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丨《战时八省旅行记 川陕豫鄂游志》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17 00:00 2

摘要:一名普通知识分子,从炮火连天的上海孤岛启程,辗转八省千里流亡。目睹了怎样的惨烈景象,才写下“血债必须血偿”的呐喊?这是一部用脚步丈量国殇的血泪战地实录。

一名普通知识分子,从炮火连天的上海孤岛启程,辗转八省千里流亡。目睹了怎样的惨烈景象,才写下“血债必须血偿”的呐喊?这是一部用脚步丈量国殇的血泪战地实录。

一位报人作家,随考察团深入腹地,触摸战火下古老文明的脉搏与温度。在文明的伤痕与日常的坚韧之间,读懂了怎样的民族根性?这是一次在战火边缘探寻文化命脉的隽永笔记。

在战火纷飞的抗战岁月,旅程不再是诗意的远行,而是刻骨铭心的历史证言。这不仅是对山河旧影的追忆,更是对一个民族在至暗时刻迸发出的生存意志、文化韧性与人性微光的深刻映照。

翻开本书,直面那些被战火淬炼过的目光,寻找属于一个时代的答案。

清音、喻血轮 著

郭志刚 整理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5年8月

《战时八省旅行记》及《川陕豫鄂游志》为抗战时期的两本游历记录。

《战时八省旅行记》详细描述了作者抗战时期从上海出发,途经无锡、常州、镇江至武汉,后南下香港、两广再返沪的艰难旅程,同时记录了其在各地的所见所感,包括城市受损、民众生活、战时社会问题等,还记录了战时的教育、文化活动和经济状况,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勾勒出抗战烽火下的社会图景。

《川陕豫鄂游志》是喻血轮于民国三十年(1941年)秋季随方子樵先生一行,从重庆出发,历经四个月穿越陕豫鄂皖等地的旅行记。以日记形式详述沿途古迹名胜、社会状况及战时影响。旅行见闻反映了当时中国部分地区的生活现状与地域文化特色,同时展现了作者的爱国情怀和对民族命运的深思。

作者简介

清音:民国知识分子,生平已不可考。淞沪会战爆发前,任职于上海某文化机构。战火蔓延之际,随所在机构重要物资内迁武汉,后辗转各地,于流徙途中写下珍贵纪实《战时八省旅行记》。

喻血轮(1892-1967),湖北黄梅人,民国著名报人、鸳鸯蝴蝶派作家。出身于文学仕宦世家,为性灵派诗人喻文鏊再玄孙。早年参加辛亥革命学生军,后任《汉口中西报》《四民报》《京报》《湖北中山日报》主笔、编辑主任、总编辑等职。自号绮情楼主、皓首匹夫,文笔隽永犀利。著有《川陕豫鄂游志》《林黛玉日记》《芸兰泪史》《悲红悼翠录》《西厢记演义》《忆梅庵杂记》《绮情楼杂记》等。

来源:民族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