗意志。赵哲元少校与11名特种兵在打退敌人6次进攻后,全身重伤、弹药耗尽。
最后他们手拉手高呼“祝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集体自爆殉国,无一人被俘。
41岁的罗南石身中16弹、四肢俱损,仍抱着炸药包扑向乌军碉堡枪眼,与敌同归于尽。31岁的金京右臂被机枪打断,竟用左手连续投出6枚手榴弹,端掉敌方据点,最终血染沙场。
朝鲜公布的阵亡数字仅101人,被俘仅2人。这种极低的被俘率与朝鲜军队“宁死不降”的战斗哲学密切相关。
03 战略考量,朝鲜为何远赴欧洲参战
朝鲜出兵库尔斯克并非一时冲动,而是基于深层的战略计算。2024年8月28日,金正恩下令朝鲜人民军前往俄罗斯库尔斯克地区参战。
金正恩在命令中表示,要将“美国和西方集团对俄罗斯主权的侵害视为对朝鲜国家主权的侵犯”,要求人民军用无畏的勇气和英雄般的战斗精神击退乌克兰武装侵略者,保卫库尔斯克。
通过参战,朝鲜不仅向世界展示了其军事实力和战斗意志,还从俄罗斯获得了必要的资源支持。这种“石油换炮弹”的安排早已不是秘密。
朝鲜军队也借此机会零距离体验北约战术+测试俄制高端装备,获得了宝贵的现代战争经验。
04 战后纪念,金正恩亲自迎接遗体回国
朝鲜为从战场归来的士兵举行了高规格的纪念活动。金正恩亲自到机场迎接阵亡官兵遗体回国。视频画面显示,20具遗体由俄罗斯空军伊尔-76运输机运抵平壤机场。
灵柩上覆盖朝鲜人民军军旗,在军乐队的奏乐中缓缓运下飞机。金正恩全程面色严肃,止不住眨眼,似有落泪。
在平壤举行的“国家授奖仪式”上,金正恩为阵亡官兵遗像挂上了“共和国英雄”称号勋章。朝鲜特战部队司令、人民军陆军上将金永福被授予“共和国英雄”称号。
金正恩在讲话中表达了对阵亡官兵的哀悼和对遗属的歉疚之情:“面对着牺牲的军人遗属,我真不知该如何表达对未能保护好你们托付给我们的宝贵儿子、太年轻的生命的歉疚之感。”
来源:行风帮你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