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到了2024年,上海一位爸爸正抱着怀里还只是几个月的小宝贝,忽然脑海里冒出一个让他连饭都吃不下去的担忧:
不少新手爸妈常说:“当了父母才知道,做父母的这条路真是不简单。”
没做过父母的人,永远体会不到对子女的那份爱到底有多深、多实在。
到了2024年,上海一位爸爸正抱着怀里还只是几个月的小宝贝,忽然脑海里冒出一个让他连饭都吃不下去的担忧:
孩子一旦长大了,是不是会突然问我:“哎呀,我们到底是哪儿的?老家的地方在哪啊?”
高中那会儿,薄一鸣(化名)突然知道自己是被父母领养的,竟然没啥特别激动的反应。这么多年过去了,也从未萌生过想找亲生父母的念头。
可他在女儿出生满一年的时候,想找亲人的心意越来越强烈,最终跑到上海公安局采血寻亲去了。
意外知道真实身世
上了高中以后,薄一鸣成绩还算不错,可他在班里就是那位调皮捣蛋的主,经常让老师伤脑筋。
眼看高考快到头了,要是能静下心来专心学习,考个好大学的几率还是挺大的。
一天,老师把薄一鸣的父母叫到学校里聊了一下:
您好,薄先生,这次找您过来主要是想跟您聊聊薄一鸣同学在学校的表现。
薄一鸣的父亲知道老师叫他过来,大概是孩子又出了点事,就忍不住问了一句:
老师,他是成绩掉了还是惹事了?
别担心啊,这事儿其实不算啥大问题,就是这孩子太调皮了,已经是高中生了,可还老是在课堂上跟同学闹着玩。成绩方面他还保持得挺好,但其他学生呢,多少受点影响。
他有时候确实做错了事,老师您要是觉得需要教育他,尽管教导我理解,可他有时确实不太听话,我也挺烦心的。
薄父说完之后,害羞地低了低头。
孩子这么活泼,说明脑子挺灵光的,这点挺好的。不过高考对他们来说可是关键时刻,作为老师我还是希望薄一鸣能考上一所不错的大学,所以才特意叫您过来,想了解一下这孩子从小是不是就挺调皮。
老师,说实话,薄一鸣其实是我从福利院领养的,领养的时候他已经挺大了,所以我也不太知道他小时候是不是就这个样子。不过他来到我家之后,表现得挺活泼的,脑子也挺灵光的。
父亲和老师的对话,一字不差地落入躲在角落里的薄一鸣耳中,他花了许久才慢慢接受这个关于自己身世的真相。
他打算搞明白养父母为什么要领养自己,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
爸,那天您跟老师的那次聊天我都听到了,关于我的出身也是的。
既然你都知道了,那我就跟你说实话吧。我和你妈妈在领养你之前曾经有过一个孩子,可惜早早夭折了,之后我们就决定去福利院领养一个孩子,把他当成自己亲生的一样照料。
在1997年,薄一鸣的养父母搬到了上海的一家福利院。
一看见薄一鸣,夫妻俩就一下子喜欢上这个孩子。
听说那对叔叔阿姨要把他接回家,六岁的薄一鸣也没有怎么抵抗。
办完认可的领养手续之后,薄一鸣就跟着养父母一块儿回了家。
日子一天天过去,养父母对薄一鸣照顾得特别细心,无论是生活方面还是学习方面,都费尽心思。
在养父母的关怀养育下,薄一鸣慢慢健康成长,也渐渐把在福利院度过的那段往事淡出了脑海,真心实意地融入了这个家。
在他心里和心底,父母就像是他最坚固的依靠。
这份就是当年福利院的档案,你是被好心人送到那里的。不清楚的是,是你的亲生父母放弃了你,还是你和父母走散了,没人知道具体情况。
薄一鸣还是学生的时候,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之后,没有再坚持要去找亲生父母,只是把之前的调皮劲儿改掉了,专心致志地学习,最终凭借优异的成绩被一所著名的高校录取。
女儿出生的感悟
毕业以后,薄一鸣顺顺利利地成家立业,找到了一份挺不错的工作,还有个贤惠的老婆和可爱的女儿伴着他。
女儿的出生带给他成为父亲的幸福感,有时候也会不由自主地想到自己的身世。
假如我的孩子不见了,除了心里紧张、手足无措,估计我还会整个人都快崩溃了。
望着女儿那稚嫩的小脸,薄一鸣心里不由得萌生了想要寻找亲生父母的念头。
可是又一想,也许他们根本就是不想要我,才会把我丢弃掉的吧。
薄一鸣的老婆很清楚,自从丈夫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以后,想要找亲人的心情越发强烈,但她也常常会陷入一种矛盾的心境,感到有点儿失落和惆怅。
