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几年大家有个明显的感受:随着手机网络的普及,社会治理尤其是反腐这块,越来越贴近老百姓的生活。比如,我们经常会刷到一些热点新闻背后,有不少的贪官被惩处。之所以这些事件中官方快速处置,通报也来的迅速,一定程度上得益于网友的高度关注。
近几年大家有个明显的感受:随着手机网络的普及,社会治理尤其是反腐这块,越来越贴近老百姓的生活。比如,我们经常会刷到一些热点新闻背后,有不少的贪官被惩处。之所以这些事件中官方快速处置,通报也来的迅速,一定程度上得益于网友的高度关注。
那么,这是否说明群众参与的越多,对反腐就越有利呢?如果把全民网上监督也视为“群众运动”一种,那么“群众运动”真的能对反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吗?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先分析下“网络反腐”的特点。
“网络反腐”之所以让我们感觉到快速高效,简单直接,具体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手机网络的普及和各类媒体的发展,从硬件上为新闻的快速传播提供了条件;二是大众对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愈发重视,尤其是在涉及切身利益的问题上,更容易引发关注;三是最重要的一点:“网络反腐”从本质上来说是群众监督的表现,正是由于这种行为是群体性的,是自发性的,所以产生了一种类似于传统“群众运动”的力量,虽然这一切是发生在线上,也让官方不得不快速处置以回应群众的要求。
所以,这也导致不少人产生了更进一步的想法:我们能否把类似网络监督的“群众行为”更进一步,拓展到直接的群众运动呢?如果人人参与,人人反腐,是否就能根治这一问题了?
应该说这种想法的初衷是好的,但在现阶段的我国社会,这样做弊大于利。
首先我国《宪法》规定: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建设的目标是不断发展生产力。而反腐的根本目的,也在于维护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从而消除影响生产力的不利因素。群众运动虽然威力很大,能够激发人人参与的热情,但正因为它太过于能发动群众,如果所有的人都把精力放在了反腐上面,放在了惩治贪官上面,谁又来组织和参与生产呢?就好像几十年前的某个运动一样,当全民都在做一件事的时候,谁又能关注到其他的事呢?
其次,历史已向我们证明:在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之前,群众运动是必须的,而且越激烈越好,越彻底越好,这是因为此时无产阶级的目标是打倒反动阶级,建立自己的政权,而不在于马上提高社会生产力。但一旦这个目标实现,社会主义国家已经建立起来之后,就必须立刻把社会建设的目标转移到发展生产力上来。群众运动受限于大众的身份不同、学历不同、认知不同,必然带有相当大的不可控性,容易对社会秩序造成冲击,不利于社会稳定,也就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所以,目前来看反腐还无法做到与群众运动直接相结合。
但是不是说:网络反腐就一点可取之处都没有呢?
当然不是。
虽然现阶段反腐还无法做到与群众运动相结合,但并不代表人民群众不能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来。就像网络监督一样,正是因为有广大群众的参与,才能引起官方如此大的关注。这也就是说监督比直接参与更有效,只要我们合理合法的参与社会生活,有秩序的推动反腐工作,自然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的。
来源:大事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