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面的三十篇日记,已经有了阿弥陀佛AI绘画艺术创作基础参数依据,碎片化的知识也是知识,系统完整的知识更有益于AI绘画艺术创作的画面准确表达。再接再励继续深入经藏,整理阿弥陀佛创建的西天净土极乐世界全景,从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修行景观,井然有序地逐一呈现于脑海,
阿弥陀佛艺术创作日记之七十七
AI画的极乐世界《莲花台》
前面的三十篇日记,已经有了阿弥陀佛AI绘画艺术创作基础参数依据,碎片化的知识也是知识,系统完整的知识更有益于AI绘画艺术创作的画面准确表达。再接再励继续深入经藏,整理阿弥陀佛创建的西天净土极乐世界全景,从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修行景观,井然有序地逐一呈现于脑海,转换于笔端撰写成新的阿弥陀佛艺术创作日记,与有缘产生量子纠缠者共飨。
极乐世界是佛教净土宗信仰的核心意象,代表超越轮回苦海的理想归宿。在《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等经典中,极乐世界的自然景观被描绘为具有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等四宝环绕的庄严国土,以及七宝池、八功德水、微妙香洁莲花等元素构成的殊胜环境。
在不同艺术形式中,极乐世界的自然景观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绘画艺术强调对称布局与色彩对比,织锦艺术注重丝线交错与退晕效果,缂丝艺术则突出精细度与密宗元素。无论何种艺术形式,极乐世界的自然景观都以其庄严华美、清净无染的特质,成为佛教艺术中的经典题材,激励着无数修行者精进修行,追求最终的解脱与安乐。
这些自然景观不仅是物质层面的描述,更蕴含着深刻的修行象征意义,旨在引导众生通过观想极乐世界而生起信愿,最终实现往生净土的终极目标。本蓝图将基于佛教经典原文,系统梳理极乐世界的自然景观元素,构建一个详尽的全景画面描述。
AI画的极乐世界《莲花台》
基于以上极乐世界自然景观的详尽描述,可以构建一个完整的极乐世界自然景观全景蓝图。
地面景观
中央为西方三圣(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结跏趺坐于大莲花座上,阿弥陀佛宝髻高耸,端身正坐,双手结禅定印,掌上置有盖莲台。
三圣像四周环绕着声闻弟子,左右各八尊,其中造形特殊者如长眉、持锡杖、头覆斗篷、面现梵形,手持贝叶经,体态硕大。
佛坛前方为莲座菱形格交织而成的"琉璃宝地",有圣众菩萨罗列两旁,盛装华服长衲曳地,璎珞玉佩垂挂,手中各捧香、灯、果、花、涂香、乐器以为供养。
琉璃宝地两侧有二位手持网罗幢的菩萨(或天人),遥遥对立,画中呈侧姿。
整体地面景观由七重栏榫、七重罗网、七重行树构成,皆是四宝周匝围绕,形成庄严的防护体系,防止众生堕入恶道。
AI画的极乐世界《莲花台》
空中景观
上方为妙华宫殿、众宝楼阁悬浮虚空,由七宝严饰,宝幢垂挂,飞天散花奏乐。
宫殿与楼阁之间有虚空宝阁、尊胜宝幢、多层佛塔等庄严景物。
宫殿与楼阁四周有七重行树,枝叶繁茂,花果殊胜,微风吹动时发出微妙音声。
空中还有经行的声闻弟子圣众、飞空而至的他方菩萨,以及伎乐天人持笙箫起舞。
天空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华,香气芬芳,覆盖整个极乐世界。
空中景观象征着修行者超越轮回的智慧境界,是阿弥陀佛说法、众生修行的场所。
AI画的极乐世界《莲花台》
水中景观
下方为一大莲池海会图,有七重栏榫、七重罗网、光现花幢、光现宝幢,以及分十四支出水的摩尼宝珠,宝珠光中出现化鸟。
池中莲花大如车轮,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洁,象征九品往生。
莲池四周有四边阶道,由金、银、琉璃、玻璃合成;池底纯以金沙布地,清净无垢。
八功德水充满池中,能随众生意念调节深浅与温度,饮用时能除饥渴,长养诸根。
水中景观象征着修行者最终脱离轮回,证得涅槃的依报环境。
AI画的极乐世界《莲花台》
特殊景观
极乐世界中心有菩提树高四百万里,枝叶繁茂,花果殊胜,象征修行者最终证得佛果。
极乐世界四周环绕着七宝楼阁、香水海等佛教符号,体现极乐世界的清净与庄严。
整个极乐世界充满光明,阿弥陀佛的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故名阿弥陀。
极乐世界整体象征着修行者最终证得涅槃的依报环境,是阿弥陀佛愿力所成的理想净土。
AI画的极乐世界《莲花台》
来源:铁树开花耶一点号