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20日上午,贵港市新能源电动车产业发展10周年暨第五届(2025年)新能源电动车产业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城区召开。会上回顾了贵港市新能源电动车产业十年发展成果,并介绍了第五届新能源电动车产业发展大会情况。
从2015年
第一辆三轮电动车下线
到如今
爱玛、台铃、绿源、立马、五星钻豹、欧派
6大行业龙头企业入驻投产
贵港新能源电动车产业
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飞跃
贵港成为
中国第四大新能源电动车生产基地
一起聚焦贵港新能源电动车产业发展
十年蝶变之路
↓↓↓
8月20日上午,贵港市新能源电动车产业发展10周年暨第五届(2025年)新能源电动车产业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城区召开。会上回顾了贵港市新能源电动车产业十年发展成果,并介绍了第五届新能源电动车产业发展大会情况。
2015年,贵港市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标准规划建设了中国―东盟新能源电动车生产基地,着重培育新能源电动车产业。十年来,持续推进新能源电动车产业集群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贵港特色的轻工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筑巢引凤,实现产业“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跨越
从2015年第一辆三轮电动车下线,到如今爱玛、台铃、绿源、立马、五星钻豹、欧派等6大行业龙头企业入驻投产。从鑫辰车架、雅达科技等首批配套企业落户,到形成超百家企业的产业集群。目前具备年产500万辆两轮电动车、50万辆三轮电动车及500万台(套)电动车零部件的生产能力。我市新能源电动车产业通过引进一家企业、打造一个集群、发展一个产业,实现了产业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飞跃,贵港成为中国第四大新能源电动车生产基地。2024年实现整车产量283万辆、配件247万套,规模以上总产值52亿元,同比增长12.8%;2025年1-7月再创新高,整车产量289万辆,产值40.18亿元,同比增长68.2%,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极。
精准招商,构建“从短到长”的完整产业链
实行“一把手”招商模式,建立从招商、签约、落地、建设、投产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推动“串珠成链”“聚链成群”。坚持靶向招商,紧盯行业内的链主企业,通过以商招商、精准招商等方式,形成爱玛、绿源、台铃、立马等17家整车企业为引领,100余家配套企业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实现电源控制器、车架、塑件等关键零部件80%本地配套率。同时,广西新能源电动车质检中心、广西电动车行业协会等配套服务平台相继落户贵港,既实现了“园区产品园区检”的便捷服务,又通过协会平台促进了企业间的互学互鉴。我市两轮电动车产业集群先后入选国家级、自治区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以及广西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
内外联动,推动产业影响力“从小变大”
一方面,持续完善中国—东盟新能源电动车生产基地基础设施配套,重点推进园区道路拓宽、电网改造和物流专用通道建设,显著改善了货物运输条件。通过建设标准化厂房,园区整体功能得到全面提升,贵港电动车轻工园提档升级为广西轻工园。企业扎根意愿显著增强,绿源、爱玛、欧派、台铃等整车企业从租用标准厂房转为买地自建生产基地,带动了一批优质配套企业购地建厂。另一方面,积极抢抓“一带一路”倡议和RCEP实施的机遇,深度融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通过连续4年举办新能源电动车产业发展大会、组织企业参加境内外展会等举措,成功搭建国际交流平台,推动“好电车 贵港造”品牌走向世界。目前,基地新能源电动车产品已出口至希腊、泰国、越南、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墨西哥等国家。2025年1-7月,全市电动车及零配件出口额达243.94万元,同比增长124%。
贵港新能源电动车产业经过十年发展,实现了从零起步到百企集聚的跨越。记者从会上获悉,接下来,贵港将重点做好完善产业链条、加强技术研发、打造优质品牌、优化服务保障四个方面工作。
答记者问
在答记者问环节,围绕贵港市新能源电动车产业10年发展成果、第五届新能源电动车产业发展大会、贵港新能源电动车产业在技术创新及智能制造领域创新成果、推动电动车新旧国标顺利过渡等方面展开。
问:贵港市新能源电动车产业历经10年发展,取得了哪些标志性成果?
答:10年来,贵港新能源电动车产业从零起步,已形成完整产业链,成为区域经济重要增长点,主要体现在:
一是产业规模快速扩张。已引进电动车整车及配套企业超100家,具备年产500万辆两轮电动车、50万辆三轮电动车的强大产能。2024年,中国—东盟新能源电动车生产基地年产电动车突破280万台,产值49.83亿元,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二是产业链日趋完善。产品覆盖两轮、三轮整车制造,以及车架、电机、塑件、线束等核心零配件,本地配套率达80%,位居全国前列。广西新能源电动车质检中心的建成,更实现了“园区研发、园区生产、园区检测”的“一站式服务”。
三是品牌与技术双提升。一方面,本土品牌“绿豹”“深豹”“方泰”快速成长。另一方面,成功引进爱玛、绿源等6家行业前十强企业,其中爱玛获评自治区链主型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广西智能制造标杆企业;绿源获评自治区链主型龙头企业、广西智能工厂示范企业,入选2024年广西制造企业100强。爱玛、绿源入围符合电动自行车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建成自治区级以上研发平台12个,主导参与制定新国标行业标准15项,企业在智能续航、轻量化等关键技术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四是市场拓展成效显著。积极开拓东盟、南美、非洲等海外市场,产品畅销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占广西新能源电动车出口量的70%以上,“好电车,贵港造”的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
问:第五届新能源电动车产业发展大会将通过哪些具体举措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相较往届会议,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亮点?
