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象无界——中国写意精神的传承与创新”戴丕昌师生泰国交流展在格乐大学举办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23 16:23 1

摘要:2025年8月19日14:00,由泰国格乐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写意画院、山东高校美术与设计教育联盟联合主办的“心象无界——中国写意精神的传承与创新”泰国交流展,在格乐大学国际学术会议厅开幕。泰国格乐大学国际艺术学院院长林毓芝博士、著名画家戴丕昌教授、中国山东省

2025年8月19日14:00,由泰国格乐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写意画院、山东高校美术与设计教育联盟联合主办的“心象无界——中国写意精神的传承与创新”泰国交流展,在格乐大学国际学术会议厅开幕。泰国格乐大学国际艺术学院院长林毓芝博士、著名画家戴丕昌教授、中国山东省高校美术与设计教育联盟胡国峰副秘书长,以及戴教授团队中的多位艺术家,格乐大学的教师与在读研究生共同出席了开幕式。本次展览开幕式由国际艺术学院张国琰老师主持。

国际艺术学院院长林毓芝博士

活动伊始,国际艺术学院院长林毓芝博士致欢迎辞。她表示,“写意”二字对泰国而言并不陌生。自素可泰时期,我们的先祖便以“随性而不逾矩”的刀法镌刻兰纳经文。今天,大家把中国宋元以来的笔墨意趣、赵孟頫“书画本来同”的哲思,与泰国热带的光影,恰如一条隐形的丝路,把不同文明的心象连成无界的长卷。林毓芝院长希望大家在展厅里看见的不只是笔墨,更是彼此心灵深处那条自由呼吸的长线——它跨越国别、媒体与时代,指向人类共同的“无界”。

戴丕昌教授做学术报告

开幕式后,戴丕昌教授以《赵孟頫文人画思想与当代中国绘画问题》为题做学术报告。报告从赵孟頫“画贵有古意、书画本来同、师法自然”三大纲领切入,剖析当代中国画面临的“笔墨危机、价值错位与传承断裂”四大症结,并现场展示其九十二岁黄宾虹《黄山汤口图》高清影像,阐释“五笔七墨”的当代意义。戴教授指出:“书法性缺失导致线条无骨,教育功利化使‘诗书画印’四绝成‘残缺一美’。唯有回归书法、回归内美,才能真正完成中国画的现代转型。”

戴教授团队向格乐大学捐赠书画作品

林毓芝院长向戴教授团队颁发捐赠证书及礼品

本次展览分为“古意新声”“书道入画”及“无界创作”三大板块,观众既可看到戴丕昌教授浑厚华滋的山水画,也能体验青年艺术家的当代表达。

学术主持胡国锋老师

学术主持胡国锋老师表示:“展览让‘写意’从技法概念升华为跨文化对话的桥梁。”学术报告结束后,师生共同前往“格乐艺术馆”参观展览。

本次展览共展出五十余件作品,是中国艺术研究院写意画院戴丕昌师生呕心沥血的创作,传统与当代在此不是对立的标签,而是同一条时间之河的上游与下游。

展览现场

(来源:格乐大学国际艺术教育)


画家简介

戴丕昌,号云峰山人,祖籍莱州。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书画创作研修班导师,山东大学品牌与传播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原理事,中国国家画院程大利工作室访问学者。山东省教学名师,山东省优秀教师,山东教育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管理学院艺术学院原院长,现任山东管理学院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山东诗词学会诗书画院副院长。

来源:文化视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