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提到中国古代的美女,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肯定是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
这三个人各有各的事迹,无一例外都是间接或直接改变了历史。
比如说王昭君,她和匈奴单于的和亲,给汉朝带来了半个世纪的和平。
西施则让吴国夫差为其神魂颠倒,并最终改变了吴国和越国的命运。
貂蝉在董卓和吕布之间搞反间计,并最终改变了三国的命运。
杨贵妃更是让唐玄宗为其神魂颠倒,并最终改变了唐朝的命运。
但我今天要告诉你的是,中国古代还有一位美女,她的事迹比起上面四位要传奇得多。
因为太过传奇,所以很多人第一眼看到都以为是假的。
但实际上,她确实是真实存在,她的名字也在史书当中广为传颂。
她一生出嫁三次,游走于八位男人之间,且“杀三夫一君一子,亡一国一卿”。
因为造成的影响太大,可以说她直接改变了中国古代春秋战国那段历史。
现代教科书之所以很少提到这个名字,是因为上面四大美女,或多或少都有贤名在外,而她则是有名的红颜祸水。
她就是就是以倾国美貌著称的一代妖姬,夏姬,也是与西方海伦并称于世的一代艳后。
夏姬的出身很高,《列女传》里面说她是“郑穆公女”,也就是郑国公主,血统高贵,所以争夺她的人,也未必纯粹是出于好色。
当然,出身的高贵只是为她的传奇生涯增添一点色彩而已,人们也不太感兴趣,人们更加里喜闻乐见的,是她“未嫁而亡二夫”的青春期。
据说夏姬年少时,刚十二三岁,就与同父异母的哥哥公子蛮私通了,不过可能是夏姬天生命硬,不到三年公子蛮就死了。
公子蛮死后,郑穆公给夏姬找了个对象,陈宣公的孙子夏御叔。
15岁那年,夏姬正式出嫁,也是在嫁给夏御叔之后,她才正式有了夏姬的名号。
16岁,夏姬生下了一个儿子,叫夏徵舒,并和夏御叔开开心心的过了很多年。
不过好景不长,没过多久,夏御叔也死了。
史书里没有记载夏御叔死的时候夏姬多大了,但有一点应该是明确的,夏御叔去世时,夏姬还很年轻。
一个带着孩子的寡妇,又生了张“倾国倾城”的脸,结果如何不必多说了吧。
于是就有了这一幕,当时陈国的大夫孔宁和仪行父争相照顾夏姬母子,教夏徵舒射箭读书。
两人都博得了夏姬的欢心,甚至都拿到了夏姬的内衣,并互相炫耀。
不过,后来夏姬冷落了孔宁,更倾向于仪行父,这让孔宁异常的吃醋。
于是,孔宁向陈灵公推荐夏姬的美色。
陈灵公见到了夏姬后,同样神魂颠倒,加入了追求者的行列。
当时,在陈国,陈国国君陈灵公和大夫孔宁、仪行父,三个有头有脸的男人,都放下身段,轮流往夏姬的隐居地跑,然后以得到了夏姬的内衣为荣,在朝堂上公开炫耀。
这一点在史书上是有明确记载的:
灵公与其大夫孔宁、仪行父皆通于夏姬,衷其衣以戏于朝。——《史记·陈杞世家》
再后来,夏姬的儿子夏徵舒慢慢的长到了18岁,而夏姬仍然与这三个男人保持着不清不楚的关系。
有一次,三人聚在一起喝酒吹牛,不知怎么就聊到了夏徵舒的身世上了。
陈灵公指着夏徵舒对孔宁说:“这小子长得像你。”
孔宁反唇相讥:“他更像国君您啊。”
当这三个男人互相调侃,说夏徵舒长得既像你,又像我,不如干脆认个三爹算了的时候,夏徵舒终于忍不了了,他当场拔剑出鞘,砍死了陈灵公。
孔宁和仪行父则侥幸逃脱,跑到了楚国,求楚庄王出兵,惩治夏徵舒。
史书记载称:灵公与二子饮于夏氏。公戏二子曰:“徵舒似汝。”二子曰:“亦似公。”徵舒怒。灵公罢酒出,徵舒伏弩廏门射杀灵公。孔宁、仪行父皆奔楚,灵公太子午奔晋。徵舒自立为陈侯。徵舒,故陈大夫也。夏姬,御叔之妻,舒之母也。——《史记·陈杞世家》
夏徵舒弑君后,彻底把母亲推到了风口浪尖。
愤怒的陈国大夫们不敢讨伐弑君的夏徵舒,反而把账算到夏姬头上:
“都是这女人,迷惑君主,才让国家大乱!”
