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镜头 | 文博会的“10万+”密码:从“请勿触摸”到“全民共享”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24 12:34 3

摘要:第七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现场,长治八义窑红绿彩大摆盘《前程似锦》前围满了观众。令人意外的是,展台前不见“请勿触摸”的冷冰冰提示牌,取而代之的是工作人员热情引导:“您可以凑近看,这些纹样都是我们非遗传承人手工绘制的。”

第七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现场,长治八义窑红绿彩大摆盘《前程似锦》前围满了观众。令人意外的是,展台前不见“请勿触摸”的冷冰冰提示牌,取而代之的是工作人员热情引导:“您可以凑近看,这些纹样都是我们非遗传承人手工绘制的。”

从“请勿触摸”到“欢迎体验”,从专业展会到全民共享,山西文博会七届蜕变,正在解锁文化传播的“10万+”密码。这场文化盛宴不再仅仅是行业内部的交流平台,更成为全民共享的文化嘉年华,让厚重的山西文化从展台上走下来,从历史中走出来,真正走进人们的生活,走进每个人的心里。

参展企业的成长蝶变

在长治八义窑展区,128头高档宴会瓷《繁花似锦》系列惊艳亮相。从餐具、茶具到咖啡具、酒具一应俱全,器型典雅,纹样精美,将山西青铜器纹饰与四季花卉完美结合,令人叹为观止。

“我们多次参展文博会,带来的产品也越来越丰富。”长治八义窑红绿彩陶瓷文化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原小焕告诉记者,最初参展只带了些装饰盘、碗等简单器型,如今不仅产品种类丰富,工艺和审美也实现了跨越式提升。

创烧于北宋景德四年的长治八义窑,因宋金时期率先烧造出红绿彩瓷,被陶瓷界誉为中国彩瓷“鼻祖”,央视《国宝档案》称之为“中国陶瓷史上第一抹彩虹”。为传承这项国家级非遗,八义窑对标国际高端瓷器标准,与中央美院专家合作,让这项民族技艺再现历史光华。

原小焕说,通过连续参加文博会,企业获得了直接的市场反馈,了解了消费者需求,也推动了产品创新。“文博会就像一面镜子,照亮了前行的方向。”

山西文创出圈

本届文博会上,山西文创产品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从供不应求的佛小伴,到吸睛的二十八星宿,从文创雪糕,到盲盒、摆件,从山西博物院的青铜器文创到平遥古城的文创饰品,各式各样的文创产品让人目不暇接。

“没想到山西文创这么有趣!”来自江苏的游客张先生拿着刚买的鸮卣文创毛绒公仔告诉记者:“这个以商代青铜器为原型设计的猫头鹰造型公仔,既保留了文物特色,又增加了可爱元素,让我忍不住想带回家。”

一些文创企业还通过电商平台将产品卖到了海外,让山西文化走向世界。山西博物院展区工作人员表示,近年来山西文创不再局限于简单的复制粘贴,而是更注重提取文化元素进行创意设计:“我们希望通过文创产品,让观众把‘博物馆带回家’,让文物融入日常生活。”

互动体验亲民转型

本届文博会最大的变化之一是互动体验项目大幅增加。在各展区,观众不仅可以观看展览,还能参与制作体验、非遗表演、打卡集章、短剧拍摄等活动,现场气氛热烈。

在晋中展区,一位小朋友正在师傅指导下体验糖画制作;在运城展区,观众排起长队参与木版年画印刷;在太原展区,VR技术让观众“穿越”到北齐壁画中;在临汾展区,观众还能置身短剧拍摄现场,了解流量密码……这种可感可触的体验方式,大大增强了展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展会特意设计了文博会专属盖章本,引导观众到各个展区打卡集章。”文博会组委会工作人员表示,这种方式不仅能分流观众,还能让观众更深入地了解各展区内容,深受年轻人喜爱。

在文博会现场,文化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展示品,而是可感可触的亲身体验。这种转变极大增强了文化的感染力和传播力,吸引群众纷纷走进展场。

来源:黄河新闻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