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9 年,75 岁的宗庆后在央视镜头前举着块芯片,笑得像个孩子:"我们中国人要自己搞芯片,娃哈哈不光要让大家喝上放心水,还要用上放心芯片!" 当年 11 月,浙江宏振智能芯片有限公司高调成立,注册资本 1000 万,宗庆后亲自挂帅董事长。
对于父亲生前无比重视的芯片公司,宗馥莉在做出了一系列市场考察后,直接就把这家公司给注册掉了。
她的这种行为也让曾经那些本就对她有着很大意见的员工,更加不满了,认为她这样做完全就是为了报复父亲宗庆后。
这些员工都知道之前宗庆后为了能够把这家芯片公司壮大起来,花了多少的努力,难道他的努力就全都被女儿给一手毁掉了吗?
如果说宗馥莉真的想要打破这一些质疑,她最应该要做的事情就是站出来正面去回应。
从注销父亲视为心血的芯片公司,到硬刚突然冒出来的私生子女,这个留过洋、敢说敢干的 "饮料公主",正把这家老牌企业搅得天翻地覆。
敢砸老爹的 "宝贝疙瘩"
宗庆后要是泉下有知,怕是得气得坐起来。
2019 年,75 岁的宗庆后在央视镜头前举着块芯片,笑得像个孩子:"我们中国人要自己搞芯片,娃哈哈不光要让大家喝上放心水,还要用上放心芯片!" 当年 11 月,浙江宏振智能芯片有限公司高调成立,注册资本 1000 万,宗庆后亲自挂帅董事长。
那会儿宗馥莉就泼过冷水:"爸,芯片不是饮料,砸钱未必能砸出成果。" 老爷子把脸一沉:"你懂什么?这是实业报国!" 父女俩为此吵了好几架,最后宗庆后拍板:"公司我来管,不用你插手。"
没想到六年后,这话成了谶语。宏振芯片除了第一年拿了个无关痛痒的专利,剩下的日子全靠娃哈哈输血活着。宗馥莉接管后翻账本,发现光是 2024 年就往里面填了 3200 万,相当于卖 1.6 亿瓶营养快线的利润。
"连光刻机的一条螺丝都买不起,还想搞芯片?" 宗馥莉在管理层会议上扔出审计报告,"研发部那几个所谓的 ' 专家 ',拿着月薪 8 万,天天在外面接私活。上礼拜我去厂里看,实验室的设备都落灰了。"
注销公司的消息传出去,老员工炸开了锅。在娃哈哈干了 30 年的生产总监老王找到宗馥莉办公室,往桌上摔了个搪瓷杯 —— 那是 1992 年宗庆后亲手发的纪念品:"大小姐,你这是要把老宗总的心血全毁了!当年他为了搞这个项目,带病去深圳见供应商,回来就住进了医院!"
宗馥莉给老王倒了杯茶,语气软了些:"王叔,我知道你们感情深。但爸走了,我得对 3 万员工负责。现在超市货架上,我们的饮料被元气森林、农夫山泉挤得快没地方了,再不想办法回血,明年可能发不出工资。"
她没说的是,注销宏振的背后,还有更现实的考量。审计时发现,这家公司的采购合同里藏着不少猫腻,有几笔付给 "设备供应商" 的钱,最终流向了宗庆后某个远房亲戚的账户。清理门户,得从最痛的地方下手。
7 月 28 日,工商系统显示宏振芯片正式注销。那天晚上,宗馥莉在父亲的遗像前放了瓶营养快线,轻声说:"爸,对不起,但我必须这么做。"
西安砸十亿,赌一把青春
砍断过去的同时,宗馥莉正悄悄布局未来。
8 月初,有西安网友拍到,长安区的一块工业用地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围挡上没挂招牌,但工程车身上的 "娃哈哈" 标志藏不住。知情人透露,这是宗馥莉砸了十亿搞的新基地,9 月就要正式开工。
"这次不搞 AD 钙奶,要做年轻人爱喝的东西。" 宗馥莉在内部会议上放出狠话。新公司的产品线早就定好了:高端果汁主打 NFC(非浓缩还原),用陕西的苹果、猕猴桃做原料;即饮茶饮瞄准低糖市场,配方里加了茯茶成分,专门针对 Z 世代。
这个决策同样引发争议。销售总监提出反对:"大小姐,我们的优势在三四线城市,高端市场根本没人认。去年推出的高端矿泉水,一箱都没卖出去多少。"
宗馥莉直接扔出一份调研报告:"你看看现在 00 后逛超市都买什么?他们宁愿花 15 块买瓶奈雪的茶,也不喝我们 3 块 5 的冰红茶。再守着老一套,五年后连县城超市都进不去。"
她的底气来自亲自调研。过去三个月,宗馥莉跑了 20 多个城市的大学城,发现学生们对娃哈哈的印象还停留在 "小时候喝的 AD 钙奶"。有次在上海外国语大学的便利店,她听见两个女生聊天:"娃哈哈?是不是快倒闭了?" 这话像针一样扎在她心上。
新基地的规划里,藏着不少 "反娃哈哈" 的操作。生产线用的是德国进口设备,能实现小批量多品种生产,不像老工厂那样一开机就要灌十万瓶;研发团队里一半是 90 后,有几个还是从喜茶、茶颜悦色挖来的;连包装设计都交给了网红工作室,瓶身上印着 "人生苦短,还好有甜" 这样的网感文案。
"这哪是做饮料,简直是在玩票!" 有老经销商打电话给宗馥莉的助理抱怨。他们更习惯的是宗庆后时代的模式:开订货会、压货、返点,简单直接。
但宗馥莉铁了心要改。她砍掉了 37 家年销量不足 300 万的经销商,把他们的区域分给大经销商。有个跟了宗庆后 20 年的经销商找到她,哭着说:"大小姐,我儿子上学的钱全靠这生意,你不能说砍就砍啊!"
