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究竟有多牛?开局一破碗,白手起家,建立大明王朝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16 22:45 2

摘要:此时,这双眼睛的主人不会想到,三十五年后,他将坐在紫禁城的龙椅上,接受万邦来朝。

深秋的濠州,寒风刺骨。

一个衣衫褴褛的年轻和尚,蜷缩在破庙角落,腹中空空如也。

门外野狗龇着牙,盯着他手中半块发霉的干饼。

十七岁的朱重八,握紧唯一的食物,眼中闪过狼一般的凶光。

此时,这双眼睛的主人不会想到,三十五年后,他将坐在紫禁城的龙椅上,接受万邦来朝。

1328年的濠州钟离,朱家土屋里降生的男婴,连个正经名字都没有。

父亲按辈分给他取名"重八",意思就是"朱老八"。

朱家祖上三代都是"流民",连固定耕地都没有,全靠给地主种田过活。

史书记载得明白:"先世故微甚"。

童年的记忆里没有温饱二字,给地主刘德放牛时,饿得发昏的小重八,竟和伙伴们宰了头小牛烤来吃。

当刘德挥着鞭子追来时,他们急中生智把牛尾巴塞进石缝,谎称牛钻进了山里。

这个充满孩子气的谎言,终究救不了他饥肠辘辘的肚皮。

十六岁那年,蝗灾与瘟疫席卷淮西。短短半个月内,父母兄长相继离世。

朱家连块坟地都没有,邻居刘继祖实在看不过眼,施舍了块山坡荒地。

暴雨倾盆的夜里,少年用草席裹着亲人遗体,深一脚浅一脚地往乱葬岗走。

雨水混着泪水流进嘴里,咸得发苦。

皇觉寺的和尚收留了他,可寺里同样断粮。住持把仅有的干粮分给徒弟们,挥挥手:"各自逃命去吧。"

十七岁的朱元璋挂着破钵,踏上了乞食之路。

整整三年,他像野狗般流浪在淮西大地上。

史载他"突朝烟而急进,暮投古寺以趋跄",白天追着炊烟讨饭,夜里蜷缩在破庙避寒。

野狗为争食追咬他,恶僧放狗驱赶他,这些场景后来都化作他龙袍上的暗纹。

1352年,濠州城被元军团团围困。

城里的义军内斗正酣,守将郭子兴与孙德崖拔刀相向。

此时,衣衫褴褛的朱元璋来到城下。守军见这个丑陋的流浪汉要投军,差点把他当奸细处死。

刀架在脖子上时,郭子兴恰好骑马经过。也许是那双鹰隼般的眼睛让他心动,这位义军首领留下了这个乞丐。

在军营里,朱元璋终于吃上了饱饭。他作战时不要命地冲在最前,得了赏赐全部分给弟兄。

郭子兴将养女马氏许配给他时,这个二十五岁的汉子,才拥有了人生第一个正式名字——朱元璋。

"璋"是玉器,"元"指元朝,这名字暗含"诛灭元朝的利器"之意。曾经的朱重八,此刻才真正有了身份。

命运似乎开始垂青他,但岳父的猜忌随即而来,朱元璋被关进地牢断食。

马氏将滚烫的烙饼贴身藏着送去,胸口烫出焦痕。

被释放后他主动请缨带兵南下,只求远离权力漩涡。

当郭子兴在濠州内斗中耗尽气力时,朱元璋已在滁州建立起自己的根据地。

在中国大一统王朝的开国之君中,刘邦常被拿来与朱元璋并称"布衣天子"。

但刘邦好歹当过泗水亭长,管着十里地的治安赋税,相当于乡镇派出所所长。

西晋司马炎、隋朝杨坚、唐朝李渊,哪个不是门阀世家出身?

五代十国时期的后梁太祖朱温,确实出身贫苦。但他父亲好歹是乡村教师,自己也在大户人家当过佣工。

后唐庄宗李存勖是沙陀贵族,宋太祖赵匡胤将门之后。元世祖忽必烈更不必说,黄金家族的血统注定不凡。

真正接近朱元璋境遇的,是南朝刘宋开国皇帝刘裕。

史载刘裕"家本寒微,住在京口,以卖履为业"。

他年轻时靠砍柴、种地、打渔、卖草鞋糊口,还因欠赌债被绑在拴马桩上示众。

但刘裕毕竟生在晋朝相对安定的江南,而朱元璋成长于元末地狱般的淮北灾区。

可以说古代帝王,朱元璋起点最低。

1398年的南京城闷热异常,七十一岁的朱元璋躺在龙床上。

窗外蝉鸣聒噪,恍惚间他听见了皇觉寺的晨钟。

这个当过乞丐的皇帝,临终前颁布了最后一道圣旨:"丧祭仪物,毋用金玉。"

凤阳明皇陵的神道旁,立着他亲撰的《御制皇陵碑》。

碑文没有歌功颂德,反而泣血记述:"殡无棺椁,被体恶裳,浮掩三尺,奠何肴浆!"

这是中国帝王陵前最独特的自白,即便黄袍加身三十年,他依然清晰记得草席裹尸的寒凉。

来源:古今多少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