他们那会儿到底是抛弃你,还是不小心和你走失了?找到他们之后弄清楚不就行了吗,这样你心里的石头才能真正放下。懂得体谅的老婆让薄一鸣那有些乱的心情平静了下来。
可是,这事说起来真复杂,还得看情况。
别再犹豫了,你都35岁了,爸妈也不年轻,要是再拖拖拉拉,可能会后悔一辈子。
薄一鸣的养父母也都挺赞成他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觉得这是他该做的事。
现在你已经有本事了,孩子也一天天长大,迟早会问起自己的出身,你可别骗她哦。
你也当过父亲,应该能理解失去孩子那份心碎,和孩子分开,就像割肉挖骨一样疼得难受,心里难过得不行,可还是得逼着自己坚持走下去,只有这样才能有希望再次找到孩子。
养父母的话语拨开了薄一鸣心中的犹豫,为了自己,也为了女儿,他果断地走向了公安局。
2025年5月28日,35岁的薄一鸣到上海公安局进行采血入库。
我想靠采血入库的办法找回我的亲生爸妈。
虽然咱们国家的DNA比对技术现在已经挺先进了,但要是薄一鸣的亲生爸妈没把血样录到血样库里,那他想找到爸妈的可能性也就很低啦。
抱着能找到亲人的希望,薄一鸣的日子还是照常过着,一点也没停歇。
公安局拿到薄一鸣的血样后,按照他登记的身份信息去查对匹配血样。
2025年6月3日,经过三联体比对确认,薄一鸣和2017年采集血样的李先生夫妇存在血缘关系。
不过,刑侦队的侦查人员还是进行了更深入的核实,确保比对的结果百分百可靠。
他们通过走访查实薄一鸣的出生背景,梳理他的成长经过,同时还对是否涉及拐卖等问题进行了排查,仔细核对他的人生经历,看有没有跟李先生的儿子重合的地方。
后来在福利院的登记资料里发现,薄一鸣是在1994年9月1日由44岁的陈女士送到那里的。
差不多是在1994年8月底,陈女士在上海火车站铁道旁看到一个浑身脏兮兮的男孩,那会儿他正一个人蹲在地上哭个不停。
心地善良的陈女士在周围转了一圈,找不到孩子的家长,就把他带回了自己家,帮他洗洗净净,还做了好吃的饭菜让他吃。
但不管她怎么打听,小男孩始终说不清楚自己父母是谁,住在哪儿。
就这样照料了那个小孩一周,陈女士便带着他去了福利院,盼望那里能好好照顾他。
从那以后,福利院就变成了小男孩的落脚之地。
在这里待了两年之后,他终于被领养,成为了薄一鸣。
31年后认亲成功
2025年6月某天,李先生接到上海公安局的电话,得知他们已经找到他的亲生儿子了。
挂了电话后,李先生用颤抖的手把这个喜讯告诉了老婆,等反应过来,两人相拥着哭成一团。
这过去的31年,他们一直都沉浸在后悔和自责中,日子里点点滴滴的往事不断在脑海里浮现。
1994年,安徽的李先生夫妻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迁徙到上海,打算在这里开启他们的沪漂生活。
可能是水土不服吧,李家在上海待了两个月,小儿子总是生病,没个停。
李先生因为工作忙不过来,又得照顾孩子,只能请母亲把大儿子带回老家生活,他自己和老婆一边打工,一边把小儿子带在身边照料。
李先生一做出决定,就给祖孙俩买了火车票,自己还提着大包小包,把他们送到上海火车站。
因为火车要在深夜十二点出发,为赶上最后一班轮渡回家,李先生把祖孙俩送到候车室后,就匆匆离开了。
快到开车的时间了,李先生的妈拉着行李,打算陪着孙子小北去检票上车。
这会儿,小北说想吃个苹果,奶奶担心赶不上火车,就跟孙子商量起来:
咱们上了车再吃苹果吧。
真没想到平时挺懂事又听话的小北居然开始闹腾了:
别嘛,我就是想现在吃个苹果。
不管奶奶怎么苦口婆心地劝,小北还是硬着头皮不理会,没办法,奶奶只得从包里拿出一个苹果,塞到他手里。
没想到拿到苹果的小北,竟然转身一溜烟就跑开了。
火车站里人流如潮,奶奶一看到孙子跑了,赶紧背起包,跟着他跑的方向追去,可是怎么找也找不到孙子的影子。
那会通讯不太方便,奶奶从深夜开始在火车站周围找,一直到天亮都没找到孙子,最后只好凭记忆回到住在三林渡口的儿子家。
奶奶一路走来,不会认字也不会讲普通话,边走边用手势问路人,费了三天才终于找到儿子在渡口垃圾站旁的家。
妈,您这是咋啦?怎么变成这样子的?
李先生的妈一看到儿子,想说点啥还没来得及开口,就自己晕过去了。
原先,她为了赶快把孙子儿子走失的事告诉他们,焦急得三天三夜没吃没喝,拼命往前走,直到母子相见那一刻,实在扛不住体力耗尽,晕倒了。
听说儿子丢了,李先生和老婆赶紧叫上几位亲戚,直奔火车站附近去找人。
几天过去了,孩子的消息还是没个一丁点儿的线索。