宗馥莉给他算了笔账:"你去年卖了 280 万,仓库租金就花了 40 万,员工工资 36 万,其实一直在赔钱。跟着大经销商做配送,至少能保本。" 她还私下让人给这个经销商介绍了个给新基地送原料的活儿,算是留了条后路。
西安的工地上,"倒计时 180 天" 的牌子格外醒目。宗馥莉赌的不仅是十亿资金,更是娃哈哈能否抓住最后一次年轻化的机会。
硬刚私生子,家里的仗更难打
比起公司里的改革,家里的烂摊子更让宗馥莉头疼。
8 月中旬,一段录音突然在网上流传。音频里的男声自称是宗庆后的私生子:"我爸临终前跟我说,仓库里那些老批次的营养快线,让我低价处理了,钱算我自己的......" 紧接着,又冒出来两个自称 "宗家血脉" 的人,要求分割遗产。
这事儿像颗炸弹,把娃哈哈的股价炸得跌了 3%。宗馥莉正在西安考察工地,接到律师电话时,指甲深深掐进了掌心。
她太清楚这些人的底细了。那个发录音的男人姓周,母亲曾是宗庆后公司的文员。2010 年前后,宗庆后给过他们母子一笔钱,本以为早就了断。没想到父亲刚走,他们就带着所谓的 "录音证据" 找上门来。
"想分遗产?先拿 DNA 报告来。" 宗馥莉在电话里给律师下死命令,"别跟他们废话,直接走法律程序。"
但对方显然有备而来。几天后,有人在网上晒出宗庆后和一个陌生女子的合影,配文说 "宗老晚年生活揭秘"。虽然照片模糊不清,但足以引发猜测。更阴的是,他们开始联系那些被砍掉的经销商,许诺 "只要帮忙作证,以后还让你们做娃哈哈的生意"。
宗馥莉没按套路出牌。她没开记者会哭诉,也没让公关团队删帖,而是让律师直接向法院申请了行为禁令,禁止这几人再以 "宗庆后子女" 的名义发声。同时,她放出了父亲生前做的信托安排 —— 早在 2018 年,宗庆后就把大部分股权放进了家族信托,受益人只有宗馥莉一个人。
"这是爸早就做好的安排。" 宗馥莉在董事会上展示信托文件时,声音有些发抖,但眼神很坚定,"他知道身后会有麻烦,早就留了后手。"
老员工们这才明白,为什么宗馥莉面对 "不孝" 的骂声能如此淡定。她不是不难过,只是把情绪藏在了后面。有次深夜加班,秘书看到她在办公室里翻父亲的旧相册,一边看一边掉眼泪,但第二天出现在公司时,又是那个雷厉风行的 "大小姐"。
这场遗产争夺战还没结束,但宗馥莉的强硬让不少人打了退堂鼓。有知情人透露,那个姓周的男人已经把网上的录音删了,大概是意识到讨不到便宜。
从 "公主" 到 "掌舵人" 的蜕变
宗馥莉的办公室里,放着两样特别的东西:一个是宗庆后用过的搪瓷杯,一个是她自己买的电竞键盘。
前者代表着娃哈哈的过去。1987 年,宗庆后踩着三轮车走街串巷卖冰棍,就是用这样的杯子装零钱。后者象征着现在,这个留过洋、喜欢玩游戏的 80 后,正在用自己的方式改造这家老牌企业。
接手半年来,宗馥莉瘦了 15 斤。有次在车间检查,她蹲下来看生产线,工人们发现她的牛仔裤膝盖处磨破了洞 —— 这在讲究派头的宗庆后时代,是绝不可能出现的。
"大小姐现在比我们还能扛。" 跟了她多年的司机说,"上个月在郑州开经销商大会,她连续陪客户喝了七杯白酒,晚上还在酒店改方案到两点。"
争议依然存在。有人骂她冷血,把父亲的心血说扔就扔;有人夸她果断,在关键时刻救了娃哈哈。但对宗馥莉来说,这些评价或许没那么重要。
西安新基地的奠基仪式上,她没请领导剪彩,而是让几个 00 后员工按下了启动按钮。看着推土机铲起第一方土,宗馥莉想起父亲曾经说过的话:"做企业就像种庄稼,春天不播种,秋天啥都收不到。"
现在,她播下的种子,正在西安的土地里生根发芽。至于未来会不会丰收,没人能打包票。
但至少,这个曾经被骂 "只会花钱" 的饮料公主,宗馥莉没有说话,但她的行动,比任何一场发布会都响亮:
“父亲的江山,我来守。但不是用眼泪,而是用十亿投资和一座新工厂。”
这,才是真正的继承。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觉得宗馥莉砍芯片、搞新饮料的做法对吗?如果是你,会怎么接这副烂摊子?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来源:特别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