至于夏徵舒本人,搞死陈灵公后,他自立为陈侯,篡据国位。、
这里要说一点,礼坏乐崩的春秋时代,臣弑君而据其国的事件屡见不鲜,孔子的第二故乡鲁国就发生过。
夏姬和三个男人乱搞,也不过是为这种事找了个由头,君不君臣不臣,矛盾早晚爆发,罪名扣在夏姬头上,在男人们眼里正合适。
当然,夏姬本人也并不无辜,谁让她不守妇道的。
总之,最终史书记载,是夏姬直接导致了陈国亡国。
陈国国君被杀,按理说,这是陈国的内政,可楚国却抓住机会,以“讨伐弑君贼”为名出兵陈国。
楚国本来是“蛮夷”,现在却为了维护周礼身先士卒,比谁都急,其目的不言而喻,当然不会是为了一个红颜祸水,只能是为了土地。
没几个月,陈国就被楚国灭了,夏姬的儿子夏徵舒被车裂,夏姬被大军带走,进献楚王。
此时,夏姬已经快35岁了。
看到夏姬的第一眼,楚庄王同样被迷住了,当场就想把夏姬纳入后宫。
楚国的大臣巫臣立刻劝阻:“您出兵是为了讨伐有罪之人,如果娶了夏姬,就成了为美色出兵,名声太坏了。”
史书记载为:楚之讨陈夏氏也,庄王欲纳夏姬,申公巫臣曰:“不可。君召诸侯,以讨罪也。今纳夏姬,贪其色也。贪色为淫,淫为大罚。——《春秋左氏传.成公二年》
楚庄王不愧是春秋五霸之一,竟然顶住了夏姬美色的诱惑。
当然,也有可能是在楚庄王眼里,王图霸业比一个美人重要多了。
总之最后,楚庄王忍痛放弃了夏姬,转而把夏姬嫁给了刚刚丧妻的楚国大夫连尹襄老。
但是一年之后,楚国和晋国发生战争,连尹襄老在晋楚邲之战中战死了,而他的儿子黑要竟不顾父亲尸骨未寒,直接把夏姬娶过来。
这时候,一直反对别人娶夏姬的巫臣,暴露了野心。
他偷偷给夏姬塞了情书,上面写的是:一定会娶夏姬。
史书将这封情书同样记载了下来:归,吾聘女——《春秋左氏传,成公二年》
夏姬同意了巫臣的请求,而巫臣也展开了自己的计划。
巫臣向楚王提出建议,借助夏姬娘家郑国和晋国的良好关系,以夏姬给亡夫下葬为名义,要回连尹襄老的尸体,而郑襄公也遣使表示自己愿意当这个中间人。
最后三方达成协议,晋国归还连尹襄老的尸体,因路途遥远,在距离较近的郑国由夏姬下葬,而楚国归还被俘的晋人。
就这样,夏姬在出嫁多年后,再一次回到了自己的故乡,郑国。
而在8年后,巫臣又借着着出使齐国的机会,绕道郑国娶了夏姬,然后直接叛逃到晋国。
也就是说,为了娶夏姬,巫臣放弃了自己在楚国的宗族,和多年打拼下的一切,而此时的夏姬已经43岁了。
巫臣叛逃后,楚庄王的后继者楚共王出兵追杀无果,还是让巫臣成功跑到了晋国。
楚共王觉得为了一个女人和晋国开战没有必要,于是把气撒在巫臣的族人身上,灭了巫臣全族。
巫臣得知后,大怒,为了给宗族报仇,给晋国策划两面袭击。
他出使吴国,教吴国人用兵乘车的技术,让吴国成为楚国的死敌,从此楚国陷入“晋扰北、吴袭南”的两线作战,国力大衰。
后来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楚国被灭,楚王被伍子胥开棺戮尸,吴国成了霸主。