人一急起来就容易犯糊涂,李先生一夫一妻找不到大儿子小北,竟一时也不知道得赶紧报警,还是求助别的办法。
李先生一旦稍微平静下来,通过上海广播电台播报了寻人启事,可惜那会儿已经错过了黄金找人的时间段,他一家再也没能找到大儿子的线索。
从那以后,李先生一边打理废品回收的生意,一边在上海的大街小巷不断寻找大儿子的踪影。
这些年,夫妻俩一直为找大儿子小北这事儿挂着心头的结。
只要有点像的线索,他们就立马过去核实一番。
失望了又一次,他们的亲戚则告诉他们:
现在有个挺厉害的找人技术,用采血对比一下,就能帮你找到亲人。你们不妨去公安局登记一下试试。

2017年,李先生和老婆在失去儿子23年之后,走进上海静安区公安局,提出采血认亲的申请。
公安局刑侦人员听了他们的故事,心里挺难过的,总是惦记着这事。平时办拐卖案件的时候,也会特别注意看看有没有跟李先生的情况有关联。
在大家刑侦队员的共同努力之下,最终帮李先生找回了失散多年的儿子小北。
2025年6月18日下午2点左右,李先生夫妇在公安局会议室等了好一会儿,心情既紧张又忐忑,既觉得激动又有点害怕。
当门口传来逐渐逼近的脚步声时,李先生的老婆急得站了起来,被旁边的老公拉住手臂,轻声安慰道:
别慌,别把孩子吓着了。

血缘关系就像一种神奇的激素,等他们时隔31年再度相见时,不用多说就知道面前的就是自己的亲人。
爸、妈。
当看到自己的亲生父母那一刻,薄一鸣心里的误会——一直以为他们不要自己、抛弃自己的想法,终于都烟消云散了。
终于找到你了,孩子。
李先生夫妇忍不住走过去,把儿子紧紧抱在怀里。

他走失的时候还是个瘦弱的小孩,重逢时已变成了有责任心的爸爸。
一旦误会澄清,薄一鸣忍不住为父母这些年来东奔西跑找人的辛苦感到心疼。
他也毫不掩饰地跟父母说,是女儿的出生和成长让他下定决心去采血寻亲的。
做了父母之后才能真正体会,没有哪个家长愿意舍得离开自己的孩子。如果我能早一点明白这个道理,我们或许还能早点见面。
李先生夫妇看着眼眶泛红的儿子,轻声对他劝慰道:
一切都过去了,只要咱们一家团聚就挺好。

曾经,他们夫妻俩担心儿子会被拐走遭受辛苦,没想到儿子失踪的那一刻就被热心人发现,还被送到福利院照料。
更让人感动的是,领养他的薄先生夫妇把孩子当成亲生的那样悉心抚养,还全力支持他去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
真心感谢你们,没有你们的话,我都不敢想象这个孩子会变成怎样。遇到你们这样充满爱心、又懂得责任的父母,真是孩子的幸运。
虽说以前遇到的事情不太顺,但大部分人在社会上还是挺善良的。

这些好心人分布在各个地方,一旦看到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马上就会赶过去,伸出援手。
只要心里有希望,社会就会变得明亮起来。
幸亏薄一鸣相信亲情,也积极寻求帮忙找家人,公安机关的干部们也都把找孩子当成自己的责任认真去做,才让越来越多的走失孩子终于和家人团聚。
来源:运筹帷幄西柚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