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天听一期节目,一位51岁的女士连线情感博主,讲述自己多年来对婚姻的不满。
昨天听一期节目,一位51岁的女士连线情感博主,讲述自己多年来对婚姻的不满。
结婚二十多年来,不管过什么样的节日,丈夫从来不陪自己过节,也没有任何表示。而身边其他朋友的丈夫,有给妻子送礼物的,有请吃饭的,有去外面玩的。
每过一次节日,都让她对婚姻多一次失望,现在儿子结婚了,她在纠结要不要分开。
让她犹豫的是,丈夫其他方面都好,工资上交,家务活也干,也没有不良习惯。
所以连线情感博主,让他帮自己分析一下。
且不说情感博主如何回复,作为手机旁的倾听者,我认为,这中年女士犯了很多人在婚姻中会犯的一个错误:
就是拿一个模板去套自己的婚姻,
而幸福的婚姻从来没有标准,每个家有每个家的不同,用一个模板去套,每个人都能在婚姻中找到不如意的地方。
这几年看过上百个案例,我发现,退休后婚姻幸福的人,多半有3方面的特质。
01:不对另一半抱有期待
婚姻想要幸福,就要放下对另一个人的期待,这与人品无关,与爱无关。
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一是认知上的差异。
像前面这位女士,她认为过节仪式感很重要,可在她丈夫看来,比起婚姻的其他方面,这一点微不足道,甚至多余。
再相似的两个人,因成长环境不同,对同一件事情的看法也会有大的差异。
二是是本身不具备这方面的能力。
前段时间听一期播客节目,访谈者是一个名人,经常参加大型辩论赛,常获奖。
这位名人说起自己是一个不太会闲聊的人,当别人说一句话时,他常常不知道如何接话,导致正常的闲聊,对他变成一种严重的精神负担。
这在很多人看来不可思议,能在辩论赛中频频获奖,怎么就不会跟人闲聊呢?
我自己这些年也发现,一些在别人看来很正常的事情,有些人就是做不到。
所以婚姻中,不把自己的期望加在另一半身上,不但能减少失望,自己对自己的人生负起责任,还能够减轻另一半的精神压力,让两个人的相处变得自由舒服。
02:让矛盾成为改善关系的契机
任何好的关系,都建立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上。
有人说,好的夫妻从来不发生矛盾,但在我看来,矛盾争吵往往是改善关系的契机。
当双方发生矛盾时,不让情绪控制自己,放下对对错的评判,放下对情绪的宣泄,去耐心倾听对方,才能真正明白对方内心的需求。
一位朋友跟我讲述发生在他们家的一件小事。
有一次,丈夫给家里买了一个餐桌布,回家后兴致勃勃地拿给她看。
她一看,花色也太杂乱了,比起她在外面看到的逊色多了,便随口说:颜色太难看了。
谁知道,刚才还笑容满面的丈夫瞬间沉下脸,生气地说:我平常不管做什么,你都嫌弃。说完拂袖而去。
她没想到自己随口一句话,会让丈夫生这么大的气,这才意识到,他们夫妻经常发生争吵,原来丈夫需要的,是得到她的认可。
明白他的需求后,她开始注意自己的言行,尽量多地认可丈夫对家庭的付出,从那以后,两个人的关系融洽多了。
婚姻中不管发生什么,都不要评判对错,没有什么比和谐的关系更重要。
把每一次发生争吵当作改善关系的契机,不但能够加深理解对方,也等于给自己画了一张爱的地图,知道如何给出对方想要的爱,而不是自认为的爱。
03:在得到前,先付出
很多人在婚姻中会犯一个错误:就是当自己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拒绝先满足对方的需求。
大家都抱着自己的需求不放手,都等着对方先满足自己,导致彼此失望,相看两厌。
真正在感情中占据高位的人,懂得先付出,才收获;先满足对方,再满足自己。
他们的付出,不是无休止的付出,而是设置一个可以承受的底线。
如果对方能理解到自己的心意,给予正向回馈,婚姻关系就能走向良性循环;当付出被对方视为理所当然,超出底线时,会毫不犹豫地结束付出。
比起索取者,他们在婚姻中占据主导地位,知进退,懂分寸。
因为在他们看来,先付出,不是示弱,不是讨好,而是在爱的基础上,一个有效解决问题的办法。
对于以上三点,你认同吗?
来源:情感大师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