答:第五届(2025年)新能源电动车产业发展大会由中国自行车协会、贵港市人民政府主办,将于8月28日在南宁市举行。
本次大会以“创新驱动智造 开放链接全球”为主题,将汇聚国内外嘉宾、专家学者及行业骨干企业。会议聚焦 RCEP 市场的新格局与新变化,依托中国―东盟新能源电动车生产基地的优势,旨在推动新国标产品市场化,探索电动车产业发展新路径。
大会设置有主题大会、电动自行车新国标产品发布会、与东盟国家新能源电动车产销对接会、电动自行车产品试驾试骑活动等环节。
大会亮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探索产业全球化新思路。主题大会将围绕电动车产业链接全球,邀请国际贸易专家学者、国内外企业代表就电动车产业全球化路径进行交流发言,共商行业走出去新策略、新方案,为行业突破提供思路。二是电动自行车新国标产品亮相。鉴于9月1日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即将实施,大会举办电动自行车新国标产品发布会,特别邀请爱玛、绿源、台铃、立马等头部企业发布新国标产品,现场将集中展示智能网联、车路协同等新技术成果,展现行业新标准下的科技突破与产品升级;三是国际市场产销对接。大会举行国际市场产销对接会,邀请越南、马来西亚、尼日利亚等国的采购商与中国―东盟新能源电动车生产基地的企业开展精准对接,搭建电动车出口平台,助力“好电车 贵港造”品牌拓展海外市场。
通过本次大会,进一步推动新国标产品在东盟市场的认证互认,探索“中国智造+东盟制造”的产业合作新模式,为新能源电动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问:结合大会“创新驱动智造 开放链接全球”主题,贵港新能源电动车产业在技术创新、智能制造领域有哪些具体成果?有哪些代表性项目或突破值得关注?
答:长期以来,我们始终高度关注新能源电动车产业的智能化升级与生态集聚工作,通过创新场景驱动、打造标杆示范、加速生态集聚这三大关键举措,全力推动产业升级,构建更智能、高效、可持续的未来出行生态。
一是生产制造智能化升级。我们积极引入先进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和机器人,借助自动化焊接、装配等工艺,有效降低人工操作误差,显著提升生产效率。同时,运用机器视觉、传感器等人工智能技术,对生产过程中的零部件和整车进行自动检测与质量控制,能及时发现并解决质量问题,切实提高产品质量。比如爱玛、绿源等工厂,采用数控切割、智能焊接、自动喷涂等自动化设备构建高效组装生产线,每条生产线日产电动车可达1000多辆。
二是打造智能工厂标杆示范。企业积极采用 SAP(企业管理解决方案)、MES(制造执行系统)、ERP(企业资源计划)等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生产过程的数字化监控和管理,打造离散型智能工厂,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其中,广西绿源电动车有限公司的“管材加工岛与人工智能”项目,以及广西爱玛车业有限公司的“基于MES系统管控以及数智化设备的协同制造”项目,均成功入选广西“人工智能+制造”典型案例。
三是形成开放协同的产业生态。整车生产企业加强与园区内供应商的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和质量控制,从而更好地把控零部件的质量和成本,保障供应链的稳定。此外,多家企业还与广西大学、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为新能源电动车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和人才保障。
问: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将于9月1日实施,为推动新旧国标顺利过渡,政府部门将采取哪些具体应对措施?
答: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实施细则已经公布,实施时间也确定了,将分生产与销售两个环节分步推进。生产环节自今年9月1日起实施,届时所有生产的电动自行车必须符合新标准;销售环节自今年12月1日起实施,此后市场销售的电动自行车需全部满足新国标要求。
为保障新旧标准顺利过渡,相关部门将从生产、检测认证、流通销售三大环节同步发力。在生产环节,全面切换新国标产品。加强新国标宣贯力度,帮助生产企业精准理解技术规范,鼓励重点企业加快新标车研发进度,有序推进 3C 认证证书办理;依托智能排产系统动态优化产能调配,确保9月1日前100%完成新国标产品生产切换。在检测认证环节,强化本地能力建设。加快广西新能源电动车质检中心能力建设,推动其按技术规范完善检测条件;力争尽快获得电动自行车3C认证资质,强化本地检测认证与生产环节的高效衔接,为企业提供便捷服务。在流通销售环节,消化库存保障惠民。持续推动“以旧换新”惠民政策,鼓励企业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开展促销活动,加速消化库存旧标车,确保旧标准车辆在12月1日前完成平稳退市,避免资源浪费。
记者还从会上了解到,为配合新国标实施及“以旧换新”政策推进,广西电动自行车行业协会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第八届广西新能源汽车电动(三轮)车及零配件博览会暨广西新能源电动车“以旧换新”展销活动,活动已于8月19日启动,持续到8月29日。现场集中展示各大品牌产品,广大市民可前往参与“以旧换新”活动,选购心仪的电动车产品。
此外,在贵港西江工业园中国—东盟新能源电动车生产基地的各品牌工厂门口及各门店也同步开展相关活动,方便大家就近了解选购。
内容来源:原创 港北宣传
▍图片来源:张庆杰 易舟琴 谢海兵 卓芊余 港北宣传
▍采 编:何美凡 实习生梁喆理
▍编 辑:庞丹婷
▍校 对:李禹锫
▍终 审:樊超龙
▍法律顾问:广西君望律师事务所 0775-4251733
▍报料电话:0775-4523503、4523735、4523230
来源:贵港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