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考第三天清晨,江西上饶某考场外,少年李佳晨从口袋里取出一张照片,仔细贴在左胸口的校服上。那是一张没有文字的黑白肖像他母亲的遗照。“想让妈妈离心脏近一点,让她感受陪着我考试。”他向监考老师轻声解释时,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照片边缘。这张被特批带入考场的照片,随着他
高考第三天清晨,江西上饶某考场外,少年李佳晨从口袋里取出一张照片,仔细贴在左胸口的校服上。那是一张没有文字的黑白肖像他母亲的遗照。“想让妈妈离心脏近一点,让她感受陪着我考试。”他向监考老师轻声解释时,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照片边缘。这张被特批带入考场的照片,随着他完成了三天的答卷 。
最后一门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李佳晨没有和同学相约聚餐。他捧起一束提前备好的白菊,径直走向城郊墓园。蹲在母亲的墓碑前,少年单薄的脊背挺得笔直:“您的儿子长大了,以后不管多难,我都会把这个家撑下去。”风卷起他汗湿的校服衣角,墓碑照片上的女子温柔注视着他,仿佛能听见青石板上掷地有声的承诺 。
这份承诺的重量,始于三年前医院消毒水弥漫的走廊。15岁的李佳晨攥着母亲胆管癌晚期的诊断书,看着父亲卖掉了家里的车,花光积蓄带母亲奔赴北京301医院。六七次化疗让曾经丰腴的母亲瘦脱了形,最终还是在2022年深秋永远合上了眼睛 。葬礼后父亲发现,儿子把母亲常系的碎花围裙叠得方正,收进了自己衣柜最底层。“这孩子从没哭闹过,可半夜总听见他房间有翻相册的窸窣声。”父亲李先生说起这些时,喉头仍会不自觉地滚动 。
高三开学前夜,李佳晨把母亲的工作证照片塞进书包夹层。父亲看到后红了眼眶:“怕他触景伤情,这两年清明都没敢带他去扫墓。”但少年有自己的坚持:“妈总说知识改变命运,我得带着她见证我的人生转折点。”高考那三天,照片紧贴心口的校服被汗水浸透又晾干,留下淡淡的印痕 。
八月上旬的邮递员按响门铃时,李佳晨正在厨房煮父亲的中药。江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的录取通知书躺在快递盒里,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字样让他眼睛发亮这是母亲病中陪他看过无数航天纪录片后悄悄种下的梦想 。没有欢呼雀跃,他仔细抚平通知书的折角,骑着自行车奔向墓园。
青苔微凉的墓碑前,少年蹲成三年前同样的姿势。这次他展开印着校徽的通知书,指尖划过“江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的凸印字体:“妈,您没见过大学录取通知书吧?我现在是准大学生了。”风掠过墓园的松林,沙沙声像极了母亲当年的叮咛。他对着照片笑起来,泪珠却砸在校徽烫金图案上,洇开一小片模糊的金色 。
这个选择背后藏着更深的牵绊。其实有江苏、湖南的高校向他抛出特招橄榄枝,但少年全部婉拒。“去外省读书,清明冬至就赶不回来扫墓了。”他摩挲着通知书封皮对父亲解释。最终选定的学校离家仅两小时车程,无人机专业课程表旁,他特意用红笔圈出所有节假日 。
母亲临终前最常念叨的嘱咐,被李佳晨抄在日记本扉页:“要做对社会有用的人。”如今在县城奶茶店打工的他,每天清洗完封口机总要多检查一遍电源。店长发现这孩子给外送订单分类时,会把医院学校的订单单独排在前面。“母亲治病时受过很多人帮助。”他擦拭着工作台解释,水痕倒映出墙上“优秀员工”栏里才贴两周的照片 。
九月的开学行李早已收拾停当。箱底压着母亲手织的米色毛衣,旁边是崭新的无人机原理教材。父亲偷偷在夹层塞了张全家福,照片上化疗掉光头发的母亲,搂着穿初中校服的儿子笑得很甜 。
来源:雨林中猎奇诸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