随后就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西施出场的时机了,也就是越王勾践将西施献给了吴国,并最终把吴国给灭了。
当然,这是后话,这里就不再叙述了。
我们只需要知道一点就是,因为夏姬这一个女人,楚、晋、吴、越之间连年混战。
最终,陈国被灭,楚国衰败,吴国伐楚,也就是说,不算被西施搞垮的吴国的话,夏姬一个人就直接或间接搞崩了2个国家。
总之,因为不符合后世的价值观,所以后世文人对于夏姬多有辱骂,而夏姬本人也被钉在了历史耻辱柱上。
但无论如何,只要你研究春秋的历史,就不可能避免夏姬的存在。
实际上,夏姬的事迹也7次出现于《左传》之中,5次出现在《史记》之中,《诗经》、《国语》、《列女传》、《谷梁传》中也多有提及。
最后,我们总结一下。
这些故事看起来传奇,一个女人,就这样串联起陈国灭亡,楚国内乱,吴楚争霸的历史大事件。
可仔细想想,陈国灭亡真的是因为夏姬吗?
不过是春秋时代,臣弑君夺位的常见事情。楚庄王灭陈,更加只是想是想扩张领土罢了。
至于巫臣叛逃,本质是楚国权力斗争的结果,当时晋国和楚国是争霸的对手,申公巫臣带着楚国的军事机密叛逃晋国,给了晋国巨大的帮助,自己也荣登高位。
他只不过是用"为夏姬叛逃"这个理由,掩盖了他政治投机的本质。
最后,吴国崛起,那更是春秋末期列国争霸的必然。
为什么夏姬会被钉在“祸水”的耻辱柱上?因为在男权社会里,把各种罪名推给女人,永远是最省事的操作。
春秋时期,周王室衰落,“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成了“自诸侯出”,甚至“自大夫出”,旧的伦理秩序崩塌,新的权力规则还没建立,各国君臣为了争夺权力,无所不用其极。
可他们又需要一个借口来包装自己的野心,夏姬这样的美女,就成了最好的理由,用来解释发生的一切。
陈灵公君臣荒淫无道,他们不说自己败坏纲纪,反而把责任推给夏姬的“魅惑”。
楚庄王灭陈,不说自己贪图土地,只说要“讨伐弑君贼”。
巫臣叛逃,不说自己为了权力,只说自己为了“爱情”。
夏姬在整个事件中,更像是一个被动的棋子,她无法决定自己的婚姻,命运始终被操控,可最后,所有的脏水都泼到了她身上。
《左传》里写“甚美必有甚恶”,就是说“美貌即原罪”,但长得漂亮就有错吗?
自然不是,春秋乱世的本质,是权力格局的重新洗牌。
在这个过程中,道德崩坏,战乱频繁是常态,而“红颜祸水”不过是后人用道德滤镜包装历史的结果。
夏姬的各种祸乱故事,更像是时人或后人编出来给自己的争权夺利行为找一个理由的工具。
人们津津乐道于她的美貌和“克夫”传说,但是,如果没有夏姬,陈国就不会灭亡吗?楚国和晋国的争霸就会停止吗?
答案不言而喻,这不是一个女人能解释的。
来源:艾弥儿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